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21日,周楚清、梅墨生兰竹36幅

 国画兰竹 2021-08-21

  

  

  

  

  

  

  

  

  

  

  

  

  

  

​  

  

  

  

  

  

  

  

  

  


  

  

  

  

  

  

  

  

  

  

  

  

  


周楚清老师

个人简介

我爱幽兰吐异香,

剑身伴竹倚石旁。

年年送却严寒去,

笑与春风醉一场。

这首七绝咏兰竹诗,是画家周楚清先生三十多年前尘海俯仰感悟,诗言志,可见作者胸中豪迈,足睥睨黄白,笑傲红尘。简言画家楚清我友,六十年前出生于皖南绩溪县山村松木岭,故自号松木岭道人。

作品欣赏(一)

作品欣赏(二)

斯地古属徽州,人杰地灵、文化昌盛,徽学建筑、砖雕木艺、文房雅配以及新安画派等艺术形式,无时不浸润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先天禀赋、后天努力,数十年墨田耕耘,如今已收获斐然。然山中自乐,忘乎尘外熙攘,故人不知楚清,而楚清何悔。

作品欣赏(三)

楚清平生痴绝诗意兰竹,惠其生命,赋其超然,续写千古文人画这一题材,旨在承绪古之君子遗风,寄托幽思,淡泊名利,抒发情怀。楚清先生少年结缘于萧龙士先生并入其门下,人品和作品深得老人赞誉,在其初期作品便题有“楚清画兰出手不凡'、“笔苍墨润大有可观'等评语肯定。名师鞭策,砥砺修持,慧性喷薄,道法自然。画家成长履历中,更不为师门所囿,先后迳取文同、梅道人、夏侍昭诸前贤之精髓熔铸一炉,卓然标格当代。遍览我省近代善兰竹且成就斐然者寥若星辰,在肖龙士、吴皖生、黄叶村、张建中等诸君之后,安徽画坛于写意兰竹且能发扬光大者,我以为,惟楚清扛鼎也。

作品欣赏(四)

作品欣赏(五)

作品欣赏(六)

中国画一般不长于宏观表述,往往聚焦于画家胸中意象,通过天人合一形式,表达作者心境。传统虽有迹可循,但又当法无定法。楚清先生正是遵循着这条道路。通过多年的实践,心手双畅,成竹在胸,在传统的技术上寻求突破,不墨守成规师古自缚,而是别开洞天。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娴熟技巧下,未曾沾染任何俗气、迂腐气、油滑气,作墨竹时,意在笔先,如书狂草,抑扬顿挫,节奏自然,优美流畅。真是听的醉的音乐,看的痴的舞蹈。高超的美仑美奂翰墨内涵,直教观者透过其画窥其高远情怀;另其笔下韵兰,幽香淡雅,超凡脱俗,似蝴蝶展翅,飘逸灵动,顾盼多姿,书卷气充盈满纸,花叶间性灵顿显。一句话,其作品风骨清高,疏密得当,阴阳互生。婆娑可爱,不仅体现了中国画的美感和生动性,且给人以一种正能量的真善美。


作品欣赏(七)

楚清先生虽刚届花甲,但其谦逊执着态度,撑起云帆直济艺海,探索寻觅最符合当代审美之情结。深受同道的我深感敬佩,化用古人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赠送给周楚清先生。

——二零一八年中秋节张煌辉于灯下

作品欣赏(八)

作品欣赏(九)

荣誉证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