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落到德国的十大中国文物,命运多舛、令人扼腕

 文旅小胖 2021-08-22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流落于德国的文物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如果加上私人藏品,总量应50万件以上,其主要来源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抢得,以及20世纪初借考古为名从中国盗得。
然而,德国收藏这些文物的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几百幅壁画损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余幅壁画全部化为灰烬,近300尊塑像毁坏了一半。下面就对流落到德国的十大中国文物进行盘点。

1. 商青铜钺

这件青铜钺高30.4厘米,刃部宽35厘米,重量4.8公斤,青铜质地,造型呈扁平状,分量较重,弧形刃口,腰微束,肩脊凸起。这件青铜钺的独特之处在于两面的人面造型生动立体,在耳部和嘴部运用镂空技术,穿孔透雕,做工非常精细。这件商代青铜钺与山东青州出土的2件商代青铜钺均属于商代“薄姑国”的遗物,上面的人脸纹饰是守护“薄姑国”的神灵,象征着神权相授、天人合一。相传“薄姑国”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的后裔,活跃于山东的渤海、济水一带,是商代晚期的东方大国,国都“薄姑城”(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后来因为参与西周初年的“三监之乱”而被周公率兵攻灭,故土成为齐国的一部分。此器在1962年从香港收藏家陈仁涛处购得,现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此器造型独特,造型精美,经历了商代“薄姑国”的辉煌,又经历了风霜的洗礼、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是商代青铜器中难得一见的瑰宝。

2. 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

此碑又称《沮渠安周造寺碑》、《沮渠安周造像记》,夏侯粲撰文,隶书,存22行,行47字,北凉承平四年(445)刻。北凉王朝为401年沮渠蒙逊所建立,统治范围主要为甘肃省西部,439年被北魏所灭,所剩残余势力逃至高昌一带,460年归于柔然政权。由此可知,此作乃高昌北凉之产物。沮渠安周为北凉建立者沮渠蒙逊第十子,碑文颂扬其尊崇佛教建造佛寺的功德。此碑为隶书,但已具楷意,主用方笔,横笔两端多呈锐角并向上翘起,笔画挺拔,锋芒毕露,结字稳健中具有活泼气氛,和《爨宝子碑》有相近之处。清光绪八年(1882)出土于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1902年,格伦威德尔率领的德国第一次吐鲁番探险队盗运到柏林,存于民俗学博物馆。光绪三十二年(1906)端方赴欧时拓以完本;拓本纵132.2厘米,横85.8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碑出土时即残,在运往柏林途中又不幸断裂为二,二战之后不知去向。此碑文辞高古,典雅娴熟,碑文字体介于隶楷之间,上承居延武威汉简、汉碑及晋人写本,下启龙门造像及北魏诸碑,提供了汉字由隶变楷的来龙去脉,是迄今甚为少见的北凉石刻,是研究北凉书法和北凉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3. 唐《回鹘高昌王族像》壁画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的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崖壁上,始凿于南北朝后期,经历了唐、五代、宋、元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现存洞窟编号83个,其中有壁画的四十多个,壁画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本世纪初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这幅壁画原处于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中堂的前壁北侧,供养人为回鹘三位王子,他们的服饰大致相同,只是红袍上的绿色图案有些差别。最右侧的王子长着络腮胡,更靠近石窟的中心位置,其地位应更高一些,他的姓名榜题也是唯一完整的,用回鹘文书写。据考证,这个家族在吐鲁番一带统治了很长时间。本世纪初被德国的勒考克等人从新疆伯孜克里克石窟剥去。1904-1905年间被德国吐鲁番探险队获得,曾藏于柏林,毁于二战空袭。此壁画保存较完整,人物服饰雍容华贵,富丽多彩,人物的衣着和绘画风格显然有浓厚的中原盛唐文化特征,绘画艺术水平相当高,是极为罕见的回鹘高昌王子的形象资料。

4. 唐《回鹘高昌王后供养像》壁画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像,这幅高昌王后供养像位于20窟主室前壁。王后身穿茜色窄袖通裾襦裙,领口刺绣卷草纹。两鬓盘起,头顶戴船形冠,发髻上插满钗环,两耳还各戴一只垂肩的金耳环。在她们的脑后垂有一条长长的红色绢绳,几乎垂地,很有特点。画面右上方有回鹘文榜题“此是高贵的王后之像”。1904-1905年间被德国吐鲁番探险队获得,曾藏于柏林,毁于二战空袭。此壁画绘画技艺精湛,人物服饰雍容华贵,王后的衣冠服饰完全袭用漠北时期回鹘可敦的服装,对于研究回鹘高昌王室服饰提供了珍贵资料。

5. 唐《僧都统像》壁画

所谓“都统”之称,是指唐代高昌回鹘王国的最高僧官。这幅高昌回纥时期的壁画原位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9号窟右甬道口的左壁,三位紫衣僧人画像上分别有汉文和回鹘文的“智通都统之像”、“进惠都统之像”、“法惠都统之像”等文字。壁画用意或表示向佛引荐供养人,或即此洞窟的主持建造者,其人物造型、衣着都是汉式的,绘画风格也是中原的。1904-1905年间被德国吐鲁番探险队获得,曾藏于柏林,毁于二战空袭。图片是勒柯克于1913年出版的德文图书中的插图,这是唯一存世的珍贵资料。此壁画人物画面清晰、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具有明显的中原绘画风格,堪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精品,可惜原作已毁于二战。

