分享

谭天宇:寻访包头的长城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21-08-20

送走了2018级的毕业生之后,又参加了2020级学生期终考试的监考与阅卷,这个暑假在7月14日才正式算是开始。暑假刚刚开始,我便到了内蒙古的包头,让我们的孩子去一下她的外公外婆家。刚来到这里以后没有几天,7月18日,我的老友龚正也到了这里。我们一同相约参观包头附近的几处景点。

2021年7月19日是一个星期日,上午我们先一起去了位于包头市中心的包头市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在我们参观过的地级市博物馆中算是规模较为宏大的,共分五个展厅向参观者介绍了包头市的悠久历史。在这两层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最为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便是包头市范围内的赵长城与秦长城遗迹。

包头市博物馆

在各种各样的古迹中,这两处遗迹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也是有着原因的。年代较早一些的赵长城在史书中提及较少,它的出名更多是因为高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历史学家翦伯赞的散文《内蒙访古》。在这篇课文中,翦伯赞先生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中的这段赵长城的遗迹,并且高度评价了修建长城、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赵武灵王。而另一段秦长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说起“千古一帝”秦始皇来,谁都知道他事迹中的重要一项便是将匈奴逐出河套地区并修建了万里长城。秦朝时的包头市,属于九原郡,秦还曾经为它专门修建了一条“军用高速公路”——秦直道。龚正在与我留学俄罗斯时学的是历史学专业,回国以后也在武汉的一所高中里任教历史。同样对历史都有着浓厚兴趣的我们决定下午到这两处长城的遗址去看一看。

用过午餐之后,我们便驱车上路了。我们首先前往的是距离包头市区比较近的赵长城遗迹。出了包头市区之后,地形便开始有了起伏,出现了一些高耸的山头。它便是中国北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的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阴山山脉是东西走向,属古老断块山。山坡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南坡以1000米多的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是断层陷落形成的。山地大部分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

在阴山的公路中行驶了有半个小时,我们到达了赵长城遗址。这里处于几座山的环抱之中,形成了十几亩的一片小盆地。这一天正逢周末,有十几人来到这里游览。公路的南侧有一块石碑,向我们介绍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长城的历史与现状:

《史记·匈奴列传》载:“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长城筑于战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拓地九原(今包头市)后,在公元前300年或稍后,起于今河北省蔚县,向西经尚义县南进入内蒙古兴和县,又经集宁市北到卓资县沿大青山南麓西行,至包头市九原区莎木佳镇五当沟转入石拐山区,从九原区北部大庙一带出山沿乌拉山而去。其终点高阙一说在乌拉山西端,一说在狼山前。墙体就地取材,多系土筑,个别石筑。石拐段为保存较好地段,最高达4米。长城沿线交通要冲筑障城,内侧高地或紧邻长城处筑烽燧。汉代、北魏曾沿用。公元前333年赵为防魏在其南境今河北临漳县、磁县一带筑长城,故称此长城为赵北长城。长城及障城周边100米为文物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2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包头市石拐区的赵长城遗址

这块石碑的后面,就是保存至今的赵长城遗迹。目前已经被围栏保护了起来。这段长城为夯土垒砌而成,高1-2米,上面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得见土墙的形状,有的地方则长满了各种杂草。在现存的赵长城中,这一段属于保存较完好的。据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相印证,赵长城自土默特右旗陶思浩乡圪力更村北进入包头市境内,从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上协力更气村东北沿大青山南麓向西,过土默特右旗沟门乡北的水涧沟,至包头郊区东园乡北的五当路口。赵长城的大部分地段由于山水冲刷、淤积等原因,已经不存在了。

我和龚正沿着这段长城步行了一段距离后,接下来我们走过公路,穿过这一片名为“胡服骑射广场”的山间小盆地,到对面一个山丘上去看看上面的赵武灵王塑像。我们边走边畅谈起来了这一段历史。

“赵武灵王的改革措施还是很有效的,”龚正说,“他敢向游牧民族学习骑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国时期战争的形态。但是他的改革又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仅仅是加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但赵国的综合国力并没有显著的加强。”

