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膏方滋调治与用药规律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21

目的:在回顾膏滋与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概况基础上,收集整理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膏滋相关资料,梳理其调治与用药等内容,探讨可能存在的个性与共性规律,以期为形成独具江苏省地域特点的膏滋理论,和中医养生、临床合理运用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膏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资源检索、查阅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医家及其相关医著或文献,确定主要地域流派中擅用膏滋的代表性医家医著,收集整理医著中的膏滋病案,采用频数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其膏滋调治病、证与用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及收膏材料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


结果:1.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代表性医家、医著及膏滋收录情况:①吴门医派,从14位擅用膏滋的代表性医家16部医著中,共收集膏滋125首。②孟河医派,从8位擅用膏滋的代表性医家6部医著中,共收集膏滋255首。③龙砂医派,从3位擅用膏滋的代表性医家3部医著中,共收集膏滋67首。④山阳医派,从2位擅用膏滋的代表性医家3部医著中,共收集膏滋13首。⑤金陵医派,从3位擅用膏滋的代表性医家3部医著中,共收集膏滋13首。

2.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膏滋调治情况:①吴门医派,共调治中医疾病40种,以虚劳病(占12.80%)或内科疾病(主气血津液疾病,占24.27%)最多;证型44种,以肝肾阴虚证(占15.20%)最多。②孟河医派,共调治中医疾病57种,以虚劳病(占11.37%)或内科疾病(主气血津液疾病,占30.91%)最多;证型32种,以阴虚证(占20.78%)最多。③龙砂医派,共调治中医疾病22种,以虚劳病(占15.94%)或内科疾病(主气血津液疾病,占26.67%)最多;证型23种,以血虚证(占26.87%)最多。④山阳医派,13首膏滋共调治中医疾病8种,以虚劳病(占30.77%)或内科疾病(主气血津液疾病,占50%)最多;证型5种,以肝肾阴虚证(占46.15%)最多。

⑤金陵医派,共调治中医疾病8种,以泄泻病(占23.08%)或内科疾病(主脾胃系疾病,占46.15%)最多;证型6种,以气虚证(占30.77%)最多。3.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膏滋用药情况:①吴门医派,125首膏滋涉及药物324味,使用总频次2041次,涵盖20类功效的药物,补虚药居首位(97味,占48.80%),其中补气药(占33.50%)最多;药性主温(占33.96%)、寒(占32.39%),药味主甘(占36.90%),归经主入肝(占18.70%)、肾(占16.49%)二经;常用中药35味(频次≥15次),占总频次的近50%,主滋补肝肾药味,其中生地黄(占2.69%)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收膏材料共15种,阿胶(占26.20%)使用最多。②孟河医派,255首膏滋涉及药物401味,使用总频次9047次,涵盖21类功效的药物,补虚药居首位(79味,占45.97%),其中补气药(占32.15%)最多;药性主温(占35.77%)、寒(占32.49%),药味首甘(占31.39%)、次苦(占27.02%),归经主入肝经(占20.40%);常用中药38味(频次≥80次),占总频次的50.17%,主益气养阴药味,其中当归(占3.21%)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收膏材料共12种,冰糖(占25.39%)使用最多。③龙砂医派,67首膏滋涉及药物210味,使用总频次1684次,涵盖21类功效的药物,补虚药居首位(63味,占51.66%),其中补气药(占30.69%)最多;药性主温、寒且相等(占33.97%),药味主甘(占37.05%),归经主入肝(占19.22%)、肾(占16.47%)、肺(占16.47%)三经;常用中药26味(频次≥23次),占总频次的近50%,主补益气血药味,其中生地黄(占3.21%)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收膏材料共6种,阿胶(占36.50%)使用最多。④山阳医派,13首膏滋涉及药物63味,使用总频次282次,涵盖14类功效的药物,补虚药居首位(33味,占63.83%),其中补血药(占32.78%)最多;药性主温、寒、平且相等(占30.65%),药味主甘(占49.02%),归经主入肾经(占28.57%);常用中药14味(频次≥10次),约占总频次的50%,主为补血药味,其中茯苓、生白芍、白蜜使用频次最高且相等(均占3.90%);收膏材料共4种,白蜜(占45.83%)使用最多。⑤金陵医派,13首膏滋涉及药物143味,使用总频次313次,涵盖17类功效的药物,补虚药居首位(55味,占52.40%),其中补气药(占37.65%)最多;药性主温(占33.57%),药味主甘(占41.81%),归经主入肝(占20.42%)、肺(占18.92%)二经;常用中药27味(频次≥4次),约占总频次的45%,主益气药味,其中麦冬、茯苓使用频次最高且相等(均占2.56%);收膏材料共6种,冰糖(占27.78%)使用最多。结论:1.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膏滋调治规律:(1)个性规律:①吴门医派膏滋调治病证较多且范围广泛,主阴虚证、气血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②孟河医派膏滋调治病证最多且范围较广,主阴虚证和气虚证;③龙砂医派膏滋调治病证较多且范围较广,主血虚证和阴虚证;④山阳医派膏滋调治病证较少但涉及范围广,主阴虚证和阴阳两虚证;⑤金陵医派膏滋调治病证最少且范围较窄,仅调治内科疾病,主气虚证。(2)共性规律:①5个医派膏滋均擅调治内科疾病和阴、阳、气虚证,其中吴门、孟河、龙砂、山阳医派均主气血津液疾病中的虚劳;龙砂、吴门、孟河医派还主血虚证,体现其遵病证需要而扶正固本;②吴门、孟河、龙砂、山阳医派膏滋也常用于妇科、外科疾病,吴门、山阳医派还常调治肺系疾病的咳嗽,孟河、龙砂医派还常调治肝胆系疾病的眩晕,体现其循膏方特点而应用广泛;③5个医派膏滋均在儿科病证方面慎用,体现其察年龄体质而因人施养。


2.江苏省中医主要地域流派膏滋用药规律:(1)个性规律:①吴门医派膏滋主滋补肝肾阴精;善保津气兼以清热;重血肉有情之品。②孟河医派膏滋用药偏和缓平补;重顾护气阴;善调肝健脾。③龙砂医派膏滋善平补气血;用膏因时制宜。④山阳医派膏滋重补肾固精;善补血养血。⑤金陵医派膏滋主益气扶正,补调相合。

(2)共性规律:①5个医派膏滋用药均功效全面,补攻兼施,宗中医整体观念而综合调养,权衡以平。②5个医派均受温病学思想影响而膏滋重护阴固精,体现其积精全神的养生思想。③吴门、孟河、龙砂、金陵医派膏滋多顺应江苏地区人群气虚质为主的体质特点而重扶正益气。④吴门、孟河、龙砂、金陵医派膏滋多顺江苏地域气候因素而重补调肝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