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笔记: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大吕 2021-08-20

再看杜审言一首诗

夏日过郑七山斋

作者 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注释

过,拜访访,探望。

山斋,山中隐住处。

樽中好,酒杯中的爱好,指爱喝酒。

言,句首助词,无义,凑足音节。这个用法,在《诗经》中比较多,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静言思之,不能奋飞。”“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永言孝思”在旧时常用于墓碑上,并不是说永远说孝顺的思想,而是说孝心长久,言与思都是语助词。

谷口,汉代县名,在今陕西礼泉县东。据皇甫谧《高士传》记载,汉代有一个叫郑璞的人,家住谷口,躬耕垄亩,避世隐居,恬淡静默。成帝之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他出山,他也不屈就。当时人们佩服他的清高,名振京师。杜审言是用谷口借代隐居地,又因友人姓郑,暗含着用郑璞的清高,比喻友人郑七的高洁。

薜萝,指薜苈和女萝。薜,音bi,第四声,指薜荔,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萝,女萝,即松萝,常寄生松树上,丝状,蔓延下垂。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芰,读ji,第四声,菱角四角者为芰。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因为屈原的诗,后来薜萝、芰荷常用来指是隐者住处所种植物,或代指隐居。如姚合《山中寄友人》:“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罗隐《灵山寺》:“幽径薜萝色,小山苔藓痕。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韦庄《云散》:“青云自有鵷鸿待,莫说他山好薜萝。”孟浩然《题融公兰若》:“精舍买金地,流泉绕砌回。芰荷熏讲席,松柏映香台。”

日气,日光。杜审言《度石门山》:“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杜甫《晴》:“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也指太阳散发的热气。薛能《寄题巨源禅师》:“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钟鼓,古代有黄昏时击鼓、撞钟以报时,催人还城的风俗。夜晚要关城门,禁止出入。故用钟鼓来提醒人们快关门了。有点军队熄灯号的意思

迟回,迟疑,徘徊。李白《相逢行》:“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白居易《慈恩寺有感》:“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

试翻译如下

我们都有喝酒的爱好,所以我就来寻你隐居的地方。薜荔女萝蔓延山中小径,荷花菱花绽放在水亭的周围。日光中含着残雨,阴云渐消散送来一两声告别的雷声。洛阳城中钟鼓的声音传来,而我的车马还在系在那里,我还是迟疑彷徨(是不是回城中呢?)

赏析

这首诗似是闲闲道来,不事一点雕琢,想喝酒,找友人,看环境,说天气,说心情,像流水账一样记下来,可是读来却让人真切感受到炎暑中山中清凉湿润的气息,那句“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更让人感觉似到了雷雨过后的山野,雨一过,阳光出;云未散尽,残雷数声。杜审言善于观察景物又善于体会内心感受,并能形之笔墨,不用特意雕琢,而天然的雕饰已有了。清代王夫之《唐诗评选》上说:晚唐即极雕琢,必不能及初唐之体物。如“日气含残雨”,尽贾岛推敲,何曾道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