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虎说】卧虎《王奎山小小说全集》点评版(1-10)

 文武入道 2021-08-20

作者简介

卧虎:作家、编辑、策划人。先后在县城、省城、京城等从事新闻和写作30余年。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创始人和1-14届负责人,开创小小说网络教育先河,网上发表小小说教学相关文章万余篇。

赵心田主编《王奎山小小说全集》

卧虎《王奎山小小说全集》点评版(1-10)

--------------------------------------------

目录

王奎山:  红诱鞋

卧虎点评:  深情

王奎山: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卧虎点评:  选择

王奎山:  静静的南河滩

卧虎点评:  王奎山的翻三番

王奎山:  爱情秘诀

卧虎点评:  只给别人开药方

王奎山:  古典爱情

卧虎点评:  歪打正着

王奎山:  看电影

卧虎点评:  独辟蹊径

王奎山:  骑车去拉萨

卧虎点评:  想象是作家的第一才能

王奎山:  我当班主任的经历

卧虎点评:  站位见格局

王奎山:  一只山羊进了城

卧虎点评:  开放式标题

王奎山:  怎样和一只狗相处

卧虎点评:  生命的和谐

--------------------------------------------

卧虎点评

      王奎山的《红绣鞋》

      深  情

       关于小小说,20世纪末,我有个三驾马车之喻。三驾者,孙方友、王奎山、司玉笙,前者故事型写法,中者情感型写法,后者思想型写法;许行是执鞭者,是综合型写法。    

       而读四位大师的作品,个人以为,以单篇计,许行第一;以十篇计,司玉笙第一;以二十篇计,王奎山第一;以一百篇计,孙方友第一。

       也可以说,许行似小小说的托尔斯泰,司玉笙似小小说的司汤达,王奎山似小小说的福楼拜,孙方友似小小说的巴尔扎克。

       再具体说,许行大气绵长,如春;司玉笙厚重深邃,如冬;王奎山完美温暖,如夏;孙方友冷峻宏富,如秋。

       2013年,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学员高沧海问我王奎山的《红绣鞋》的寓意,我是这样互动的:

       古代女人裏脚后谓三寸金莲,金莲,是女人和美的象征,也是古人审美上女性的第二性器官。因此,延伸了,红绣鞋是贞洁的暗喻,也是麦苗对贵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化身。《红绣鞋》表面上是爱情故事,深层里其实也是震撼灵魂的道德力量和中华民族的人格力量。从接受美学和小说空白与多义性上说,如果只当爱情故事看,我以为不是奎山先生灵魂上的知音。

      王奎山是许行之后,中国小小说作家的又一面旗帜。他善良温暖的性情,厚道深情的为人,在作品内外都深深影响了许多小小说作家的灵魂。

       王奎山的《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选  择

       从标题、内容,到语言、形式,《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是奎山最独特的作品,没有之一。

       它与《红绣鞋》双峰对峙,是奎山的整个创作生涯中,计划经济时代与商品经济时代的两个代表性作品。也是转型之作和分水岭式的作品。如同《书法家》《高等教育》之于司玉笙。

       首先,标题上,《红绣鞋》传统,《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现代。

       其次,叙事的语言形式和情感色彩上,《红》文主要以对话和描写塑造人物,现场感强,感情虽内敛但浓烈,《猪》文却通篇没有对话,全部以叙述代替对话和描写,叙事效率高代入感强,感情内敛到纯客观的零度。

       第三,风格上,由理想现实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格调上,由浪漫走向写实。

       这是作家的审美使然,也是时代和生活使然。

       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当写时代。

      《红》文中麦苗的选择,《猪》文中我的选择,是时代生活和精神的选择,也是作家超越自我的选择。

       王奎山的《静静的南河滩》

       王奎山的翻三番

       王奎山的翻三番,扎实,内敛。扎实中透着厚重,内敛中透着游刃有余的智慧。是插柳不让春知道的境界。

       大丫白天河里洗澡,是一番;发现被光棍男人结实偷看,是两番;欲擒故纵惩治男人,读者不知其从树上落下伤轻伤重是死是活是三番。几个精粹的细节,把外粗内细,刁钻狠辣的大丫写活了。

      《静静的南河滩》里的大丫,同郑洪杰的《六嫂子》,都是小小说人物画廓里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

       人物,就是一切。这是长小说的第一要务,也是小小说的第一要务。

       标题的静,是设喻,反衬出内容的闹,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人事的翻三番,其实是人性的翻三番,透着美丑,透着喟叹,更透着悲悯。

       王奎山的《爱情秘诀》

       只给别人开药方

       《爱情秘诀》,通篇用对话叙事和塑造人物,简洁,生动。

       对话,是王奎山早期小小说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叙事手段。《画家和他的孙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诀》文是欧·亨利式的结尾,爱情导师的婚姻都解体了,还在向别人传授爱情秘诀,反讽意味很浓。给别人开药方的人,反而治不了自己的病,作品深刻揭示了"只会给别人开药方的不是好医生"这一生活现象和哲理。

