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笔记:看孤鸿明灭

 大吕 2021-08-20

好事近(又名《渔夫词》)

作者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释

红尘,一是指车马扬起的尘土,如杜牧的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是指繁华的地方,如唐朝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诗:“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三是指人世间,主要是佛教的观念,如“看破红尘”。四是指官场,名利场。如陆游的词:“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这里的红尘就是指官场。

时节,一是指时令、季节,如杜甫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二是指时候。如杜甫的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第三个意思是指合乎节律的状态。《汉书·魏相传》:“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这里的意思是说,君王按道义行动止歇,信奉顺应阴阳变化,那么,日月就会光明,风雨就能合乎节律。这首词里的时节,用的是第三个意思。

活计,劳动,这里是名词动用,把钓鱼当作本职劳动。

冲雪,冒雪,这里的冲可以解释为“向着”。如唐朝马戴的诗:“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亦指农历月逢十五日新满的月亮。

孤鸿,这里的孤鸿不再是通常意义的孤鸿,带有象征意义,逃离红尘的作者自照。孤是孤标傲世的孤,鸿是“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的鸿。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意思是,大雁飞到高天,射雁的人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它呢?这句话常指贤者隐居,免落入奸邪者之手。

    

试翻译如下

摇头离开官场后,想喝酒就喝酒,醒醉毫无规矩约束。把钓鱼当作终身工作,早就习惯了披霜冒雪。

天晚了,风静了,钓丝直直那样地闲静,天上有新月,水中有新月。千里水天一个颜色,悠然看到一只鸿雁在高空忽隐忽现。

    

赏析

这首词是朱敦儒辞官后写的。

“摇首出红尘”是一种解脱,同样的意思看看这几个人是怎么表达的。

陶渊明当个小官。督邮(就是三国演义上张飞绑到马桩上用柳枝抽打的那位所当的官职)来视察,按规定陶渊明得着官服跪迎接待。陶渊叹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辞官回家,并写了《归去来兮》。

苏东坡有篇很短的笔记《记游松风亭》,全文如下: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爬个小山,看到山上有松风亭,心里定个目标,到那亭子上再休息,可走了两步,再看松风亭远着呢,何时才能走到呢?忽然想,这地方有什么不能歇呢?这样一想,就如咬钩的鱼得到解脱。他解释说,有了这种思想,就算是两军打仗呢,前进了被敌人杀死,后退了被军法处死,在这样的情况下,想休息也可以休息。这种思想是什么呢?率性而为。

到金庸笔下的韦小宝那里,又是一种表达。康熙让韦小宝杀天地会的人,天地会的人让韦小宝杀皇帝,韦小宝左右为难,忽然骂一声:“他妈的,老子不干了。”就觉得畅快极了,便“摇首出红尘”,带着七个老婆飘飘然不知哪里去了。

闲话半天,说的是为人不可太执拗,要不失其本真,善于从不擅长的事务,或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绝对不是让人偷懒,动不动不高兴了,正做的事儿都不干了,也不对。何况曾国藩曾说过“忍气耐劳”。尽力按本性行事,做到一流,就是成功。

这首词上片概括地叙述致仕后的日常生活状态,下片用白描勾勒出一幅清雅的独钓图,寓情于景,清新高远。

    

朱敦儒简介

朱敦儒是两宋之间词人,早年生活在洛阳,他家与苏东坡、黄庭坚家交往多,苏黄的遭遇让他视官场是畏途,两次拒绝朝廷征招,“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整天风花雪月,到处跑,“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然而,靖康之乱打断了他美好的生活,他先是向南逃,凄凄惶惶,写了一些凄苦的词;希望朝廷抗战收复失地,写了一些慷慨激昂的爱国词;再看到朝廷没有抗金这心,转而失望,写了一些愤懑不平的词。总而言之,他的词潇洒却也含着些颓废、高远却也有些放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