我望着赵武灵王的塑像说:“赵武灵王是很重视今日的包头地区的。在战国时期这里还是一片人烟极为稀少的地方,然而赵武灵王却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长城并且派兵驻守。可见他看到了这片地区的战略价值。他打算利用这里对秦国发动一次奇袭。”

“我知道你说的这次'九原奇袭’计划,”龚正对我说道,“他计划在秦赵交界的山西南部地区拖住秦军的主力。随后他亲自率领赵国的主力骑兵部队由九原地区直接南下奔袭,直取秦国的核心统治地区咸阳一带。他提出这一计划,是因为赵国有着战国时期其他国家所未能比的骑兵部队。”

“然而赵武灵王的这个计划实际上有着严重的缺陷,是一个无法执行的计划。”我的这个观点让龚正有些诧异。

“有着什么样的缺陷呢?说来听听。”龚正向我问道。

我详细地分析起来:“赵武灵王的这个计划,可以说是选中了秦国防守较为薄弱的地区,而且完美地避开了函谷关这一天险,这是它的高明之处。但是仅仅靠骑兵奔袭的话无法攻克像咸阳这样规模巨大、城防坚固的城市。如果只是像匈奴一样劫掠一番就返回的话,给秦国造成不了致命的打击;而如果想攻克秦国都城咸阳、彻底消灭秦国的话,那就不得不带上各种攻城器械,进行旷日持久的攻城作战。带上攻城器械会严重影响赵军行进的速度,而且肯定会被秦国提前得知,这样的话就没有了进攻的突然性。咸阳这座城市短期内攻不下来的话,赵军的后勤补给又会成为一个大的问题。当时的九原地区人烟稀少、粮草不足,肯定无法为赵军提供充足的补给;而如果从山西一带运送补给的话,路途太过遥远,且容易被秦军掐断补给线。所以说,即使赵武灵王没有死于沙丘宫变,他的这一计划也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计划。”

“你说得对,”龚正说道,“赵武灵王的改革并不彻底,而且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得罪了许多赵国的旧贵族。如果赵武灵王真要如此长途奔袭秦国的话,这些不甘被赵武灵王压制的旧贵族会不会在后方发动叛乱——这也是一个问题。从他们敢于发动沙丘宫变来看,在赵武灵王远征咸阳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在后方安稳。届时是秦国先后院起火,还是赵国先后院起火,这都完全不一定了。”

胡服骑射广场与赵武灵王像

我们聊着聊着爬上了这座塑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像的山丘。这尊巨大的雕塑连同底座有两层楼高,塑造的赵武灵王骑在一匹战马上,身披铠甲,手握弓箭,正在射击远处的目标。在塑像的底座上,刻着翦伯赞先生在内蒙访古时写的诗《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看完了这一段赵长城遗址之后,接下来我们驱车前往固阳县的秦长城遗址。秦长城遗址比赵长城遗址更加靠北,比赵长城遗址向北了三十余公里。来到内蒙古,人们会认识到这里的天地有多么地辽阔。几十公里、一百公里在人烟稠密的鲁西南会经过很多城镇与村庄,而到了这里奔驰如此之远的距离可能完全遇不上几个人。我们经过的固阳县的县城也只有几条街,里面六层的建筑便已经算是高一些的了。

过了固阳县的县城之后,路边有一些建筑,大多为平房,看上去院子占地面积还不小,不像是独户的民居。这些房屋大多已经荒废,还有一些被改造成为了羊圈,在院子里有着几十只羊。龚正见到这些房屋后问我道:“这些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呢?又不像是居民的住宅,又不像是工厂的厂房……”

“不少当地人跟我提到过,”我看了看以后说,“他们说这是废弃的兵营。以前在这一带有许多部队驻扎的。”

“以前?具体是什么时候呢?”龚正接着向我提问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我回答说,“那时在包头附近有许多部队驻扎,以防止来自于北方的侵略。”

“呃,我看出来了,”龚正望着前面的地形,若有所思地说道,“前面是山峰之间的一道山口,而山口一直到这边都地势平坦,可见此山口与这里的一片地区是处战略要地。如果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想要穿过阴山南下的话,这处山口是一个好的突破口。”

我补充道:“不仅在古代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如此,近现代以来这里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包头成为钢铁基地以后,还很快成为了全国重要的武器制造基地,如果有战事到来的话,包头肯定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这个地方靠近包头,战事到来之时肯定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去的秦长城也不远了,它正好就在前面的那个山口两侧的山上。”