6. 五代《誓愿图》壁画

《誓愿图》主要是指柏孜柯里克石窟第32窟、第23等窟释迦牟尼佛于前生供养诸佛的佛立像图,有人称之为《说法图》,也有学者称之为《供养画》。誓愿图是由来自东、西方和叙利亚的画家在十至十一世纪期间创作了这组佛教壁画。壁画是在日晒砖墙上涂上掺有植物纤维的石灰土,用青金石、氧化铜、朱砂、金箔等作为颜料绘制而成的。图像大都袒右肩立佛,通身背光,有头光,旁有弟子、菩萨、天王及供养人围绕。有的还画有骆驼、驴、马及房舍、园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首都柏林遭受了盟军的空袭,巨大的誓愿图没有来得及转移,全部毁于战火之中。此壁画画面大都呈红色基调,绘制细密,人物造形及服饰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是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精美壁画的代表作,是已消失的绝世壁画精品。

7. 北宋汝窑笔洗

此器高3.4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9厘米,保存完好,是一件900多年前的罕见汝窑青瓷洗。器底部有细小的芝麻钉痕三枚,釉面十分细腻柔和。与韩国瓷器相比,釉面成色更好。如果仔细观察,能够看到它呈现出非常美丽的天青色,且釉面上布满了晶莹清澈的冰裂纹。件器物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源自朝鲜的高丽青瓷。1913年由德国医生购藏于中国,1927入藏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此器品相完好,釉光莹润且呈冰裂纹(双重贯入),器型典美雅致,属汝窑瓷器中的上品,不仅是德国首次发现汝窑瓷器,还是目前已知存世的第88件汝窑藏品,意义非同一般。

8. 南宋建窑兔毫盏

宋人崇尚斗茶,以茶汤面上浮起的白沫多且持久者为胜。用黑盏来盛茶便于观察白沫的状况,因此黑釉茶盏大受欢迎,特色鲜明的建窑兔毫盏应运而生。此盏高7.2厘米,口径12.2厘米,阔口,窄足,弧腹,口沿扣银,底釉青黑,兔毫细密清晰,呈黄褐色,施半釉,底部露胎,胎色偏褐是因为气氛先还原后偏氧化。浅圈足,有「卅」字底款。传世品,现藏于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此器釉水肥厚,有釉泪垂下,为典型南宋束口盏,在宋代为点茶斗茶之用,是宋代时期最为常见的珍品,品相完好,兔毫清晰,是一件宋代上等茶具。

9. 清郑燮《墨竹图》

此图纵176厘米、横88.6厘米,完成于1757年,属于郑燮的晚年作品。这幅画绘有修竹数竿,长短不一,左倾右斜;其中竹叶朝向不同方向,使画面整个灵动起来。用笔遒劲圆润,在平稳中寻求变化,可见墨迹的浓淡变化,拉伸了画面整体的空间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竹子代表着高风亮节的意象,唐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寓意着淡泊名利、刚正不阿,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在创作手法上,郑燮主要借鉴了石涛等人的画法,笔墨纵恣,豪爽洒脱,不拘于章法,重在独创风格,由于与重视传统的古法不同,故被称作“怪”。在形式技巧上,对水墨的发挥和诗书画印的结合,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郑燮的独有画竹方法也给后人们留下了很大的借鉴。传世品,现藏于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此图用笔遒劲圆润,气象沉稳,墨色淋漓,天趣横溢,清劲秀逸,恣意苍劲,潇洒中寓自然,是一件体现出郑板桥墨竹艺术创作理论的佳作。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兴化市,旧属扬州府)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官山东县令等职。为人耿直,不事权贵,能书擅画,工绘兰、竹、石等。其画取法于明徐渭、清石涛等的大写意,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书法创“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以隶书体参入行、楷体而别有韵致,“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而名声大噪。

10. 清青玉“静宜园”印玺

此印通高8.5厘米,青玉质,方形,交龙纽,汉文篆书「静宜园」。面九点五厘米见方。附系黄色绶带遗失。印台四周阴刻乾隆皇帝御制《静宜园记》,叙述静宜园建造原委、过程以及命名由来。静宜园,即今香山,是位于北京西郊的清代皇家园林之一,与圆明园、畅春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合称「五园」。康熙皇帝于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在香山寺附近营造行宮,而乾隆皇帝于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始往游而乐之」,并于乾隆十年「就皇祖之行宫」,「添置若干区」,乾隆十一年建成,赐名「静宜园」,并御题园中二十八景。1916年费舍尔夫妇从北京一古董商处购得,现藏于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此印形制、材质、钤文书法和章法等与清廷内府制印的标准契合,应属清代皇家印玺系列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