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何延东作品 | 一次辛酸的河蚌育苗

 梅雨墨香 2021-08-21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这些年,一直在珠宝市场摸爬滚打的柏荣,看到三角珍珠的兴起,珠粒硕大、珠光绚丽的三角珍珠正逐步替代鸡冠珍珠,决定自己也去养殖三角珍珠。

蚌源是关键,柏荣开始着手人工培育三角小蚌。叫来崇林,他是村里原副业队长,管理经验丰富。又叫来新平,他当过生产队会计,年纪又轻,由他负责财务。

筛选母蚌,采购黄颡鱼,搭建孵化池,大家分头行动,争分夺秒,争取六月份开始育苗。

6月5日,柏荣育下第一批蚌苗。凶猛的黄颡鱼成了寄主,它们成群结队,张着大嘴巴,摆弄着鼻须,摇着大头小尾的身体,大摇大摆地在孵化池中游着。数千个排水孔“滴答滴答”冒着水,像雨点那样落在孵化池中,补充着池内的氧气。

柏荣日夜守护在孵化池边,及时清理脱苗后的黄颡鱼。

两周过去,孵化池中密密麻麻都是小指甲般大小的蚌苗,像一块小巧玲珑、洁白无瑕的美玉静静地躺在池中。

柏荣面带微笑,放眼望着这200多个孵化池。他估算着,一只池里有2000左右只小蚌,总产量在400万只以上。按行情价,一只小蚌可以卖到2分,至少有80万元产值,利润起码有20万元……自己留10000只小蚌培育珍珠,顺顺当当的话,两年后可以采珠10多斤,又增加了一笔收入……柏荣沉浸在他的美好之中。

“不好了,不好了,培夫在抽水口放了杀灭菊脂。”崇林跑了进来,唉声叹气地对柏荣说道。“这下完了,完了……”

柏荣急匆匆跑到水泵埠头,立刻切断水泵电源。

培夫若无其事地正在捡河虾,见柏荣过来,结结巴巴说道:“柏荣哥,我,我老娘想吃河虾,他们说“杀灭菊脂”放到水里,就会有河虾浮到岸边。”

“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崇林愤怒地说道。

柏荣一言不发,跑回孵化池里停了水带中的水,换了一个水源重新供水。

这天,柏荣不吃不喝蹲在孵化池边,等待奇迹出现。

到了晚上,小蚌黑色食管仍然紧闭着,看样子几百万只小蚌存活希望渺茫。

孵化室外,三个黑影在黑夜中若隐若现。崇林、新平、培夫焦急地等待着,像是在等待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

柏荣走到他们跟前,低声说道:“培夫,这边没你的事,你回去。”

培夫跟柏荣一个生产队,他五岁就没了父亲,母子俩相依为命,家徒四壁,三十好几还孑然一身。柏荣怎么舍得去为难他。

又对崇林和新平说:“小蚌看来没希望了,后续事情我会跟你们商量,这么晚了,先回去休息吧。”

新平安慰着说:“柏荣哥,那我们先回家,你也不要伤心。”

柏荣目送着他们三人离去,独自站在孵化室外,任凭夏日的晚风吹虐。

这夜,萤火虫一闪一闪发出暗弱的荧光,在黑夜里游荡;蟋蟀“嘘嘘嘘嘘”咽泣着,孵化棚里“滴答滴答”水声流个不停……

第二天拂晓,崇林和新平进了孵化棚,看到柏荣还在给小蚌换水。新平走了一圈,惊喜地叫了起来,“你们看,这几池小蚌食管在动了。”

柏荣连忙走过去,手伸入孵化池抓起一把小蚌,见小蚌新鲜嫩白,体内黑色食管像蚯蚓那样蠕动着。柏荣紧绷的脸一下子松开了,嘶哑的喉咙发出声音:“那我们赶紧排查一下,还有多少池小蚌存活。”

三人一番检查,靠近水源的后方的小蚌都存活着,比例也有五分之一。崇林高兴地说着:“还好,还好,有了这点存活率,我们可以保本。”新平接着说道:“柏荣哥,今年为明年打基础,明年我们继续好好干一场。”

柏荣走出孵化棚,东方通红,金色的阳光穿过千峰万壑,照耀着孵化棚,照在柏荣身上……


作者简介:何延东,浙江诸暨人,现为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文艺家》《中华文学》《浙江散文》《浣纱》等,荣获《中华文学》2020年度全国优秀散文奖二等奖、山下湖全国微篇文学征文大赛优秀奖、诸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征文比赛优秀奖等奖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