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河西锁钥嘉峪关

 昵称45109175 2021-08-21


黄土苍茫,天空澄碧,关楼雄伟。

我站在嘉峪关前,遥想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家小叔叔到东北出差,寄回一张黑白照片。当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照片时,我也挤着看热闹,听父亲说“这是在山海关拍的照片。”接着,他又叨了句:“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啊!”那时的我似懂非懂,却记住了“嘉峪关”这个地名。

今年4月,我参加了一个甘青环线游旅行团,行程安排有参观嘉峪关。


进入景区先路过“九眼泉湖”,湖畔有座建造嘉峪关主持者冯胜的雕像。冯胜为明开国元勋,因战功显赫而被朱元璋封为宋国公。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追击元朝残部,在平定河西后凯旋班师,路经此地时见嘉峪山与黑山南北相挟,狭谷穿山,危破逼道,西有讨赖河之险可据,遂在此建关筑城,扼控咽喉。因关城立于嘉峪山之麓,故称嘉峪关。

在导游引领下,我们从东闸门开始依次参观。

冯胜建关之初,只是一座占地2500平方米、城墙高6米的土城。其后历经168年的断续修建,至明嘉靖十八年完成关城现规模,总面积达33500余平方米,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关城以内城为主,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雄伟坚固。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城墙南、北中部各建一敌楼,城墙东、西中部各开一门,上建城楼。东门称“光化门”,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西门称“柔远门”,表示明王朝实行怀柔致远、安定西陲的治国方略。光化、柔远两门之外各建有瓮城围护。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东门外还有关帝庙、文昌阁、戏楼等建筑。

明弘治八年(1495年),在柔远门外又套筑了一道“凸”字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即外城),在城墙应敌正面全部用砖包砌,非常坚固。外城墙比内城高2.7米,嘉峪关正门和关楼建在与内城东西中轴的延长线上,形成了城外有城、迭门重城的格局。外城南北两端建有“箭楼”,用于观望关西、关南、关北的烽火。


我们来到内城西北的角楼,导游说:“大家从这里可以眺望嘉峪关的全貌。它由内城、外城和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特别是关城两翼的城墙,北与“西部八达岭”之称的黑山悬壁长城相连,南与明长城的第一座墩台——讨赖河墩相接,与外壕、墩台、烽燧等一起组成的防御体系,依山傍水、地势天成,攻防兼备。这里既是明长城西端起点,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塞,素有“河西咽喉”、“边陲锁钥”之称。


那么,明长城从山海关一路逶迤西来,为何将嘉峪关作为终点呢?导游介绍说,嘉峪关防线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的外围,有着更大的天险和天堑作屏障。

在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衔接处,耸峙着一座绵延千里的高大山系——祁连山脉。它西起当金山口,东接六盘山和秦岭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山体庞大,山势险峻,雪峰冰川广布,气候寒冷,地广人稀。因古匈奴称天为“祁连”而得名。


祁连山脉向北至中蒙边境,主要是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但其南缘断续分布有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和雅布赖山等。这片山地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20-200公里,海拔1500-2600米。西部的马鬃山黑岩裸露,岩峰尖削,山岭间地形平坦开阔,可东西向通行,南北向梗塞。马鬃山以东的山体较窄,南陡北缓,隘口较多,山形险要。这片山地与祁连山脉之间,自然形成了一条走廊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走廊北侧的这片山地又统称为“走廊北山”。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全长1200多公里,宽数公里至100多公里,沙碛、戈壁和绿洲断续分布。因受高山融雪影响,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农牧业比较发达,物产丰富,人口较密,交通便利。控制河西走廊,北可阻击少数民族侵犯中原,南可阻断青海高原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联系,西可保障中原地区至新疆和中亚的古丝绸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汉代以前,河西走廊就是中原王朝与西域进行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曾先后被西戎、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占领。为保卫河西走廊,汉王朝从贺兰山麓到敦煌以西,开始修长城、建关塞、屯兵戍边,据险防守,势力最远时可达玉门关和阳关。公元前121年春,汉将霍去病率军从陇西出发,渡黄河、沿大通河由门源一带进至河西走廊,在武威附近击败匈奴休屠王。同年夏,霍去病率骑兵数万出贺兰山,沿沙漠北缘绕道居延海向南作大迂回,经酒泉西侧东进,在张掖附近大败匈奴。同年秋,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归汉。收复河西后,汉王朝在河西走廊先后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交通。

宋、元以前,嘉峪地区有关无城,只起稽查往来行人的作用。冯胜收复河西地区后,其势力曾西抵玉门关。后因国力所限,明王朝对嘉峪关以西地区难以投入更多精力经营,最终选择了以嘉峪关为明朝边界,但还保留着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七卫,作为关西地区的前哨阵地和缓冲屏障。随着土鲁番和蒙古势力的进逼,关西七卫被迫东迁,嘉峪关防线逐渐暴露。与此同时,嘉峪关在建关后的一百多年里,被不断加固扩建并修筑两翼长城,至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形成了现有防御体系。河西走廊东西狭长,三面受敌,民族关系复杂,西有土鲁番进逼、北有蒙古侵袭、西南有鞑靼骚扰,故嘉峪关战事频繁,防守压力巨大。


《甘肃通志》称嘉峪关为“诸夷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喉襟。元明以前,西域使者进贡都要经过玉门关。明筑嘉峪关后,玉门关逐被废止,嘉峪关成为哈密进入河西走廊、西域贡使前往中原地区的唯一法定路线。在明代,“开关通贡”是一种外交姿态和方式,而“闭关绝贡”也是其震慑四方的手段。至清代,河西走廊成为中原地区到达新疆的一条重要商路,新疆的棉花、葡萄、羊、马、骆驼、羚羊角和南疆的玉石等经此运往内陆,内陆的茶叶、丝绸、棉布、瓷器、药材等也经嘉峪关运往新疆和中亚各地。清嘉庆年间,新疆各地相继建立朝贡贸易点后,嘉峪关遂失去了统筹控制朝贡贸易的作用,开始转向日益增多的往来商旅征收关税,成为控制贸易的主要关卡。


嘉峪关有过记载的历史人物有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等七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1842年10月途经嘉峪关时,曾留下“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的诗句。清同治五年(1866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为确保兵员物资运输通畅,修筑了从陕西长武至嘉峪关全长3000多里的陕甘大马路,路旁遍植柳树(俗称“左公柳”)。后为西征新疆阿古拍政权,又将陕甘大马路西延至新疆,北路直抵精河,南路直达喀什。收复新疆后,他还在嘉峪关整饬军务、维修城墙和关楼、加强税收管理,并手书“天下第一雄关”刻匾悬于关楼之上。


参观结束前,导游对我们说:“嘉峪关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抵御边境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经略西域和中亚的历史。”站在嘉峪关外,南望祁连绵亘千里,雪峰玉立;北瞩龙首黑山如墨,长城蜿蜒;西瞰苍茫大漠戈壁,浩瀚连天。当我们踩着光滑的石板路重新走进关城时,仿佛听见了当年驼铃叮咚、战马嘶鸣、胡笳愁绝、刁斗催晓之声,仿佛看见了持節使者、商贾驼队、虔诚信徒东来西往,穿关而过。

如今的嘉峪关虽已失去了边关要塞的军事价值,但穿行在河西走廊的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仿佛在告诉我们,这条古丝绸之路正在展现其蓬勃的新姿!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