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岁男子晨跑时突然离世,注意这3个细节,让你的跑步训练更安全

 悠米爱健身 2021-08-21

大家好,我是悠米爱健身。

现在跑步锻炼已成为一种大众运动,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跑步结束之后再自拍一张美图,然后配上文字:今天跑了10KM,感觉瞬间轻松许多。许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大家都乐此不疲。

可是就在今天,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一位男子在早晨跑步时突然倒地,医护人员尽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无力回天,这位跑者年仅42岁就离开了人世,不得不令人惋惜。

有网友就质疑跑步的效果,有人说走路更好,也有人说被吓着了,还有人说早上跑步感觉呼吸困难,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这不是正式马拉松比赛,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个例,你不能说跑步就有害健康。因为很多人通过跑步减肥成功、体能增加、而且精神状态变得更好了。

对于业余跑者,如果你准备进行晨跑训练,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确保睡眠质量

晨跑训练的时间通常在8点之前结束,最佳时间段应该设定在6点-7点之间,太早容易犯困,太晚了又会耽误工作。如果在夏天,可以提前30-60分钟。

你的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晨跑训练状态。

如果在晚上12点以后休息,早晨5点就起床,睡眠时间只有5个小时,第1公里就会非常累,会有呼吸急促、头重脚轻、胸口发闷的感觉,没过多久就会大量出汗。

严格来说:成年人至少要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且要在11点左右就要休息,超过12点之后就属于轻度熬夜,超过凌晨2点休息就属于重度熬夜。睡眠时间低于5个小时就不适合晨跑,低于3个小时晨跑就会有晕倒的风险。

对于经常熬夜的上班族,个人建议早晨还是多睡1-2个小时,改成其他时间段跑步会更安全一些。

2. 降低训练频率

有人为了减肥、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年轻,于是就坚持每天晨跑训练,到后期就逐渐演变成了攀比跑量,反正自己一定不能输,一旦今天没跑步就觉得落伍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保证每天都有饱满的状态,因为你要工作,跑步之后也需要恢复时间,同时还有各种变化,比如聚餐、临时加班、身体不适等等,遇到这些情况只能暂时休息,而不是继续跑步。

尤其是新人,如果一开始就每天跑步5-8公里,用不了半个月就会很累,膝盖、脚踝等部位还会磨损。上次有人连续跑步5天时间,膝盖就出现了问题,结果走路都很困难,这就是训练频率太高、随意跑步的结果。

如果你不是职业跑者,个人建议隔天晨跑1次,每次5-6公里即可,这样每个月训练15天。

空闲的时间可以去做俯卧撑、深蹲、卷腹等徒手动作,还可以练练瑜伽,这样综合训练效果更好,整体还比较轻松。

3. 跑步速度不要太快

很多人跑步都会带上手机,听着App里面的报数,这样就知道自己跑了多少公里、每公里耗时多久。也有人会配备运动手表,上面会显示公里数、配速、步数、心率等各项数据。

无论你使用手机还是运动手表,它们只是辅助工具,关键还在于“跑步时的训练感受”。

如果你在跑步中呼吸平稳,感觉非常轻松,用5分的配速还笑容满面,说明你自身可以适应。

相反如果你在跑步中大口喘气,还有恶心呕吐的反应,用6分的配速都觉得很难承受,说明这样的速度太快了。

晨跑训练每公里的配速,建议设定在6-7分钟左右,觉得不舒服就再增加半分钟-1分钟。

最后要说的是:

任何一项运动都有风险,不能因为某些个例就全盘否定跑步,只有不会跑步的人。

如果原本就有身体不适和关节问题,建议你还是先做个全面体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你觉得晨跑训练轻松吗?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呢?欢迎各位留言评论——悠米爱健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