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笔记: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大吕 2021-08-20

满江红

作者 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释

金甲雕戈,金饰的铠甲,刻镂的戈矛。甲戈借代军人的装束。

辕门,一般指军队驻扎营地的大门。古代军队扎营,最简便的是以车为营垒,大门处车辕相对,故称辕门。关于辕门的故事最著名的是《三国演义》上的辕门射戟,这个故事我看小说时以为是虚构,看了《三国志》之后,才知道是真实的历史。再一个是戏剧《辕门斩子》,说杨六郎要斩杨宗保。

磨盾鼻,盾鼻是盾的纽。齐梁之际荀济曾想讨伐梁武帝萧衍,说:“会于盾鼻上磨墨檄之”,意思是说当在盾鼻上磨墨作檄文讨伐萧衍。后以“磨盾鼻”喻军中作檄文。

龙蛇,指笔迹。源自李白《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楼船,有几层的大船,指战船。这两句应是化自陆游的诗:“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猿臂故将军,指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广曾为骁骑将军,因事降为庶人,有次到效外游玩,回来晚了,城门关闭,叫城门,仆从称是“故将军李广”,守城官答到,别说故将军,就算是现任将军也不开门。李广很生气,后来当将军了,专门要了这个守城门官员随军,找个借口将人家杀了。

无功级,指李广没有封侯。西汉按杀敌首级的数目论功,李广平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但多不能担任主攻,杀敌数目不够,不得封侯。

平戎策,指平定外族的策略,这里指作者屡有奏疏陈述抗敌恢复方略。这两句应该是化用辛弃疾的词:“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作农家种树书。”

从军什,是指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古代诗文常以十篇为一卷,故常称篇什。

,懒得。

《茶经》,记载茶叶的品种及烹茶方法的书籍。唐代陆羽撰有《茶经》三卷。

《香传》,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知识的书。宋代这样的书不少。

榆塞,《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后以“榆塞”泛称边关。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内容多是风花雪月,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这部词集我常读,语言极美。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是用了《左传》上的典故。即选入中学课本上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话,秦国围郑国,郑国请烛之武出马,烛之武说了这两句带着牢骚的谦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郑国国君马上向烛之武道歉,说这些年没有用烛之武,是他的过错。

试翻译如下

想当初,站到前线刚扎起的军营门口,穿金甲持雕戈;军中作檄文,挥笔写完千张纸,写完了笔墨还未干。黎明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营寨一片肃杀气氛;晚上坐战船渡河,风涛正急。可有谁会同情那猿臂善射的李广将军呢?到最后,李广也不曾封侯。

抗敌恢复的方略,记录战斗的诗篇,都要烂掉了,我也懒得收拾。要把《茶经》《香传》这类书时时温习。来客人了生怕他们谈起边关的事,暂且教儿辈们读读风花雪月的《花间集》。只能感叹自己壮年时就不如人,何况现在呢!

赏析

这首词与昨天抄的那首一样,都是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上片回忆在军营的生活,虎虎有生气,下片写当下生活,故作旷达,实则无聊,且多是牢骚。正反对比中,写出壮志难酬、一生难遇的抑郁不平。

刘克庄年轻时曾有短暂的军营生活,当时他献策,却不被用,故生气离开了。这不是一个政治家或军事家的行为,比如毛泽东,在博古、王明当权时被靠边站了,如果他也愤而离去,他还是毛泽东吗?不过当时刘克庄还年轻,二十岁出头,有些气盛。《论语》上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的毋必之“必”,朱熹解释说:“期必也”,就是说期望是什么就得是什么,这是一种非常绝对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做不成事的思维方式。矛盾无处不在,稍不如意,就怨别人,恨得离去,其实恰证明自个能力不足又缺乏韧性。事儿都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做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