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欠,无憾,勿念​​——关于死亡

 醉翁2578 2021-08-21
爱过的人    读过的书    经历过的事
成就了当下的你

 


不欠,无憾,勿念
——关于死亡 
对于死亡的认识,最直接的来自于身边朋友的离去。转眼之间,就成为了永别……那个夏天,2007年的夏天,我想了很多。我把所想都记录在一本薄薄的牛皮纸笔记本里了,如今这本笔记本不知在何处?因为就在那个夏天,我把它送人了。说着这些,也许许多人会有疑问,在那本笔记本里,我到底写了什么。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在那本笔记本里我到底写了什么。十多年过去了,真的想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了。阴雨绵绵的河南信阳,倒是让我映像深刻…… 
如果说,生命给我们留下的时间是未知的,那也是不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生命的限度都是一定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数。有限度的时间里,我们等待着或者迎面走向死亡,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热爱生活,往往渴求生命可以更加长久一些。2007年的夏天,我坐在殡仪馆的小屋里,守灵。我想,我那时候会想到,我如何活下去的问题,或者说,我选择怎样活下去的问题。他曾经和我说起很多关于高中时候的事情,同学的趣事,秘密的恋爱……

 

如果我明天真的像他一样走了怎么办?我想,我首先应该学会告别,还清我可能亏欠的人情,或者金钱。我不希望,有一天走了,别人回忆我的时候不是心存感念,而是亏欠,即使这样更能让人记住你。于是,这也成了我做人的一个要求——不欠。我想,我会很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在漫长或者短暂的时光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留下什么遗憾——无憾。我想,我会希望亲人朋友们不要悲伤,人世间的时光短暂,值得我们经历和记住的美好那么多,为什么老是沉静在悲伤之中呢?——勿念。

 


如此想着的时候,想起庄子的鼓盆而歌,对生死的了悟大抵如此吧。安静地死去其实是值得欣慰的事情——“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少了人间的烦扰,与天地万物归于一处,不是很好的归属吗?不要觉得,我对生命有多么悲观。十几年前,我对生命是悲观的,不仅内心里这样认为,现实中也是这样认为。可是,他离去以后,给我的惊醒就是,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即使我内心仍然认为生命是悲观的。如今,我感觉自己已经出离了悲喜,无论悲喜每一天活着都是一种体验,对生命未知的感悟。它不是悲喜所能概括的,只是活着就要好好活着。这是一种内心对死亡的接纳,也是外在的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快乐或者不快乐,只能活好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