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遇见了非遗

 摄影说事 2021-08-21
(之16)

大学生遇见了非遗
马寒冰/撰文
马秀华/摄影

方城石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庆和马寒冰在一起

河南省南阳市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南阳文化,更是向人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精彩华章。身为大学生的我,深知传统和保护是具有历史感的记载,而发展和前行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里,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但现在很多项目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这些古老的传统,在面对现代文化时,都是弱势群体,不保护就会消亡,因此,保护非遗迫在眉睫。带着这样的紧迫感与危机感,2021年8月18日我和爷爷来到了南阳市方城县深入了解方城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国庆手把手教马寒冰雕刻石猴

在这次了解非遗之旅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方城县的石猴。在方城县,我们见到了“方城石猴的国家级传承人”——王国庆老师,据王国庆老师介绍:方城石猴起源于北宋末年,那时候,金人入侵中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大批民间艺人随从皇室贵族们仓皇而逃。他们一路风尘,辗转流落到了南阳盆地方城县境内。这些民间艺人靠山吃山,很快找到一条谋生之路:依据当地石质特点与传统民间习俗创造出“方城石猴”。随着历史的推进,石猴在清明时期达到鼎盛,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这项技艺就慢慢被传承了下来。

王国庆给马寒冰传授石猴背后的文化

在爷爷午休时候,我有幸请到王国庆老师为我展示如何刻支石猴并进行了简单的尝试。在亲临现场观看如何刻石猴前,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要重复的刻一群一模一样的东西,现在科技那么发达,3D打印可以更高效的完成这项工作。但是观看了王国庆老师的刻制现场后,我才明白我原来的想法是多么可笑。每一个猴子的完成都需要经历制胚,打磨,雕刻,蒸煮,上色,晾晒,涂油等大大小小九道工序,缺一不可。每一个石猴都是作者一刀一刀刻画的,是作者对这块石头赋予了情感,是这一笔一刀给予了这块石头灵魂,这是现代科科技远不能达到的。

嘿嘿,我的石猴成功了

王国庆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很多石猴的样品:单猴,背背猴,吉祥猴,三面猴,马上封“侯”......这些石猴造型别致,刀法简洁,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它们个个栩栩如生,独具神韵,而且石猴又是“时候”的谐音,寄托着民间吉祥福瑞,好运好时的美好愿望。

两只手、老与少、传统与现代
然而,石猴背后蕴藏的文化
却是一脉相承

在石猴的发展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人们仅仅依靠贩卖石猴无法维持生计,一个艺人,一年仅能雕刻出不到300个石猴,一个石猴最贵也就几百块,这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小,所以很多年轻人宁可打工也不愿学习这门手艺,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这项技能,这项技艺面临着“失宠”和“失传”的尴尬处境,这也是王国庆老师现在所困扰的。王国庆老师坦言:尽管石猴制作艰辛且难以维持生计,但为了老手艺的传承,一家人都会想办法坚持,绝不能让祖上留下的手艺在自己这里断代。其坚定的语气令人动容。

记住了,王爷爷!

回来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在一百年,两百年之后,是否还会有石猴的传承人,是否还会有人记得在南阳市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艺人坚守着祖上的手艺,王老先生一家现在对于祖上文化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看,我开心吧,虽然很累

后来联想到了《三体》的结局突然就明白了——人类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最终都会灭绝,然而所留下的艺术以及生活方式,代表我们曾经为了改变而做出的努力,这也就是我们在历史长河里留下的遗迹。形式注定会死亡,但是精神永不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老旧的记忆,不是过时的审美,在它们的背后是民族的根和魂,而我们要做的是记录下它们的影象,以免后人想起时无迹可寻,对待非遗,我们追其根本还是要取其神,忘其形!

这,就是我的真实感想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