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半句更现实,万事皆有因果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1-08-20

《增广贤文》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了解过了,内容可谓是玄妙无比,乍一看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书中一会写到人际关系,一会写个体命运的变化,一会写为人处世之道,一会写读书育人之法。

不了解他的人,总是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在杂乱中,有心人总会学到其中的精华,掌握其中的规律:这本书是写人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被很多人都当做了口头禅,也是适用于很多场景。

其实这句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流传开的时间并不算太长,这句话就出自《增广贤文》一书,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每一句都给我们揭露了现实。

如果一定要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一个定义,就是站在道德层面,去衡量一个人的生活不如意,是由于过去的各种行为和失误造成的,失误或过错就是这个人的可恨之处,所以,为了你的将来,要诗情画意般的描绘你的现在。

在春秋时期,郑庄公有一个弟弟胆子很大,不合乎自己身份的事情是经常做。

奈何哥哥就是故意纵容弟弟共叔段用各种手段去做各种不合乎规矩的事情,不知是出于什么阴谋还是本心如此。

在权欲的诱惑下,弟弟共叔段将目光盯在了龙椅上。

结果是悲催的,夺权失败,落荒而逃,“多行不义必自毙”是后人对他最多的评价。其实作为哥哥,郑庄公知道弟弟的行为是过分的。

但共叔段如果不是仗着母亲宠爱,处处与哥哥针锋相对,处处挑战哥哥,也不至于沦落到逃离自己的国家。

在后人看来,共叔段就属于典型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人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因果循环,再正常不过了。曾经做过伤害别人家的事情,不管你们是亲人也好,是朋友也好,后来都会被人家所唾弃。

曾经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以后也会变得贫困潦倒。

曾经不珍惜美好的家庭,经常嫌弃儿女,辱骂妻子,后来也会妻离子散。

这就是因果,环环相扣,谁也逃不掉。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半句更现实,“可恨之人,亦有可悲之苦”。

说到此处,让我想到了这句话,所有描绘现实的故事里,没有哪个反派是天生的恶人。

就比如战乱时候的劫匪,没有谁是心甘情愿落草为寇的,都是被逼无奈,为了活着,可能选择不是积极的,但是,大环境所驱,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大家的思想都逐渐的趋于理智。

又加上国人的所谓“人情味”,让我们看见可怜的人就想尽自己的力量,多多少少给点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我们眼前看到的可怜人是真正的“可怜人”。

我们看到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偶然间形成的,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明,甚至于每一句话的存在,必然有着契合时代的价值。

很多非常现实的金句原来都不是出自《增广贤文》,而是在很多传统戏曲、小说以及民间流传的谚语和小故事中,《增广贤文》做到的是将中国数千年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句子进行了锦集。

当然《增广贤文》对我们的利好,是相对于儒家精神而言的,作为旧时代的东西,此书不可避免的会有报应的迹象、宿命论的影子,从而影响人们对于生活的积极性、逆来顺受。

但是,这不是绝对的。

激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凡事尽力去争取。这也是《增广贤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但是,这也是其精彩的地方!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乐不可极,乐极生悲”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成为现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多直戳人性的道理都在其中展示。

给大家推荐的这本《增广贤文》是注释版的,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讲解和注释,内容讲解非常的独到,让读者读起来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学会为人处世,生存智慧,是这本书中带给我们基本的道理。

同时这本书还带给你足够的自信,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让你应对自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