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94篇 从振动的观点看《黄帝内经》的内核

 同人王皓宇 2021-12-24

《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提到最高频率的字眼可能就是“气”。用现代词语来看,“气”最接近“能量”的概念和内涵。我们经常的感受身体有没有“力气”,说话有没有“气”,感觉提不上来“气”等,实际上,感觉非常接近能量的概念和内涵。
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气”。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是一直在持续相互转换的。比如,水经过加热后变成水气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而水气凝结成水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地球上的植物因吸收太阳光而形体长大;植物被燃烧,或者人体食用了植物果蔬又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
我们看到的白色可见太阳光实际上由红、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七种光本质上是因为振动频率不同而已。红色光频率低、而波长较长;紫色光频率高、而波长短。我们经常收看电视、听收音机,不同的频道之间并不会相互“打架干扰”,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同的频道只“接收”固定的频率波段。
从能量的角度看,世界上一切的物质都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特点和特性,声音、光、波动、颜色等能量因为振动频率不同导致了属性和特点不同。
我们时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即使过去了很多年,很多年前一个老朋友熟悉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时,我们依然会在瞬间通过他(她)发出声音的特点(频率,波段)判断出这个人是谁。世间万物皆是振动和有其固定的频率,人体也如同电视的调频器或者接受器,特定的位置会接受到特定的频率。特定的振动频率和自己“频率”相同的事物引发“共振”。
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理解中医的“归经”理论。所谓“归经”,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往往会沿着特定的路线和部位去例如,我们吃下去大蒜,感觉大蒜的味道主要往“心”的位置去,而并不会发散到全身;我们吃下去大葱,大葱的味道主要会朝着鼻子去;而辣椒的范围则作用很大。这个原理很像空气中传播不同的电磁波接受到不同频道的原理。《神农本草经》经常提到的药物“气”,实际上更接近药物本质的物理特性(振动频率和本质特点),这个特性,比西医化学分析看到的特性更全面和更精准。《黄帝内经》提到的“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从振动和“频率”的角度看,不同的味道的食物会在人体特定的“接收部位”产生共振。
将这个原理推而广之,不同药物不同的“气”,实际上是不同振动频率的波段而已。从能量的角度看,“气”凝聚后就会产生成“物质”。一般说来,物质的质量越大,振动频率越小。越接近无形的“能量”,振动频率更高,则越偏于运动属性,即中医说的属性越偏于“阳”;物体的振动频率越低,则越偏于相对静止属性,即中医说的属性越偏于“阴”。
从振动和能量的角度看,人体的五脏六腑实际上是一系列不同振动频率波显化出来的物质形态。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王唯工先生在《气的振动》一书中通过实验验证到: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确有其固定振动频率的谐波。质量最大、最“实心”的肝脏振动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波长从长到短(频率从低到高)的依此排列顺序依次是肾、脾、肺、胃、胆、膀胱、大肠、三焦、小肠。
所谓“一切法唯心造”,佛法揭示的其实也是科学论断。“心”是人体发出各种意识流和情绪的指挥系统如同广播电台集中发射了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心不仅通过泵射血液和五脏六腑发生联系;而且通过“共振”作用和五脏六腑直接发生关系,肝接受到了怒气的“频道”、肾接受的是恐惧的“频道”、脾接受的是思虑的“频道”,肺接受的是忧虑的“频道”…….。心(内心的感受和情绪)对五脏六腑的指挥通常是直接和瞬间的,心情会很快作用到脸色和血脉的变化。这个原理,更接近于共振的原理。
《神农本草经》在描述一味中药时,主要从性、气、味、归经的角度去描述。性可以理解为特点,药物的特点更接近于现代的基因学说。药物的形象,生长周期主要是由基因决定,而非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只反映了浅层次;气反映了能量层面的特质;味反映了物质形态方面的特质;归经反映了药物特定的“波段”,和应该去到人体的地方和部位。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当中。运动的本质就是振动和波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而言,主导因素就是太阳光的波动,以及自身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在不同的黄道面位置产生了不同的振动,振动会发出声音。因此,《黄帝内经》又经常用五种声音“角、徵、宫、商、羽”来表示五行的运动。实际上,对于人类而言,最大、最美妙的旋律就是地球振动的旋律。自然界的鸟语花香、山川河流所发出的天籁之音,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地球振动的声音。
由此类推,其实我们看到的不同颜色、听到的不同声音、触摸到不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实际上都是波动和振动所致。从本质来看,阴阳也是一体的,仅仅只是能量的“浓缩”和“释放”状态。所谓的“五行”,也仅仅是阴阳在循环运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五种状态。在现代的科学语境当中,五种状态都是变化的振动波;因此,不同的波段和频率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呈现出不同色彩,显现出不同的形态,等等。从共振和频率的角度看,世界就是由“信息”构成的。“信息”的“输入”会对物质的属性产生影响。我们会深刻理解到:为什么用接近原始的方法,用稻草做燃料、陶艺做厨具,饭菜的味道会更香;为什么用纯手工的方法烹饪的食物会更有味道;为什么很多中药炮制的工艺过程不同会导致性质不同,实际上也是有了新的“信息”的输入……..,这些“信息”的输入,均是从化学成分的层面无法看到、分析到的。
人类产生于自然,实践证明:人类和越接近自然属性的东西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熟悉感,越能产生“共振”和“共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的知识和感受很多来自于过去的经验,过去的读书教育,生活上经历的酸甜苦辣等这些“信息”以及心理活动等,在现代医学物质诊断层面依然无法识别出来,但的确会对人体的健康和很多方面产生影响。
在《黄帝内经》产生的年代,人们并没有能量、数据、信息、频率、波动、共振这些词语、语言以及数理化这些模型;但是并不代表那时的古圣先贤没有类似的认知,相反,古圣先贤从宏观角度、从自然角度入手,反而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要害。现代科学和医学过多从微观、从局部入手反而容易陷入“不见树木,只见森林“的境地。由于文化和语境的问题,古人在使用的语言和语境上,使用了当时人们更容易理解的“气、阴、阳、邪、淫”等词汇,甚至有些词汇和其内涵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黄帝内经》的很多词汇和语境我们可能已经很难知道其真实的含义了。
中医这些年来被很多人诟病最多的是看起来不那么“科学”,可是,中医的确是在现代科学体系建设起来之前的一门自然科学。如果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有很多的病例(或者只有一个病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而且此疗效是西医无法做到的,那就意味着中医的真实内涵,必定有现代西医还没有了解的秘密。
我们用成语“缘木求鱼”来比喻方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意思。如同树木上不能找到鱼,要找到鱼,一定要先找到源头水。中医的源头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当中。首先要从这些经典中去找,还要从目前现代科学和西医没有的知识中去找。从过去人们研究中医的经验来看,用西医已有的知识去“证明”中医是否有效或者是否科学,显然是一条“缘木求鱼”的道路。
或许,我们应该尝试换一种思维,改变过去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的方式。用中医的理论作为指导,首先相信和承认他有大量的我们现代人无法认知的一面,以现代科学和西医为工具,这样,或许很快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