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水兵防具,却改变日本战国武将的生活习惯,日式锁子甲为何成忍者最爱?

 冷兵器研究所 2021-08-21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尤金少将、SuupaSL_JZ

字数:4473,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通常而言,每个国家都会有至少一套可以代表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铠甲。当然,这些铠甲中能形成文化的并不多,能够成为文化符号,对外输出的就更少了。这方面日本人做的就比较成功,他们将武士和忍者和他们的武器铠甲作为自身的文化符号,并以漫画、动画和游戏等手段向西方世界输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就像是所有的文化符号一样,一个东西一旦成为符号,就会被异化和美化,也会逐渐偏离真实的历史,逐步变成一个偏娱乐化和标志性的物体。

在绝大多数中国的冷兵器爱好者与研究者眼中,锁子甲都是老欧洲——也就是德法奥意这一线的代表性铠甲。而稍微了解一些中国末期封建王朝历史的人则会知道元明清三朝,锁子甲曾被中国人大量使用过。而读过冷研之前的许多文章的人则会知道,阿拉伯、波斯、印度、南亚和西藏地区,也都曾大量的使用过细节各异的锁子甲。但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却是国人认知较少的——日本的锁子甲。


众所周知,早期日本的武士铠甲多以强调防御弓箭的远距离射击和近距离刀具的戳刺劈砍为主。由于武士在战斗中通常都采用步战模式,且大量使用双手武器,而这些武器对于双臂和关节的活动要求又较高,由于缺乏破甲器和重武器,日本的武器套路(也就是刀法、枪法和身术这些东西)又很强调四肢的配合和人体的动作,攻击对方身上的防御弱点。

作战需求决定装备形态,这样的战斗需求导致日本的绝大多数铠甲都要分成许多独立部件,且极端强调双臂和腿部的活动空间,也就不得不对双臂、双腿及相关区域关节的防御做出妥协,而这些在防御上的妥协点也往往会成为被对手重点攻击的目标。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绝大多数铠甲的腋下至髂腰上部、小臂、肘关节和腕关节;大腿下部、小腿与膝盖都多少有些缺乏防护,即便在相关区域配置少量护甲,也在面对刀具劈砍时也多少显得力不从心。

而这一结果无疑是材料限制造成的——长期以来,日本缺乏牛羊提供优质的皮革,也缺乏大型纺织加工业,只能采用相对易于获取的鹿皮、藤条和竹片以及强度稍高一点的织物,作为缺乏金属甲片保护区域的防御填料与护衬,这些不够优秀的材料自然无法提供足够优秀的防护。

采用了锁子甲笼手但臂部和两肋外侧绝大多数防御面积依旧由织物甲组成的一件铠甲

一些相对富裕的武士和武将,很早便开始在这些区域的护具外额外挂上甲片和铁条,这种改进固然提升了整套铠甲的防御效果,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重量,大量遍布胳膊和腿部外侧的甲片增大了士兵们双腿和双臂的负重,使得他们的动作不再像以前一样敏捷而灵活,进而容易在战斗中被身手更加敏捷的对手占据上风。

而这些独立的护甲——也就是臂覆、膝铠、足缠等附加护甲区域间,也会留下大量缺乏防护的区域,进而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既便不算上这些面积较小的区域,腋下至髂腰上部的大块无防护区也十分危险,无论是短兵相接中狡猾对手突然刺来的短刀,还是举起长杆武器与人鏖战时侧击而来的流矢,都有可能让武艺高强的武士在转瞬间丢掉性命。


就像是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会采用罩袍,来防止对手观察和攻击自己的上肢弱点一样,日本的武士们也会在战场上披上蓑衣或者袍子来掩饰和自己上身的防御弱点,但那终究不是一种掩饰罢了。这些防具对于劈砍尚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面对戳刺时则几乎毫无作用。

一名铠甲防御面积相对较大的且装备精良的武士

通常而言,当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依靠本土技术和设备无法解决时,岛国都会诉求外来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十五世纪末期的室町幕府中期,来自欧洲的探险家和商人的船舶开始抵达日本,他们出售武器、铠甲与粮食种子,换取日本生产的白银和黄金。

