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非蛆,焉知蛆之乐

 地瓜5gbq29yd5l 2021-08-20
图片
【水仙殿】68×35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图片

开年第一篇,挺不想恶心大家的,但没办法,时势使然,想起袁枚《子不语》里一篇让人细思极恐的故事。

故事叫《水仙殿》,发生在杭州。某一个开科之年,所有考生在文庙的明伦堂集中,考前先由廪lǐn生负责给应试的童生进行“保结”。

所谓廪生,简单可以理解为有编制生员(秀才),每年有官方助学金拿,也得承担给一些童生作保的责任,就是保证考生身家清白,政审过关,没有冒名顶替等违规情况。

那一届的廪生中,有一位姓程的,该去“保结”那天,他一大早便正好衣冠出门,走了两三里地,忽然又掉头回家,进了书房,闭门而坐,口中念念有词,像在跟人聊天一样。

家人以为他考试压力大,精神出了问题,也不敢打扰他。

没多久,程生又开门走了出去,很久都没再回来。家人心想好了,这下正常了。

不料,过了一个时辰,一位该由程生作保的童生竟找上门来,问程生在不在家,说在明伦堂里等他很久了,时间到了都不见人,急。

程家人慌了,说他一早就往文庙去了呀。正想细问,便见一位住在附近的箍桶匠(旧时制作和维修木桶的工匠),扶着程生踉踉跄跄走回家。家人一看,只见程生全身湿透,脸上涂满污泥,瞠目结舌,像极了中邪的样子。

赶紧按民间偏方,灌姜汁,涂朱砂辟邪。

一会儿,程生终于能开口说话了:“我出门走到街上,遇一黑衣人朝我拱手,我一下就迷糊了,只知道跟着他走。他说,你回家收拾一下行李,再跟我去逛水仙殿,包你销魂。我就将他带回家收拾行李,跟他走出涌金门,到了西湖边,看到水面上有一座平时没见过的豪华宫殿,金碧辉煌,里面还有美女在跳艳舞。那黑衣人指着宫殿对我说,那是水仙殿,你觉得,到殿里看美女跳舞跟到明伦堂保童生,哪种更爽?我说当然看艳舞更爽。他说那还等什么。我正准备跳下去,忽听身后一声大喊:'恶鬼勾人,别下去,别下去!’回头一看,正是死去的父亲。这时黑衣人怒了,动手跟父亲打起来,父亲快打不过他了,我一时不知道咋办好,刚好箍桶匠走过来,就像有一股热风吹入水中,黑衣人消失不见,水仙殿和父亲也都不见了,我这才回家来。”

家人赶紧重谢箍桶匠,又问他怎么这么巧就救了程生,箍桶匠说,今天本来是涌金门内一户人家预约箍桶,我走到西湖边,天很热,突然发现地上有人落了一把伞,就想捡起来遮阳,没想到走到伞边,突然听到水里有异响,转头一看,才知道有人落水,赶紧救人。您家相公当时一头硬要往水里扎,我生拉硬拽,好不容易才把他救上来。

程生的妻子忍不住说:“人乃未死之鬼也,鬼乃已死之人也。人不强鬼以为人,而鬼好强人以为鬼,何耶?”

这可算天问了:人鬼轮回,殊途同归,但人从不会强迫鬼做人,鬼却总喜欢强迫人做鬼,这到底是为什么?

此话一出,忽听得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说:

我亦生员读书者也。书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等为鬼者,己欲溺而溺人,己欲缢而缢人,有何不可耶?

不好意思,我也是读书人,书上说了,所谓仁者,就是自己想有成就,也希望能帮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通达事理,也希望能帮助别人通达事理。我们做鬼的,自己溺死了,也想帮助别人溺死;自己吊死了,也想帮助别人吊死,这有啥不对吗?

