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库人物】丁家房镇李鉴修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1-08-22

李鉴修

李鉴修,1935年3月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帮牛堡子村人。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机械系学习。
1960年7月,李鉴修于东北工学院机械系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1960年7月至1965年3月,在东北工学院机械系任助教。1965年3月至1984年8月,在轻工部沈阳东风机床厂任技术员、技术科科长、总设计师,1979年被评定为机械工程师,198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88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8月至1995年6月,任沈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沈阳市离退休专家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李鉴修的社会兼职有:中国科协辽宁省轻工业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二轻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95年6月退休。
1965年以来,李鉴修一直从事轻工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工作。为满足全国轻工系统更新机械设备的需要,国家轻工部先后给沈阳东风机床厂下达了生产T68镗床、C5112A、C5116A立式车床和CW6163普通车床的计划。在20世纪60年代,沈阳东风机床厂缺乏加工大型设备零件的母机。为早日完成生产任务,李鉴修团结全厂科技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生产前的技术文件。李深入车间,和工人一起采取“蚂蚁啃骨”等措施,解决了大件加工的难关,并充分调动全厂的积极性,完成了国家计划,使CW6163车床批量生产600多台,满足了全国轻工系统的急需,为发展轻工业生产做出了贡献
1969年,国家轻工部向东风机床厂下达自行设计并生产加工直径400毫米、长度1000毫米普通车床的任务,以甩开苏式“1A62”型车床的框子。当时国内使用的车床全是前苏联的1A62型,在业内普遍存在依靠苏联、崇拜苏联的思想。作为总设计师的李鉴修接受任务后,带领技术人员,研究多年的经验,充分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CG6140型车床样机的生产。该型车床与苏式1A62型车床相比,具有结构新、重量轻、动力小、操纵方便等特点,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经国家验收合格,达到了轻工业部的要求。该车床投产后,一直生产到1981年,共生产2000余台。
1976年,李鉴修受轻工业部的委托,负责设计一台“民用剪刀刃口磨床”。当年,国内最大的剪刀生产厂有杭州的张小泉剪刀厂、北京的王麻子剪刀厂,其剪刀刃口的磨削全是传统的人工水磨法。该种磨削方法,工人干活又脏又累,既浪费水,又污染环境。为改变上述传统的方法,李鉴修负责研究、设计新磨床。经过3个月的时间,设计出台全自动的剪刀刃口磨床,并于同年在苏州召开的设计审定会上获得与会专家的鉴定通过,之后又被国家轻工业部通过验收。李鉴修设计投产的新磨床,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剪刀生产增加了新设备。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轻工业进入了全面调整阶段。企业生产任务不足,部分企业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李鉴修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沈阳市内的轻工企业,调查研究,寻找新产品。在调查中发现沈阳市地毯厂清洗羊毛全靠人工,工序落后,便组织科技人员设计成套洗毛设备。完成了由喂毛机、洗毛机、烘干机、炭化机组成的联合洗毛机组。产品设计后,经轻工业部批准,投入生产,共生产出25套,供给国内25家大型地毯厂使用。
李鉴修还多次组织省内同行专家,深入到轻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和学术交流。1979年,李鉴修在辽宁省第一届轻工学会上,发表了题为《高速热合机传动功率的确定》的论文。1982年,在辽宁省第二届轻工学会上,发表题为《金属喷镀技术》的论文。上述两篇论文均被评为辽宁省轻工学会优秀论文。1986年,李鉴修参与筹备东北三省及内蒙东四盟经济技术交流交易会,并率领沈阳代表团参加大会的交流、交易活动。沈阳代表团参展成果的质量和成交额,在参展单位中均列第一。沈阳代表团被评为优秀展团。
多年来,李鉴修曾多次率领沈阳的专家,深入“三辽”地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在技术咨询服务中,本着“办一个,成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扶植所到地区因地制宜地建厂,安置劳动力,使当地的土特产品及时加工、就地增值,为发展“三辽”地区的乡镇经济和扶贫致富做出了实际贡献。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