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孩子成绩差不去上学,在家玩游戏、和父母吵架怎么办?

 扶禾心理教育 2021-08-20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01

学生背景

L同学,14 岁九年级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4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从上个月开始不去学校,在家玩游戏和睡觉;

2、性格也比较内向,妈妈溺爱,在家不仅会与妈妈吵架,而且还会动手;

3、个人自理能力较差,懒惰,怕苦怕累,在家基本不动手帮忙干活。

4、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没有满足,会用吵架、动手打骂、跳楼等方式来威胁父母,从而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5、思维迟缓,表情木讷,反应迟缓,回答问题需要思考很长时间,大部分回答不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6、自述初一起,妈妈会跟老师告状,说自己的缺点,老师当众批评自己,感到丢脸,对妈妈的行为感到不满;

7、妈妈看重成绩,经常逼迫自己学习,感觉压力大。

8、自小想要得到的东西一般都不说,而采用哭闹的方式让妈妈满足,但是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改变行为方式——通过吵架发脾气,动手,甚至是以跳楼来威胁妈妈,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9、自我认知不清晰,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入学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 单纯、内向

  • 书写较好

  • 和同学相处融洽

  • 归纳总结较好

  • 学习技巧不足、学习压力大

  • 能认真思考老师的提出的问题

  • 情绪管理不足

  • 思维迟缓、反应慢

  • 自理能力较弱、懒惰

  • 生活作息不规律

  • 自我认知不清晰


02

对策与分析

原因分析

该生思维比较缓慢,即回答问题需思考特别长的时间,并且这种方式从小时候开始持续到现在,小时候父母问问题问半天也回答不出来。

这可能跟他之前的行为方式有关系,想要的东西不说,采用哭闹的方式让别人猜,让别人满足他,别人一旦不满足,自己内心就产生不满情绪。

久而久之,他形成了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会令不了解他的人产生误解,甚至感到生气。

因此就更不愿意展开新的交往,更缺乏人际交往经验。

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抗压能力差为主要的原因,阻碍其正常生活学习。

此判断依据:

  1. 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的动机、人际冲突中的表现)。

  2. 母亲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调整策略

第一先进行心理辅导调整认知,让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内在逻辑和对周围的认知。比如对自我的认知,自己不上学的原因,自己与朋友的沟通方式等等,增多书籍阅读,增加背景知识量,以提高他的理解能力,增加思维活动;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和文化课老师的教学互动,言传身教,对其人际关系良性习得进行工作,增多思考和自主表达的机会,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再次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加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

最后,行为训练贯穿始终,让身体体能增强,有一个精气神。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和走路说话等细节调整,变得大大方方的样子传达内在自信。

03

调整内容


通过心理疏导,解决自我认知和思维缓慢的问题。

首先,通过心理疏导,让学生坦露心扉,增强其心灵交流和性格培养;

通过心理课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再引导学生能正确地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其次,针对该生在人际互动中一般都是表达较少,倾听较多的情况,需要通过不断温和的互动,促进他在人际互动中进行自主思考及表达,日常中不断引导互动增强他人际沟通的技能。

  • 建立自己的积极

  • 形象提高人际的“敏感度”

  • 对自己的嘲笑,让自己的缺点变得更加可爱

最后,引导他不断通过扩展知识和思考,来增多思维活动,强化他主动思考主动表达的能力。

矫治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CBT)

  • 抗挫折训练

  • 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通过一对一教学,解决基础不扎实问题

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加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

主要方向是提高该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

另外,一对一教学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鼓励学生多说话,通过各方面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

相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贴心的互动最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细节。

通过行为训练,解决行为习惯差等问题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友爱同学,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 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

  •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04

后期反馈

父母表示,孩子的进步很大,学习稳定下来、也能照顾自己、脾气也少了很多,真的成长了好多,让我感受深刻的是话变多了、沟通能力强很多,回家后好几次主动和我们表达他的想法,这样的相处模式和沟通模式让我们的亲子相处也和谐了不少。

如今回到了学校,可以正常的上学、学习和生活,学习态度有转变,学习自觉了很多。

看到孩子那么大的变化,真的非常感谢扶禾心理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