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李泽厚散文集》谈作家随笔阅读

 新用户32637V7d 2021-08-21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最负盛名,那本书读起来有双重美的体验:

第一在于文采、以及文采飞扬中的气度恢宏

第二则在中华文化在历史脉络中呈现的多样又统一的深沉的美.

我也是这两年才开始仔细阅读传统文化书籍,但我并非为了爱国而去接近传统文化,而是因为深入学习传统经典之后,爱上了与我有共同灵魂气质的族群.

那本书没法写读后感,因为本身已经足够精彩,无须多言.

在日常所阅读的书中,我有偏爱的一类,那就是是一些作家、学者的随笔,李泽厚的这本散文集,便是此类.

我的公众号“闲思录”,就是从钱穆先生的《湖上闲思录》抄来的.

读名家随笔有以下诸多益处及收获:

1、透过随笔,作者展开了他的个人生活,他的朋友圈,借此几乎是一个人所理解的一个时代的缩影

2、随笔中一定包含作者平时的阅读、写作、研究学问的方法及思路,还有他读过的书,这些就相当于名家私人课堂.

我读很多书单,都是从1和2中得来.

3、每个名家的代表作,往往是学术著作,那是经过了增补、删减、淘汰之后的精品,精品当然有精品的好处,但个人随笔,却可能保留了这些经典产生的过程,这些在我看来跟代表作一样重要.因为,没有经过的结果,看起来是不可复制的.这让作品仅仅作为一种知识产品而存在,却不具有方法论的价值.

4、名家的随笔,更容易看出这个人的真正性情,因为他是信手拈来的,随时产生的,在写之前,作者并没有将其当作一个正式的作品来创造,因此它更质朴,因为少了雕琢.

《李泽厚散文集》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写的一堆序,非常与众不同。那些序一定会刷新你对序的认知,我们现如今的序,无异于“C位软文”,可李泽厚写序,真实得可怕,他多半都说自己是不得不写,然后也鲜少与书作者场合,有时候还会有批评,有时候多半在最后一段,用非常隐晦的语言肯定一下别人的作品,就慌不择路地结束了,让人联想到一个跟喜欢的女人表白之后马上脸红走开的羞涩男孩.

他说他一直不善与人交往,我算是信了.

但他为什么敢这么写?请他的人会不会后悔啊?

这些也都有答案,李泽厚喜欢鲁迅、康德,喜欢的人会塑造他的性格,这是没错的.

他不逢迎,靠学术立世,虽文笔不似鲁迅那般深刻勇猛,但他取的是鲁迅身上他所看到的知识分子的信念.

李泽厚的理性精神,加入了美学修养的调和,所以并不十分激烈,而带着一种潇洒旷达,这是我所喜爱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悼念文章,在对老朋友旧时光的描述中,能读出一丝岁月伤感.

要真正认识李泽厚,就需要读康德、鲁迅,同时,你若正好读了康德、鲁迅,不妨看一看李泽厚对于这两个人的理解.

如果你对美学感兴趣,还有两个人值得推荐:

朱光潜的《朱光潜谈美》与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李泽厚这样描述两位先生的不同:

“在北大,提起美学,总要讲到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

朱先生海内权威,早已名扬天下,无容我说。但如果把他们两位老人对照一下,则非常有趣(尽管这种对照只在极有限度的相对意义上)。

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学贯中西,造诣极高。

但朱先生解放前后著述甚多,宗先生却极少写作。

朱先生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先生却是抒情的,朱先生偏于文学,宗先生偏于艺术;朱先生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先生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先生是学者,宗先生是诗人……宗先生本就是二十年代有影响的诗人,出过诗集。

摘录一些精彩内容:

1)关于哲学:

“我考大学,理科成绩很好。第一志愿却是哲学,我对命运感兴趣,哲学让你感受和思考命运,人类的、国家的和个人的。

我的哲学包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活,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活,第三个问题,活得怎么样,即你的生存状态怎么样。这些都是命运性的问题,人活着多多少少总要面临这些问题”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集体崇拜的时代,人活着比较简单,为宏大的目标而奋斗,很少或不需要考虑个体的意义。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宏伟叙事了,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每一个人都要去证明个体存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这个哲学问题就比较突出。你为什么活着?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你可能会考虑如何建构你的一生,完整你的一生,找到你安身立命的方式。

