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空异旅》,一次迷你版的西方社会实验

 皮皮中尉 2021-08-20

本文导读:

《太空异旅》固然是一场迷你版的社会实验,但更贴切地说,这是抱着西方主流思潮不放的呆板实验,缺乏深度,更缺乏启发意义。


欧美科幻电影在经历炫酷特技、哲学思考、隐喻现实等一系列探索之后,近年来又逐渐导入了新的形态,就是把思想界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探讨放进被科幻包裹的情节,把整个电影当作一次肉眼可见的社会实验。比如北欧风格的科幻巨制《阿尼亚拉号》,又比如今天要聊的这部《太空异旅》。


《太空异旅》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2063年。彼时的地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国际太空局开启了一项太空移民计划,对30个试管婴儿进行隔离培养培训,几年后由成年指挥官理查德带领这支史上最年轻的宇航远征队,飞向遥远的宜居星球。这趟旅程将耗费86年,也就是说这30个孩子中,绝大多数人都将在航天器里度过一生,由他们的后代担负登陆新家园、延绵人类的重任。

10年之后,航天器飞出了银河系,30个孩子也都成长为少男少女。他们每天都要在理查德的安排下检修机器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也要定时喝下蓝色饮料。一天,少年之一的克里斯托弗发现,舱室中灌溉绿色植物的水源被电脑检出不匹配的毒素,但理查德却告诉他一切正常。

好奇心强的克里斯托弗和好友扎克决心一探究竟,趁着所有人熟睡时偷偷查阅电子文档,发现这种毒素实质上是一种抑制生长激素,一直都存在于每天都饮用的蓝色饮料中。克里斯托弗和扎克认为自己被指挥官欺骗,偷偷停用了蓝色饮料,在他们的劝说下,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开始效仿。

很快,停用蓝色饮料的后果开始显现。克里斯托弗等人变得富有活力、热衷于在机舱里打闹嬉戏,而且,他们开始静静观察身边少女们的体征,内心有了冲动。当扎克被欲望驱使,死死拽住少女希拉的胳膊后,理查德严厉训斥了他。

由于航天器外部的通讯阵列损毁,理查德命令孩子们各司其职,由自己和克里斯托弗一起穿上宇航服出舱修理,不料一阵巨响过后,理查德死于非命。少男少女们依据航天探险手册,用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新的指挥官,克里斯托弗。

但形势并未如克里斯托弗预想那样平稳过度,往昔好友扎克的表现越来越出格。他不打招呼就号召大家吃掉坏冰箱中多余的食物,藐视新任指挥官的约束,而且他还宣称是外星生物杀死了理查德,更可怕的是,外星生物此时已经潜入了航天器!少男少女们顿时如临大敌,人人自危。

不信邪的克里斯托弗同希拉一起修好了监控视频,发现理查德并非死于意外也非死于外星生物,而是死于当时控制电力的扎克之手!正当他们在众人面前揭发扎克时,扎克却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杀死理查德是为了解救被监管束缚的大家,而且危机并为过去,外星生物已经附着在了某个人身体上。在扎克的蛊惑宣传下,大多数人失去了理智,活活打死了一名腼腆的少年,而扎克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挑战自己的克里斯托弗和希拉!

一半失去理智、一半被恐惧裹挟的少男少女们,在自命为指挥官的扎克带领下,打开了航天器中封闭的武器库,拿出几十年后登陆新家园理应由后代使用的武器,四处追捕克里斯托弗、希拉和少数几个尚存理智的人。在目睹几位同伴横死之后,克里斯托弗与希拉被迫反击,最终合力将扎克击倒,顺势把他推进了舱外茫茫宇宙。

少男少女们再次投票,选出少女希拉为新任指挥官。时间一年一年过去,随着克里斯托弗和希拉的孩子降生,一个又一个太空新生儿出现在航天器里。86年过去,少数几位垂暮老人在后辈的簇拥下,终于看到了宜居星球……

如果论及影片的恢弘气势和视觉效果,《太空异旅》与《阿尼亚拉号》相比自然逊色不少,但片中理查德的饰演者老牌影星科林·法瑞尔,以及30个年轻演员的出色表现,还是弥补了不足。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影片与西方主流思想界对人类社会演进的判断,以及影片情节与西方历史诸多瞬间的耦合,使得这部影片具有了人类社会实验田的功能。

由于从小作为试管婴儿被无菌培养,童年进入航天器与世隔绝,影片中的30个少男少女同理查德一起,无疑构成了一个绝无外界影响的纯粹人类小社会,相当于为观众展示了西方学界对于人类社会的认知。30个少男少女隐喻了社会大众,而成年指挥官理查德则隐喻了威权政府。威权政府依靠严谨的制度、细致的规则发挥职能,而抑制生长激素的蓝色液体,则是可以隐喻威权政府保证统治基础的强有力措施。

随着克里斯托弗、扎克打破了蓝色液体的神话脱离了控制,那么整个社会基础就会逐渐发生动摇,慢慢撼动上层的统治基础,必然招致严厉的打击,影片中表现为扎克被理查德训斥。不愿屈服的扎克索性铤而走险推翻了统治(杀死理查德),却没有想到去改变社会运行规则(投票体系),结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并不那么合理的温和派统治者(克里斯托弗),因此他必然要采取更强烈的办法再次反抗,让自己上位。

这段演进过程,就和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人接掌政权的过程非常类似。一旦温和派的资产阶级政府不顶用不遂意,雅各宾党人索性处决国王路易十六,裹挟所有人亲近暴政。既然你们大家都参与了处决国王,那就别无选择,唯有跟上。

而接下来扎克裹挟众人的一幕,则又和纳粹第三帝国的黑暗历史不谋而合。扎克首先声明自己的暴力事出有因是为了拯救大家(帮助民众摆脱压迫剥削和经济危机),然后说外星生物附着在了某个人身上(以犹太民族为替罪羊),紧接着蛊惑众人活活打死一个无辜的同伴(1934年“水晶之夜”迫害犹太人),最后则是分发武器追捕共同的敌人克里斯托弗和希拉(挑起世界大战)。当然扎克的最后结局和狂人希特勒一样,不值得同情。

能用一个不大的场景、不多的演员,向观众诠释人类社会从稳定到分裂,再从分裂对抗走向缓和发展的大趋势,《太空异旅》的构思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我要指出的是,这只是西方学界对人类社会的固有看法,丝丝缕缕还带着西方对人类社会的偏见和旧念。

比如,躲避追捕的希拉问克里斯托弗,为何扎克如此残暴冷血,得到的回答是“他的基因就是这样。”这就透漏出,无论西方学界如何粉饰,他们对“血统论”还是骨子里持认同态度;又比如在航天器大小的封闭世界里,少男少女追随扎克的理由除了恐惧,还有对自由分配食物和工作权力的向往,对待自己的未来和航天器的稳定鲜有关注。这一点又透漏出对个人绝对自由和短期利益的崇拜。影片用温室里培育出的少男少女作为主角,尤其以白人男性为最重要角色,而将黑人、亚裔作为盲目追随者和牺牲者处理,实在是难掩“种族论”的痕迹。

我们公认的是,人类社会的前进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力裹足不前,再炫目再激烈的斗争也只是低层次无意义的消耗。《太空异旅》固然是一场迷你版的社会实验,但更贴切地说,这是抱着西方主流思潮不放的呆板实验,缺乏深度,更缺乏启发意义。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