“果然古人的智慧不可低估,”龚正感慨道,“两千多年前他们就看出来这里的战略价值了。”

固阳县秦长城遗址

我们把车停在了路边,开始对固阳的秦长城遗址进行参观。目前这处景区正在大兴土木,准备加强对秦长城遗址的保护,同时建设一些接待游客的设施。秦长城的遗址就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傍山就险,因坡取势,就地取材。我们所见的这段秦长城地处固阳县九分子乡,长约12公里,城墙外侧有5米高,内侧有2米高,顶宽2.8米,底宽3.1米,墙体多以黑褐色厚石片交错叠压而成。我们走近长城的墙体,可以看出来它的修筑方式:当年筑长城的民工和军队是把附近的山石一块块切割下来,磨平后砌在墙上,每块石片重的约有五六十斤,轻的约有十余斤,这样用石块砌起来的长城,历千年而不塌。历经22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雪冲刷,长城石块原来所用的青色、半黄色石料依旧是历历在目。

我们顺着一段坡势较缓的地段爬到了山坡之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这段秦长城顺山势上下。在城墙内侧,每隔一千米左右设一座烽火台。固阳段保存较为完好的烽火台有4座,也都是用石块垒砌而成,成为著名的烽燧遗址。烽火台多设在视野宽阔的山巅,与长城保持一定的距离。离烽火台不远的山地上,有房子坍塌后留下来的石墙圈遗迹,这乃是驻兵的哨所。用木料、泥土毡等做的屋顶早已不存了。看到这些供驻兵戍守用的房子遗迹,人们会很自然地和史书上长城“亭”的建制联系起来。在重要的山口和关隘处,往往还有一些单独的城堡遗址。

相比我们刚才所见的赵长城遗址,固阳秦长城可谓是保护得最完好的地段之一。为什么秦长城会保存得如此之完好呢?据研究,秦长城修筑时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垭口两边以山为墙,使敌方的人马很难攀上。由于此段长城所处的位置险要且相对隐秘,加之城墙全为毛石土筑,所以保存最为完好。固阳县为了保护这段重要的历史遗迹,还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加之当地人迹稀少,几乎没有人到这里放牧耕耘,也无人将长城砖石拆去卖钱。这段长城遗迹最大的敌人目前是风沙的侵蚀。由于此地地处阴山,风沙较大,原有的秦长城有3米高,但在风沙长期的消蚀之下,有些地段的长城高度已不足1米了。

阴山上的秦长城

我望着这段残存的秦长城遗迹说道:“阴山这道山脉横亘中国北部约一千公里,真可称得上是古代北部边界的天然屏障。”

“是的,”龚正补充说,“秦始皇当年巡行的时候,便是看到了这里的战略价值,因此决定在这里修长城。虽说秦朝很快就'二世而亡’了,但是这段长城在两汉时期仍然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对于定都西安咸阳的朝代而言,阴山与黄河构成了他们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又有高山又有大河,防御效果是相当良好的。”我指着远处的群山道。

“如果这道防线被突破的话,”龚正说道,“那么游牧民族的骑兵便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机动性优势,从这里一直南下了。”

“定都西安的话防线也并不只是这么一道,”我进行补充道,“在延安、榆林地区——也就是后来明代长城的陕北段——依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以及人工修筑的长城,可以构成第二道防线。而更向南的地方,依托渭水以及西安坚固的城防可以构成第三道防线。因此古人云西安'表里山河’,具备天然的防御优势,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相比之下,定都北京的战略纵深就要少很多了。明朝后期面临的巨大国防危机,其实与定都北京脱不开干系。所以本人一直以来都坚持这样一种观点:我国的都城首选西安,次之开封,而北京并不是一个占优的选择。”

这些山岭中引起我注意的除了秦长城以外,还有就是山中的岩石。这里的岩石或者呈黑色,或者呈红褐色,非常类似于铁的各种氧化物的颜色。果然,在距离这座山不远处,我们便可以看到一座铁矿,它在为包头钢铁集团提供冶铁的原料。

看着天色已渐渐黑了下来,我们踏上了归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