说完,空中那鬼又大笑几声,然后就消失了。



这个故事,情节平平无奇,重点就在于最后这一番鬼话。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鬼的奇葩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最后一章,全文如下:

子贡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孔子说,如果有人能够泽被苍生,可不可以算一个仁者。孔子说,岂止是仁者,必须是圣人啊。泽被苍生,那是尧舜想做都做不到的事。仁者的境界还不用这么高,自己有个小目标,也能帮别人实现小目标;自己想深明事理,也能帮别人深明事理。将心比心,就是在通往仁的大道上前进。

子贡为什么有此一问,因为孔子把“仁”定为儒家的核心嫁植观,却从来没给“仁”一个官方解释,所以《论语》中有不少弟子问仁的记载,每一次,孔子都针对不同学生,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给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

子贡可算是孔子门生中在政商方面都最有成就的人,政方面当过鲁相、卫相,经商又成了鲁国首富。孔子就告诉他,求仁,不要想着泽被苍生那么弘大,只要将心比心,凡是自己想实现的,也能帮别人实现,那就可以算是仁者了。

换句话说,就是自己先富起来,也要帮大家实现共同致富。

是不是挺崇高的。

但是,在通往仁者的高速路上,如果碰到ETC自动抬杠,也有人会这么说:我就是不想立也不想达,你吃多了撑着吧干涉我的自由。

也是,比如有人就是喜欢跪着,觉得那样才通体舒泰,他们对“男儿膝下有黄金”的理解,就是男人只有跪下去才有钱赚,你自己“欲立”就自己争取站起来好了,还想着让他们也站起来,那就分分钟都可能被反噬。

所以,故事中鬼的那句话,听起来荒诞,里面也包含着归谬法:拜托,大家都是读书人,都被教育过“己欲立而立人”,推而广之,我们当鬼的,自己溺死了、缢死了,“纵做鬼,也幸福”,所以也想尽量帮多一些人走共同幸福的道路,这有错吗?

没毛病。

再看程生,身为廪生,领着国家的助学金,相信也曾悬梁刺股一门心思憋着将来好好为人民服务,可一看到豪宅和美女,立刻就忘了初心,一头要往里扎,拉都拉不住。他亡父现身阻拦,跟鬼撕打,他也只是围观了整个过程,没想过要出手帮忙——说好的孝呢,难道只停留在孝话里?

其实也不难理解。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现在黄金屋和颜如玉就在眼前,跳水即可得,放弃了,再去科考,不一定考中,又将是多少个悬梁刺股的漫漫长夜。你看,朝仓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现在轮到你了,你跳不跳?

所以,你说那箍桶匠是不是很多管闲事,换我是鬼,我也要人肉他、威胁他、恐吓他,天天在他耳边说,我知道你家在哪儿,今晚就上门喝茶。

当然,做鬼是不是真的很幸福,这会不会是鬼计被识破后的强词夺理,这个得等我也做了鬼才知道。

子非鬼,焉知鬼之乐嘛。

不过,曹操小时候的故事,倒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另一个参考角度。

忘了在哪儿看过的,说曹操跟两个小伙伴玩,见邻家满园春色关不住,黄澄澄的杏果挂满枝头。三个小伙伴垂涎欲滴,想翻墙到园内摘杏吃,可又不知道安不安全,有没有恶犬。曹操自告奋勇说,我先翻过去,啥情况再告诉你们。说着三两下就翻墙过去——不成想,墙那边是一口大粪坑,曹操往下一跳,就掉进了坑里……

详情就不描述了,换一般孩子,惨叫或哀嚎那是必须的,可曹操要这样那就不是曹操了,他硬是捏着鼻子朝墙外喊,墙里就是一座大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哇哈哈,哇哈哈,你们快过来吧。

第二个小伙伴听说,也利索地翻墙、掉坑……他本能想大喊,曹操立马捂住他嘴巴,小声说,咱俩都一身屎了,能让他一人独善其身吗?小伙伴立马明白,捂着鼻子朝墙外喊,这里杏子太好吃了,快过来吧。

扑通。

虽然是黑曹操的段子,但这样的“人”,你敢说没遇到过吗?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袁枚故事里那个用“己欲溺而溺人”为自己坑人辩解的鬼,也是无数“曹操”中的一个。

他们只是纯纯的坏,一点也不蠢。

真正蠢的,是那些在粪坑里甘之如饴的蛆。

但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又犯了一个认知上的错误。这错误,有可能导致蛆们群起而攻之。那就是:

子非蛆,焉知蛆之乐。

再安利个人视频号,重剪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最后的经典镜头:如果,你和自由之间的距离,隔着五百码的粪坑,你爬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