       这与腐败分子作廉政报告,流氓作家教道德课程,小人被敬为君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奎山的《古典爱情》

       歪打正着

      这是篇幽默小说,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救落井女生搂了腰,违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反而歪打正着,喜得良缘。这说明生活的荒诞中,也隐含着因祸得福,有福不在忙的奇异因果链。

      补记作为作品的延伸,画外有画,作者带读者直击生活现场,很有创意和代入感。

       王奎山的《看电影》

       独辟蹊径

      《看电影》,不写看电影的过程,而写中途退场后发生的故事,旁逸斜出,出人意料。是同题小说独辟蹊径的一种典型写法。

       双喜们退场后偷红薯,又牵出保财和他的故事来。至结尾,保财已变为保财爷,斗转星移,跨越半个多世纪,在小小说中也是罕见的。

      《看电影》,表现了世事的无常,也是亿万人不可预测的生活的一种写照。

      王奎山的《骑车去拉萨》

      想象是作家的第一才能

      《骑车去拉萨》,记得是小说同题赛的一个标题。同题赛,也是命题作文,最见作家的积累和想象力。

      生活的积累,看用心也看运气。而想象力,即虚构能力,--------合理想象和超凡想象的能力,则主要看天赋和胸襟。

       西藏是世界屋脊,那里的拉萨,对许多内陆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何况又是骑着自行车去?   罗西的老婆,因为儿子上学考研结婚生子等N个理由阻挠他去,他也只好作罢。这里,生活中积累的常识里都有,一般作家也都写得出来,和想象力还不搭边。

       接下来,别的伙伴们去,召集人罗西没去,也寻常。再接着,犟种罗西在伙伴们归来后再去,且一去就是8年,就不是一般作家能想象出来的了。在这里,奎山给出的想象的支点是犟种(不达目的不罢休),性格决定命运,奇人才有奇事,这也是他超凡想象的内在逻辑和边界。

       好的小说,人物跟着性格逻辑走,因为逻辑是想象的根。差的小说,人物跟着故事走,因为为故事而故事的人物没有根。

      王奎山的《我当班主任的经历》

      站位见格局

       《我当班主任的经历》同《情歌王子田四娃》,都是主题先行的小说。主题先行,即直奔主题点破主题,本是写小说的一种忌讳,但因站位高,格局大,同时它们的缺陷也被大大消融了。

       《班》文的标题,本可用《失踪的毕业生》更吸引眼球一些,但这个站位,却个体化家庭化了,可站在班主任和班主任怎样看待对待这件事这个视野,广度和影响就大大不同了。班主任做为喻体,不仅代表了教师的形象,更象征着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

       何晓萌在毕业前的假期,去陪伴不相识的支教贫困山区的师范生并有情结连理之意,在商品时代的一些人眼中,显然是理想化和不合时宜的,作者以第一人称站出来表达支持,显然是干预生活的表现,但做为教师出身的奎山,于此处呈现出的焦灼与拳拳之心,显然也是情不自禁和易于理解的。

       美育功能教化功能大于故事功能就事说事功能,形神不能兼备时留神而弃形,这是《班》文体现出的站位与格局。

      王奎山的《一只山羊进了城》

      开放式标题

      《一只山羊进了城》,是开放式标题。杨瑞霞的《一只羊其实怎样》,也有这种意味。只不过前者幽默中沉重,后者沉重中幽默。

       幽默式的标题,奎山的小小说里还有《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的师傅叫胡来》《死脑筋》《怎样和一只狗相处》等等,都是他在风格多样化方面不懈探索的表现。

       对于城里人,羊,做为农业文明的代表,和美的象征(美字由大羊组成),自然很受欢迎。在这里,和羊合影,写了城乡差别,也写羊拉近了城乡人的距离;和羊合影收费,幽默中举重若轻地调侃了商品时代的一个本质特征,同时也暗写了人们价值观的变异,使会意的人,在微笑中有含泪的笑。

      王奎山的《怎样和一只狗相处》

      生命的和谐

      《怎样和一只狗相处》,是王奎山别开生面的动物小说的一篇。

      说别开生面,是因为他的动物小说,如《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一只山羊进了城》等,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相对是和谐平等的,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题旨与悲悯情怀。

       下乡知青抗美因去邻村挑水,而与相互陌生的黄狗发生对峙,先石头后馒头,双方竟成了朋友。这个故事,说明了理解与沟通的重要性。明处是说人与狗如何和谐相处,同时也是暗喻人与人如何和谐相处。

       识水性,人如鱼。识狗性,人如龙。




相关链接

卧虎《王奎山小小说全集》点评版序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131):红绣鞋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255):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191):爱情秘诀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168):古典爱情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143):看电影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220):骑车去拉萨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249):我当班主任的经历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229):一只山羊进了城

王奎山小小说精选(252):怎样和一只狗相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