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池学书

 mzluochr 2021-08-20

内涵丰富、承载着老一辈人深厚情谊的隶书作品,经雨石斋装裱店老板的精心打造,终于华丽转身,以卷轴的形式闪亮登场。

这副隶书对联的原作,是老爸的同窗好友邓崇拔先生亲自撰联,以藏头对联的格式嵌入他的挚友振钦先生的名字,内容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褒扬老班长的溢美之词(在中学阶段当了6年班长的振钦先生,被同学称为老班长);并以曹全碑体亲自为老班长挥毫泼墨,柔中带刚、中规中矩的书法作品中,凝聚着老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

邓崇拔老先生是本场莲塘头人,与我老爸同窗六年,不负韶华携手渡过那段美好时光。高中毕业后,在风雨岁月中各奔东西。造化弄人,后来的邓老先生辗转去了台湾,凭着他个人的能力,在台湾考试院任文职。虽然工作顺心生活顺意,但毕竟客居他乡,乡愁随岁月流逝不断累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从湾湾开放探亲之旅后,邓老先生已到了无官一身轻的年纪,随之置身于探亲访友的行列之中。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转瞬间,老眼昏花满头霜发。一番相见一番老,岁月无情人有情。这副隶书对联是邓老先生赠给老班长最珍贵的礼物,写在宣纸上的左右条幅力透纸背。我们按老爸的意愿贴在客厅最显目的位置上。在老房子改造过程中,邓老先生的条幅没能保存下来,却珍藏在晚辈们在客厅留影的背景中。老一辈人都是写毛笔过来的,我老爸也有挥毫的兴趣,他自由发挥的罗氏书法飘逸潇洒。邓老先生还特地赠给老班长质量上乘的毛笔,晚年的老爸常站在案台前,手捉笔管,怡然自得。

人生代代无穷已,父辈们已陆续故去。老父亲热爱的竹管笔杆已由孙辈们承接,临池学书再现了这幅隶书作品,为了忘却的纪念,可谓意义非凡。

人们常说“相佛容易刻佛难”,我不会刻佛只会相佛。在我看来女儿的作品,含人情分在内可以给95分,虽然只差5分,但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可不那么容易。常言道“人怕笑字怕吊”,字画一旦挂吊起来后,某些瑕疵就会有所放大。这幅作品除个别字的个别笔划美中不足外,在字体大小匀称的整体布局方面仍欠火候,必需经过岁月的积淀,才能蜕去稚嫩的外衣。

这只是女儿打发时间的随心之作,能发挥这等水平实为可喜。装裱后留作纪念,更有激励作用。谢谢“书存金石气 室有蕙兰香”的雨石斋老板精心装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