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登本《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3-1 五行学说之五行理论的源头

 木丹园 2021-08-20

我们称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为五季是五行理论的源头,是因为十月太阳历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一年分为五季,春天称之为木星,夏天称之为火星,长夏季节称之为土星,秋季称之为金星,冬季称之为水星,一年四季的过程中,称之为五行。

把五个季节称为五行,是因为随着五个时节的气候变化,时序迁移变化。这就是五行最初的含义。

五行的内容在战国中期以前,没有哲学的含义,从《管子》《吕氏春秋》中也都是如此表达。到《周衍》以后才开始赋予五行的哲学内涵,因此五行的源头只有一个:一年分为五季。

至于现行教材中所说的五行源头有五才说,五行说,这些是后来人们的一种附会而已。

所谓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属性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化规律。

五行学说,是确定五行的基本内涵,五行的特性,五行的归类方法,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以及运用上述理论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木火土金水各自的特性是什么呢?

自五行特性被抽象以后,五行就被用作分析,归纳,标记的各种现象的属性特征,是一种符号,以此作为研究各类事物间内部联系的一种依据。到此,五行不再是某些自然界事物的本体原型,而是具有一定属性或功能特征的一种符号和标志。

五行的特性具体表达,后人都是遵循《尚书·洪范》这一篇的五句话来表达的。《尚书·洪范》本来不是谈他们特性的,这是后人研究五行特性就依据“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五句话,20个字引申出来的。本来是谈几个季节的农时的一些特征。

“木曰曲直”,从植物向上生长,向外舒展,伸缩自如的自然现象,引申为具有生长,生发,舒畅,条达作用的特征。引申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其属性用木来概括,用木作为标记。

《内经》认为人体中的肝具有疏通气机,使人体气机活动舒畅通达,并且由此而影响全身多方面机能活动,于是内经就开始将肝的特性用木来标记。

“火曰炎上”,通过对于燃烧过的火焰具有发光,具有散热,具有向上升腾的自然现象的生活体验,于是得出火具有温热,光明,升腾特征和作用。引申大凡具有这一类性质,特征或者作用的事物,把其属性用火加以标记。

《内经》认为人体中的心能够将血液运行到全身,发挥着温煦和营养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于是将心和它相关的系统用火来标记,作为它的属性标记。

“土爰稼穑”,指土地可以供人类从事农耕活动,同时获得人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谷物,从这样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土具有生化,具有承载,具有收纳的特征或作用。引申大凡具有上述这一类特征的事物或现象的特性用土来标记,用土作为符号。

《内经》用土来标记脾胃特性,标记脾胃功能。用土能生万物的特性来解释,类比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如消化饮食,运化水谷精微等。所以把脾胃用土来标记其属性。

“金曰从革”,一是古人在冶炼矿石的过程中,要去除杂质,保持质地纯正,密度大从而变得更加坚实并有沉降的特点。二是将金属加工成为人类所需的不同形状的器物。从而总结出金有变革,肃杀,收敛,沉降,洁净等特征。

革,是变化的过程,把矿石变成金属,把金属变成器物的过程都是变革。金属做成弓这样的器械,兵器,具有肃杀的特性。金属去除杂质,变得致密,叫收敛。质地沉重,有沉降的特性。去除杂质的过程是清洁的特性。所以总结出,金具有变革,肃杀,收敛,沉降,洁净的特性。

引申后,凡事具有这一类特性或者作用的事物,把其属性用金来标记,用金来概括。

《内经》认为,人体的肺脏,肺气具有下降的作用,肺气的下降不需要经过实验,因为人一出生胎儿从事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啼哭,啼哭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吸气,吸气的过程就是降气。在生活体验过程中,人的呼吸运动,吸气是主动运动,呼气是被动运动,吸气是气下降,所以肺气下降是它的特征,并且通过肺的作用能够清除人体中的废物,包括代谢过程的废气,呼出的水气通过排汗等,都能够清除人身体的废物,从而保持人身体洁净的功能。所以《内经》用金来表达肺的属性特点

“水曰润下”,通过生活体验,总结出水具有寒凉,水具有滋润,水性向下游,水性涵藏地下,水生万物特性。引申为大凡具有上述所说的这一类特性的事物,或者具有这样功能的事物,其五行属性就用水来标记。

《内经》认为,肾能够主水,肾能够藏精,而且主人体的生殖机能。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所以用水标记肾的五行属性

《内经》指出,肾者水脏,主津液,是从功能上加以概括的。

上述,从五行概念的发生,五行的具体特性表达了这一节当中所说的用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五季这样的特征产生了五行的概念,五行的内涵。五行的特性源于人们对于五种物质特性的实践观察,是经过类比思维,抽象出了五行的特性。

《内经》中不但予以继承,而且广泛的应用于解释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并且赋予了五行丰富的医学内涵,从而蕴涵了丰富的医学内容,并且表现出了应有的自然科学的特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