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症状的高尿酸更可怕?医生:记住三招降尿酸,事半功倍

 gxloking 2021-08-2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需要干预吗?答案是肯定的!

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数据,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高达13.3%,近60%是18-35岁年轻人。

我们所熟知的痛风就是高尿酸血症长期控制不好的结果,而它还只是高尿酸血症危害的冰山一角,无痛风的高尿酸血症可损害多个靶器官!

高尿酸血症的四大主要危害

(1)关节病变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已存在尿酸盐沉积。沉积于关节,可造成骨和关节功能受损,关节炎反复发作,可引起关节严重破坏,永久畸形。

(2)肾脏病变

一项纳入13项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血尿酸水平每升高1mg/dL,新发慢性肾病的风险增加6%。

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导致肾血管及肾间质的损害,引起尿酸性肾病、肾结石,增加肾衰、尿毒症风险;如果沉积在尿路,则形成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泌尿系梗阻可导致肾积水,影响肾功能。

(3)血管病变

高尿酸会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慢性心脏病、脑卒中,增加心衰、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发生风险。

(4)胰腺病变

尿酸增高会导致葡萄糖利用低下、促炎反应,从而损害胰岛 β 细胞,降低胰岛功能,导致糖代谢紊乱,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风险。

那好好的尿酸,怎么就高了呢?尿酸升高的因素又多又复杂:

哪些因素会导致尿酸高?

(1)果糖摄入多

年轻人体检发现尿酸升高不在少数,这与他们喜饮奶茶脱不开干系,这些饮料尤其含果糖。果糖进入细胞内被迅速磷酸化,导致ATP耗竭,从而增加嘌呤代谢酶的活性,促进尿酸的产生。

同时,果糖还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异常,从而减少尿酸排泄。

(2)久坐、肥胖

年轻人以学业为主,久坐,易导致肥胖。

糖、脂、尿酸的代谢相互牵制,脂肪细胞上有黄嘌呤氧化还原酶,促进尿酸升高;

尿酸升高促进炎症,促进氧化应激,导致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又反过来促进成脂。

(3)重度饮酒

过多饮酒加速ATP在肝脏的水解,加速尿酸的生成;可诱发糖原异生障碍,导致血清中酮体和乳酸积聚,从而抑制尿酸排泄;还可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从而升高血尿酸浓度。

此外,一级亲属中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高嘌呤、高脂饮食,高龄,存在代谢异常性疾病(糖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等)、肾脏疾病,也属于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

发现尿酸高,饮食干预很重要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2020 年)》建议,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高尿酸血症患者膳食指导:

(1)避免吃这些食物

  • 鸭肝等动物内脏;
  • 鸡胸肉,浓肉汤、大骨汤;
  • 扇贝、牡蛎和基围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
  • 河蟹,沙丁鱼;
  • 啤酒、白酒、黄酒,可乐、雪碧、橙汁、苹果汁等富含果糖的饮料;
  • 紫菜;
  • 黄豆、绿豆,豆粉;
  • 干猴头菇,干黑木耳。

(2)以下食物尽量少吃

  • 鲈鱼、鳗鱼、鳕鱼、草鱼、黄花鱼等鱼类;
  • 牛(包括牛肉干)、羊、猪(尤其是后臀尖)等红肉;
  • 红酒,苹果、龙眼、荔枝、榴莲、柚子、柿子、梨、香蕉、山竹等高糖水果;
  • 精白米面;
  • 腐竹,豆皮,红小豆,豆腐。

(3)建议多吃它们

  • 白菜、生菜、油麦菜、焯过的菠菜和苋菜等新鲜蔬菜每日500g;
  • 柠檬、樱桃、橄榄、草莓、桃子等含果糖较少的水果;
  • 低脂乳类及其制品每日300 ml,饮水每日2000 ml;
  • 蛋类每日1个,不含糖苏打水,小米、糙米、燕麦等杂粮,豆浆。

合理用药不排斥

2020年的相关指南建议,血尿酸水平 ≥ 540μmol/L时,应该开始降酸药物治疗。若有下列合并症之一应开启降酸治疗:

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损害 ≥ CKD 2 期,血尿酸 ≥ 480 μmol/L 。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 版)》推荐别嘌醇或苯溴马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酸一线用药。

别嘌醇低剂量(50~100 mg/d)起始,可减少治疗初始的胃肠不适,也可规避致命性超敏反应。每 4 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

促尿酸排泄类药物以苯溴马隆为代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

如果尿酸浓度在肾脏和尿路里过高,过饱和后会形成结晶,引发尿路结石,所以,在服用苯溴马隆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得少于2000 ml。

HLA-B*5801 基因阳性者禁用别嘌醇,此时可用非布司他。

不过,2019年美国FDA增加了非布司他增加心血管风险事件的黑框警告,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经过医生的评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