在贸易和交流的过程中,欧洲水兵和探险家们身上的链甲衫引起了武士和大名们的很大兴趣,这些轻盈的铠甲可以有效的抵御刀剑的戳刺和劈砍,也可以舒适的贴合在使用者的身上,有效提升关节和四肢的防御。长袖的进口链甲衫因而风靡一时。

德川家康的铠甲的内部就是一件链甲衫,用于保护双臂和两肋外侧

这对于渴望可动性和防御力都更好的铠甲的武士而言。当然是件大好事,对于西洋的商人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很快,一批又一批的锁子甲被商船运到日本(这些锁子甲来自欧洲的应该不多,大部分可能和葡萄牙、荷兰与英国商人向日本售卖的其他武器铠甲一样,是中间商从东南亚、印度洋沿海的波斯、阿拉伯和印度地区采购的),而日本的铁匠们也开始仿制这些来自西洋的甲具,并将它们称之为“鎖帷子”。


不吹不黑的说,那时候日本的金属矿物采集和冶炼能力在世界范围而言确实比较糟糕,对于他们而言,锻造出制造锁子甲所需的高强度铁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通过现代金属材料学的分析(依旧是对文物的强度测定及显微晶粒观测),在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的锁子甲制作是以人工将冶炼出来的钢材不断锻打至钢条乃至钢丝(至直径 1mm 左右)而成的。

从东京艺术大学牵头、东京工业大学提供指导完成的对存世实物的分析与实验的结果上看,受限于当年的冶铁技术和热处理水平,这些铁环的金属性能无法称得上优越,但对于当时日本战场的环境而言,也是绝对够用的。这些锁子甲为单纯的等距菱形编织,称为南蛮锁或八重锁。在日式鎖帷子的发展过程中,纯粹由锁子构成的护甲以上半身护甲和裙甲为主,极少出现由锁子编织的长裤,这也符合日式甲胄重视上半身防护、腿部护甲多以轻甲和独立裙甲为主的特征。

用板链套袖和笼手保护双臂的铠甲

尽管成本较高,一些中高级武士和大名还是开始为自己采购鎖帷子。起初,他们将锁子甲像是欧洲骑士的链甲衫一样穿在铠甲内侧,用以为身体提供额外且关键的防御;但众所周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随着幕府统治变得岌岌可危与战国时代的到来,政治暗杀变得频繁,许多对于自己生命安全感到担忧的大名与大名的亲属们开始在平时也穿上锁子甲,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将一整套锁子甲上衣缝制在布外套内部,用以隐蔽的穿戴者的穿法。

传说宇喜多直家的弟弟宇喜多忠家,由于对以奸诈凶狠的哥哥难以信任,每次与直家会面时都会在外套下面套上锁子甲防身,虽然史料已不可考,但故事本身也从侧面佐证了战国时期锁子甲的实际应用与尔虞我诈的政治形势。

内部缝有锁子的布面甲衣

那时候的日本人没有现在这么循规蹈矩,他们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由于锁子轻便坚固、柔软贴合的特性,在传入日本后便被用于改良其原有的传统盔甲,发展出了数种基于编织锁环的附加防具,将锁环和甲片的特征结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纯锁子甲的防具形式,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被视作西亚板链甲的表亲。

就像是其他国家对于外来技术的消化一样,这些锁子甲和板链甲开始迅速与传统的日式铠甲进行融合。除了被用于全身甲的锁胴丸之外,更多是应用于如锁面甲、锁笼手、锁裙甲、锁护颈、锁子盔围、锁头巾等的配件上,并形成了逐步取代了藤条、编绳和革绳,逐步成为铠甲主要连结部件的趋势(不过,由于锁环难以调节松紧,所以在与盔甲穿脱和调整相关的部分,仍然沿用绳编的连接方式)。此类护具大量出现于室町末期,并在漫长的战国时期逐步发展到顶峰。这些混合铠甲铠甲极大的增强了武士们铠甲的防御面积和强度,并降低了铠甲的整体自重,使得他们可以更加轻松自如地投入到战斗之中。就像是在其他地区所发生的那些故事一样,战争本身就是军事技术发展最大的催化剂。