当然你也可以完全不想不考虑,不想不考虑,也是一种哲学选择。”

“哲学不能给你人生的答案,只提供你去看世界看问题的角度。”

“哲学总是从最根本的地方、从所谓“原始现象”谈起,从头谈起。我认为,这个“头”,这个“根本”或“原始现象”,就是“人活着”这一事实。”

2)关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知道活下去很不容易,所以树立一种大关怀,陪同你去建构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走完这个人生路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也就包含这层意思。”

“面对那一望无际的茫茫海洋,接受的不仅是自然美景,不仅是一种浩大的独立的空间意识,而且人文的时间也融化于其中了。对自然风物的观赏变而为“俯仰成古今”的百年孤独式的宇宙感怀。自然与人文在这里渗透了起来,而相互支撑着……这,大概是中国人总喜欢在自然名胜处留下文学的历史和自我意识印记的缘故?”

“齐白石的诗、画以及篆刻既不乏上层读书人的风雅韵味,同时又兼有一股粗犷、泼辣、生机勃勃的民间气势。他的特色是把这二者结合得那么好。

吴昌硕也很好,但就在这一点上逊色。他的金石味有时使人略感枯索而不及齐之丰润活泼……”

3)关于读书:

文科和理工科不同,不搞实验,主要靠大量看书。因此我以为有三个条件:一、要有时间,要尽量争取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读书;二、要有书籍,要依赖图书馆,个人买书藏书毕竟有限;三、要讲究方法。

我不认为导师是必要条件。有没有导师并不重要。连自然科学家像爱因斯坦都可以没有什么导师,文科便更如此。当然有导师也很好。不过我上大学的时候,就不愿意做研究生,觉得有导师反而容易受束缚。这看法不知对不对。不过,我觉得重要的是应尽早尽快培养自己独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我以为哲学系的缺点是“空”,不联系具体问题,抽象概念比较多,好处是站得比较高;

历史系的弱点是“狭”,好处是钻得比较深,往往对某一点搞得很深,但对其他方面却总以为和自己无关,而不感兴趣,不大关心;

中文系的缺点是“浅”,缺乏深度,但好处是读书比较博杂,兴趣广泛”

“研究社会现象,有一种历史的眼光,可以使你看得更深,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是在时间中展示的。你有历史的感受,你看到的就不只是表面的东西,而是规律性的东西”

“学习历史是文科的基础,研究某一个问题,最好先读一两本历史书。历史揭示出一个事物的存在的前因后果,从而帮助你分析它的现在和将来。马克思当年是学法律的,但是他最爱哲学和历史。

现在一些搞文学史的人,为什么总是跳不出作家作品的圈子?就是因为对历史的研究不够。一般搞哲学史的人不深不透,原因大半也如此。”

““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觉得从知识到力量,其中还需要某种转换。即是说,要使知识(对象)变成力量(主体),还得要有某种科学的选择、组织、建构、融化的工夫,这样才使知识纳入你的智力结构,成为你的能力,符合你的需要而为你所自由驾驭,而不只是像机器那样被动地贮存,凭外在指令来输入输出而已。也就是说,要善于读书,善于吸收融化知识,善于主动地选择、建构、运用和支配知识,使合规律性的知识趋向于、接近于、符合于你的合目的性的意愿和创造。”

“我之所谓好书,除了那些能直接影响人的情感、理想、意志者外,大抵还可分两类:一类是资料丰富而不烦琐,读后使人眼界开阔,知识增多;一类是时有新见,益人神智,即具有启发性。”

好内容不胜枚举,大家自己看吧.

除此之外,作家书信集也是一种不错的书籍类别,比一些不太好的自传、他传强太多了.

我想这一类书的共同特点,就在于带着生活的痕迹,如果你有喜欢的人物。不妨找来一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