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事第一反应,藏着人的见识和格局

 京博国学 2021-08-21

生活里,很多人遇事时便沉不住气。但也有些人懂得冷静地谋划自己的未来,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而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

如何处理、解决问题,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见识和格局。   01遇急事要“缓”

《格言联璧》中说:“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弟子规》也说:“事勿忙,忙多错。”

急事,总是给人压力,乱人心智。

缓,是先缓平心态,认真观察,理清思路,确定方案。

缓,是给之后的行动一个准备的时机,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遇到急事,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往往会出错。

清代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中,记录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年冬天,周容想从附近的河港进入县城,吩咐小童用木板夹捆扎了一大摞书籍跟随。

天色渐晚,太阳就要落山,望望县城还有大概两里路。他问摆渡人:“城门关闭前,还来得及吗?”

摆渡人仔细打量了一下书童,答道:“慢慢走,尚可;急忙走,就关上了。”

周容听了有些愠色,认为他在戏耍他们。便与书童快步前行。

走到半路,小童摔了一跤,绳子断了,书籍也散了一地,等到把书整理捆扎好,前方的城门已经紧紧关闭。

周容在文后自评:“天下事以自急自败!”

《荡寇志》中说:“事缓则圆,急难成效。”

与其忙乱中出错,莫不如缓下来慢慢做好。

遇到急事时缓一缓,给自己一个做事的心情和环境,然后,沉浸于此,忘我工作,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国藩说:“凡遇事需安详和缓以处之,若慌,便恐有错。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当心态和行动都稳稳的,终会圆满。 

02遇大事要“静”

《道德经》说:“静为躁君。”

“静”能克服人身上的急躁之气。

守静,就是一个人磨砺意志,修身养性的基础。

晚清政治家翁同龢,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遇大事,一定于静观中思考,以静制动,先静而后谋,先谋而后动,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化险成功。

北宋的知州曹玮,在两军对垒时,就是这样一位名将。

西夏人侵犯边境,曹玮带兵打败他们。西夏人丢下财物逃跑。

副将建议乘胜追击,但是曹玮主张先静观其变,另想计策。

西夏兵逃走了十里、二十里,副将急得团团转,觉得错失了一举灭敌的好机会。

曹玮却不急不慌,命士兵赶着牛羊抬着物资慢悠悠地回城。

西夏兵听说曹玮贪图财物,于是返回去想袭击宋军。

曹玮得知西夏兵追来,便命军队放慢回返的速度,悠哉悠哉在前方引诱敌军。

西夏兵来回几百里,早已人困马乏。曹玮便干脆命军队原地休息。并告知敌方首领,待对方修整半天,再决战。

本来想偷袭的西夏兵,一旦坐地修整,所有的倦怠席卷而来,早已没有了士气。

这时,曹玮命击鼓进军,毫不费力歼灭敌军。

曹玮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看似不急不火,实则在静待中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先放松敌人警惕,在心理上诱骗敌人。然后避开他们追击时士气正旺的时刻,而在等待修整后,人们意志出现松散的时刻交战,所以大获全胜。

康熙在他的《庭训格言》第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

“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

意思是说,当人们在没有事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有事在身的状态,时刻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意外之事发生。

反而在面临事的时候,要能够像没事时那样泰然自若,使种种忧虑平静下来,那么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自然消失。

自古以来的大人物,都是这样的先见和大气之人,所以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越能心静如水、去除杂念,沉着应对。

沉静才能沉静,谋定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03遇难事要“变”

《易经》有云:“曲成万物而不遗。”

这世间万物,往往很多都是迂回曲折、循环往复的。

人生在世,我们也总会遇见许多无法解决的难事。遇到困难时,如果不及时转变思维,那就会陷在牛角尖里,无法自拔。

“山不过来我过去”,遇到困难时,懂得变通,给思维转个弯,往往就可以解决难题。

雍正时期,一个打渔的老汉,在河里发现了一口明成祖朱棣年间铸造的大钟。

雍正得知此事后,下令将这口钟打捞上来,并挪到觉生寺。

将大钟从河底捞出来,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把这几万斤重的大钟挪到五六里外的觉生寺,谁也想不出办法。

几个工匠在工棚喝酒,闷闷不乐。

正巧天正在下雨,从棚顶上漏下来的雨水滴了不少在桌面上,一个工匠由于手上有水,不小心将酒杯弄翻了,于是便将杯子递出来,让对面的人再倒一盅酒。

那个工匠不耐烦地说:“何必用手传呢?桌上有水,你轻轻一推,我就拿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瞬间找到了灵感。

于是,他们从寺中挖了一条浅河,放进一二尺深的水,冬天结冰后,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将大钟在冰面上推走了。

宋朝李觐说:“救弊之术,莫大乎通变。”

江河因为善于转弯,所以才会流向远方;

有智慧的人,善于转变思维,借助外力,化减难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时刻,困难时不会变的,需要变的,恰恰是我们的思维。 

04遇顺事要“敛”

古语说:“后定有来者,前亦仿古人。时时省吾身,定为人上人。”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格局大的人,越是得意时,越是内敛。

因为低调不张扬,所以才踏踏实实走得远。

因为谦和有礼,虚心待人。所以赢得好口碑,得到支持。

谦虚、低调、内敛,有度,让我们胸怀更广博,格局更远大。

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连年提拔,十年之间,连升十级。

在他升至三品大员以后,按照规定,要从蓝色轿子换成绿色,并且可以增加两名抬轿人员。

不久他又升为二品大员,按照清朝制度,可以乘坐八抬大轿了。

但是,曾国藩仍然一直乘坐之前的蓝色轿子,除了身边的护卫不得不增加两名之外,他的轿子前,既没有引路官,也没有扶轿子的人。

曾国藩谨记官场道理:不张扬,不炫耀。

无论多么顺意,无论身份多高,他始终低调内敛,正是凭借这种力量,他才拥有远见卓识和博大格局,越走越远。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越是格局大的人,越懂得谦虚低调的人生态度,以低求高,以谦自持,成就自己。

写在最后 古人云:“品现于事,心藏于身。”

真实的人品和格局,都会在遇事的反应和处理中。

人生于世,我们要面临无数的事情和选择。 胸怀足够广博的时候,困难就少了;

眼光足够高远的时候,天地就小了。

关键时刻,放远眼界,放大格局,我们的人生,就会到达不一样的境界。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彦辉 ※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好物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作者:彦辉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