在锁子甲与日式铠甲的融合中,尤以锁笼手和锁子满智罗应用最为广泛、最有代表性。笼手是日式铠甲的重要手部护具,为了防止甲具重量影响右臂和右手发力,传统的笼手往往只会在左小臂布置少量的甲片,且手腕防护严重不足。由锁子甲配札甲片和钢条组成的整臂护具的出现,使得武士们用更轻的重量,获得了更好的手臂防御效果与更大的防御面积。

满智罗则是另一种代表,是武士穿戴在盔甲下方、内衣上方的一种披肩或短外套形式的护甲,用于缓冲和分散盔甲的重量,同时承担着将长笼手连接起来的作用,防御效果其实相当勉强。在室町幕府中期,这种护具主要有织物和鹿皮制成,在锁环被广泛应用之后,新的锁甲迅速替代了以往的布料和皮革,迅速成为了满智罗的主流材质。在战国末期,几乎所有武将和大名都使用轻便坚固的锁子满智罗。


但众所周知,在美式和日式漫画中,武士往往经常是作为反派存在的。当然,这其中也有类似于《忍者神龟》这种武士忍者不分的符号混乱作品……扯远了,在许多漫画、电影与游戏中,邪恶且强大的武士的敌人则往往是隐于无形且拥有先进的技术武器与暗器的忍者。这种设定在21世纪的游戏的动画中非常流行,比如经典的《忍者龙剑传》,以及最近几年非常火爆的《仁王》和《只狼》系列游戏。

事实上,由于轻便且隐蔽的优势,鎖帷子也随着战国时期暗杀与破坏活动的兴起,而在忍者中也也迅速走红,并逐渐成为忍者们最常用的贴身护具。由于不同于武士们的“正式工”编制,许多忍者的锁子甲都是在特定任务时有雇佣方赠与的,他们中的一些甚至被传承使用了几百年直到明治时期。时至今日,滋贺县甲贺忍术博物馆内还收藏有数件忍者装备的锁子甲。

滋贺县甲贺忍术博物馆藏,忍者锁子甲

在战国中晚期,还有一些进行了进一步的烤蓝等热处理工序的特制锁子甲,有些锁子还会涂漆或煤黑,用以减少反光和磨擦,并提升锁子的耐久。经过这种处理的锁子甲在忍者和武士中一度非常流行。

在年度游戏大赏的获得者《只狼 影逝二度(Sekiro:Shadows Die Twice)》中,主角的战斗假肢——忍义手外侧,就覆盖了带札甲片和加强铁条的鎖帷子

尽管融合了外来技术的日式铠甲在战国时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随着火绳枪在日本战场的普及,精良的铠甲对于降低部队伤亡的价值正在徐徐下降。在长蓧合战中,装备着精良铠甲的武田骑兵也在栏马杆面前败下阵来。历史的车轮正在缓缓向前,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1585年,丰臣秀吉受封关白,1590年,秀吉包围小田原城后击败北条氏后,割据日本东北部的大名亦悉数降伏,这个继承了织田信长胜利果实的男人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壮举。这让受尽了战火蹂躏的日本列岛似乎终于到了刀枪入库的和平曙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许多武将都认为自己获取的封地太少,不符合自己的付出。战国后期为了补充部队所作的大量册封亦导致很多武士缺乏耕地。但日本就这么大一块地,也没有更多的土地进行册封。为了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准备后,丰臣秀吉于1592年下令侵朝。日本也由此开始了第一次对外侵略扩张。

而作为东亚秩序的创立者和守护者的中国,自然不会对这个刚刚才完成统一的弹丸小国的侵略行径无动于衷。为了帮助朝鲜王朝保护自己的土地,明廷决定出兵朝鲜。就这样,两个都在吸收西方武器装备技术的东方国家,在朝鲜半岛发生了一轮新的碰撞。而这轮碰撞的结果,亦改变了日本甲胄和国家的发展史。

部分资料引用自——东京艺术大学釘屋奈都子《室町時代末期から江戸時代の鎧に用いられた鉄鋼材料の製作と加飾》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尤金少将、SuupaSL_JZ,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