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赵俊峰评谈 2021-08-21

当代书坛丑书、乱书泛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丑书的定义,不仅书法爱好者无法说明白,就是专业的书论家对此也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样的是丑书?其实把当代丑书和古人的作品、经典书论一对照,就一目了然了。通过比较,可以这样定义丑书:学碑造作、无韵即为丑书。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汉碑 《开通褒斜道》

先谈造作,造作就是不自然。书法最讲究“道法自然”,原因很简单,自然之物没有不美的。现代草圣于右任就说:“一切顺乎自然——在动笔的时候,我绝不迁就美观而违反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你看,窗外的花,鸟,虫,草,无一不顺乎自然而生,而无一不美。一个人的字,只要自然与熟练,不去故求美观,也会自然美观的。”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于右任

丑书恰恰在追求不自然,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根据西方艺术形式美的规律,重新解读经典碑刻,然后人为地去设计点画、结体乃至章法。写出来的字尽管符合西洋美术规律,却失去了自然生动的观感,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字。对于这一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镛毫就不讳言,他就讲书法应该称为艺术书法或者书法艺术,将人为的设计、摆布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难怪,美院最早接受西洋艺术思想。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汉碑《石门颂》

书为心画,古代像汉魏碑刻一类的稚拙书风,实际是古人的真情流露,而不是设计、摆布出来的,也就是自然书写。现代人学养不够,硬要去学这种形式,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从学养性情、自然书写这个角度来说,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东施效颦的结果就是沦为丑书,而自认为高级。实际上,从书法西洋艺术化的那一刻开始,就背离了“道法自然”的原则,尽管丑书披着传统的外衣,也难掩西化的本质。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魏碑

再谈学碑无韵。传统书法是讲神韵的,神韵的产生有赖于书家的修养和学识,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一个人的内在学养到了,气质自然产生变化。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字必然不同。清代书论家刘熙载,将人与字的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他在《书概》中就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字如其人,人的气质不一样字自然有一种不同与常人的神韵,所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作字先作人出自傅山的诗

当代的碑派书法,在创新的驱动下,大量吸收西洋美术形式美的理论,以此解读汉魏碑刻,将这种正大、古拙的汉字,单纯理解为形式产生的效果。不去探究形成这种气象的背后原因,不在学养上同步下功夫,一味地去模仿形式,实际是在拼凑形状,与古人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字形完全是两个东西。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于右任作品

就如同给一个人塑像,就是再像也无法同真人的感染力相比,主要原因是不能尽得真人的精神、气质。而这个“神气”之重要,甚至可以作为是不是书法的评判标准。宋朝大书法家苏东坡就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折阙一,不成为书也”。丑书失去了汉魏碑刻的古拙气质,严格意义上都不算书法了。如果模仿的碑刻比较规矩还好,一旦长期模仿一些生僻的民间造像,只有夸张的形态,而无精神气质,给人的感观一定是奇丑无比。

古人写不丑,今人写不拙,学碑失去神韵必然丑

苏东坡作品

丑书之所以丑主要是这两个原因,不用看形式,只要把握自然和韵味这两个指标,丑书便无所遁形,也就是开头说的:学碑造作、无韵即为丑书。丑书是书法创新和西洋艺术化的产物,与书法宗旨背道而驰,应该归于绘画,或者叫艺术字,这才实至名归。艺术字比美术字高级一点儿,不过两者同源,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专门论述艺术字与美术字。

同不同意我给丑书下的定义?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起讨论。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