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韶庐和道 2021-08-21
南昌胜利路(一)

梅亦平

8月10日

  旧时的南昌街道都不长,几十米,一二百米就是一个街名。老南昌有“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条半街九十九巷”之称,其中德胜门外是赣江浮桥(今八一大桥),城门内叫德胜正街。德胜正街不过百把米长,后面依次是吕祖祠街,褡子巷街,开元观街、中大街,杨家厂,佳山庙街,洗马池。
  1926年北伐军打进南昌,首任江西民国政府省长李烈钧拆了南昌城墙,沿城墙基改造铺设阳明路,安石路(今八一大道),永叔路,船山路,榕门路。
  为庆祝北伐军的胜利,续任省长朱培德将德胜正街,吕祖祠街,褡子巷街,开元观街、中大街,杨家厂,佳山庙街,洗马池统一改称为德胜路。这条路南起中山路,北至阳明路,全长约1400米。是当时南昌最繁华的一条街道。
  1937年,当时的江西省长为讨好蒋介石,将德胜路改名为中正路(蒋介石字中正又称蒋中正)。1942年,南昌沦陷,日本人将中正路改名为兴亚路,并将洗马池一带划为日本洋行区。昔日繁华闹市区的一些水泥结构房屋,被改建为日本人的洋行商店。抗战胜利后,兴亚路复名中正路。
  1949年5月陈赓兵团37师下属的110团,在罗家集附近的谢埠镇与八倍于己的白崇禧下属的南昌守军夏威兵团激战。解放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夏威兵败,5月22号从中正路窜过中正桥(八一大桥)后,将桥炸毁向西逃亡。解放军从罗家集一路追击,途经之路被命名为解放路(今解放东路解放西路)。南昌人民为庆祝胜利将中正路改名为胜利路,并沿用至今。
  我记事时,和外公外婆生活在裘家厂,穿过东万宜巷到胜利路口只有几分钟的路程。胜利路口和八一桥间有个喷水的鱼池我们称“花台子”。桥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那时的桥和胜利路在一个平面,不像现在上桥要走一段长长的引桥。八一桥的另一头是新建县的地界,左手通往乌石桥,长头堎(现长堎镇)。右手通往牛行车站。那时南昌还没有建赣江大桥,去九江方向只能到牛行车站坐火车。南昌火车站主要承担货运和往南的客运。1933年,彭德怀奉命攻打南昌,到了牛行车站,朝着对岸的南昌城放了几炮扫了几枪就回去复命了。
  东万宜巷口右边是个图书摊,图书一分钱二本,有一回母亲在外婆家打牌,我吵着要钱看图书,母亲给了我一个五分的硬币,我在那书摊只看了一本图书,被小伙伴笑话了好一阵。左边是个菜场,菜场旁有道很窄的边门,边门里的木楼梯直对马路。上楼梯二楼住着发小胡新华一家。楼下菜场的灯光能透过地板的缝隙照到他们家。我们在他家打闹,地板上的灰尘就会掉到卖菜人的头上,于是引来一阵呵斥。
  东万宜巷和西万宜巷中间隔着条胜利路。西万宜巷下去是大士院,半步街。
 胜利路德胜正街段相对比较偏,这段只有两三家店,一家手帕厂,一个棺材巷子,我记事时,棺材巷子就不做棺材了,里面住满了居民,天井里摆了十几张课桌,这里还是民办学校。中学同学余来中一家就住在其中的一间板壁房里。到了褡子巷段,胜利路才变得越来越
繁华。

童年的胜利路与八一桥之间有个喷水池

八一桥下的赣江铺满了竹排,顺着竹排可以走到江心。我和童年伙伴从竹排中跳下去学过游泳。有人潜水时游到了竹排下面,出不了水面溺死在竹排下,尸体很久才浮出水面。

那时的八一桥没有引桥,和胜利路在一个平面,不需要上坡下坡。

过八一桥右转的昌北火车站(牛行车站),曾经承载了市民客运的主要功能。

建赣江大桥前,南昌火车站主要承担货运功能

80年代的南昌火车站

浏览10404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