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学期要当班主任,有点慌?五个策略助你底气十足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8-22
图片 

每到八月,随着新生入学,新一批班主任也开始上岗。不管经验与否,每一位班主任在接班前心里多少有点没底。
 
我是新手,我能胜任吗?
我是老将,我以往的经验还能奏效吗?
我性格温和,我搞得定学生吗?
我工作十几年,我还有耐心对待学生吗?
……
 
未知的世界总是兼具担忧和无限可能。上岗前,班主任主要有这样几种顾虑:

  • 担心自己不会做

班主任很容易陷入事务性工作而缺少整体思维。不同于学科教师专业培训,班主任工作没有系统指导,也没有教案、教参、课例可供自主学习。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是正常情况。
 
  • 担心自己做不好

班主任工作既要建班也要育人,即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双结合。面对中小学生层出不穷的成长问题,特别是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固定的做法可套用。做不好或暂时不能解决问题,也是正常的。
 
  • 担心自己无法兼顾工作和生活

这是班主任的现实困难。班主任岗位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应变性强。加上本身的教学工作,工作量无法通过简单的量化去衡量。老师也是普通人,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还承担着多重家庭角色,想要兼顾好,确实不容易。
 
基于此,老师们对班主任工作望而却步也是人之常情。
 
当新学期担任班主任成为既定事实后,如何从心里发慌到底气十足呢?我给出五点建议。
 

图片
接纳情绪,找到切入点 

班主任是教师的一种身份,也是一种更多维的角色。上岗前感到紧张或不安恰恰是老师们有责任心、在乎学生和班级未来发展的具体表现。
 
不妨做一下这道选择题:

“当我知道自己要做班主任后,什么时候我最紧张?”

A. 六月下旬,当学校找我谈完新学期班主任工作安排后
B. 暑假中期,当我开始准备新学期班主任工作后
C. 军训期间,当我陪伴学生参与国防教育后
D. 顺利开学,当我每天与学生接触后
 
你会选择哪个答案?我问过很多老师,选择率最高的是B。
 
恐惧来源于未知,因此“紧张峰值”就会出现在新角色的准备中。
 
再问自己第二个问题:

“我在紧张的情况下,能/想做点什么?”

▪ 也许你会想了解新生的情况,那就去翻阅学校发给你的学生档案,虽然资料不全,但可以初步了解;

▪ 也许你会想和家长做点交流,那就提前申请一个家长群,便于通知家长加入,前期互动;

▪ 也许你会想向学生和家长介绍自己,那不妨认真写一封信或者拍一个微视频,赢得第一印象,拉近彼此关系;

▪ 也许……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入点,满足你在班主任工作准备过程中的某种需求,在行动中调控自己的情绪,逐渐进入角色。

 
图片
认知自我,找准优势点 

新任班主任大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 阅读
读一些班主任工作的书,
觉得作者都很厉害。

▪ 模仿
借鉴书中或身边优秀班主任的做法,
效果却出现“水土不服”。

▪ 实践
做了一段时间班主任,
遇到了不少问题,
觉得别人都比自己适合做班主任。

“阅读—模仿—实践”这个成长模式反映出班主任的两个特点:责任感和学习力。有责任感的老师才会不断学习,想让自己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有学习力的班主任才会不断通过阅读和实践,快速提升经验值。
 
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为是忽视了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教师本人。
 
教育的场域决定了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家长不同、团队不同、地域不同……这些教育中的变量合在一起就导致了教育情境的不同。说到底,教育是因材施教,也是因境施教。
 
每一位老师都是宝藏,我建议大家先研究自己。下面的表格供你参考。
 
班主任个人情况分析
性格特点

师生关系情况

兴趣爱好

对教育的理解

学生时代

对学生的期待

学科特点

对自己的期待

选择上述任意一点,谈一谈它在你的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思考一下,你可能存在的不足

你有什么方法来补偿不足

(备注:可填写恰当的形容词完成前四行内容)
 
怎么使用这张表?我来举例说明。
 
假如一位老师在【性格特点】一栏中填写的是“活泼开朗的”,那就思考“活泼开朗”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优势。这类班主任往往“坐不住”,会有很多新点子、小创意,设计的活动深受学生喜欢,他们很容易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
 
如果一位老师填写的是“安静内敛的”,那就思考这个特质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怎样的风格。这类班主任通常情绪更加稳定,观察力更好,更愿意深入了解学生,详细分析问题的成因。他们很善于通过打造班级文化,行为世范,在倾听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再比如,我自己就在学生时代受到了几任班主任的积极影响,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引导让我体会到师生之间最纯粹的感情。所以我在入职前就期待自己可以像我的老师对待我那样对待学生,和学生亦师亦友,相互影响。事实证明,工作十几年,我和学生一直在共同成长。
 
这张表可以帮助你做好自我分析,更加理性地发掘自身优势,觉察不足。

表格的前四行完全可以用感性的方式,直观的去填写,写出真实的想法;后三行(三栏)则选择其中一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把找到的优势列成表格,做进一步分析。

我的优势列表
我的优势
我准备做什么
我计划怎么做















 
举例:
 
我的优势
我准备做什么
我计划怎么做
 
 
 
 
喜欢阅读
 
 
 
 
打造书香班级
1. 布置班级图书角
2. 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3. 组织班级课本剧表演
4. 策划“亲子共读”活动
5. 阅读成果展示(结合班级文化)
6. 创建《班刊》,收录学生作品
7. 邀请语文老师做阅读指导讲座
8. 设计“读写结合”系列活动
9. 评选班级阅读之星和书香家庭
10. 举行阅读之星经验交流会
 
你看,是不是很吃惊?围绕一个优势就可以生成这么多的内容维度。还不赶紧试试?
 
充分地认知自我,找准优势点,先聚焦再发散,班主任工作就轻松上手了。

图片


图片
他山之石,找足学习点 

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就会出现“知识空缺”,你可以辩证地看待自己想去尝试和需要补偿的地方。
 
比如,有的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很感兴趣,有自己的想法,尝试系统设计了一个学期的班会主题。接下来每节课怎么准备、如何调研学情、如何制定班会目标、如何围绕目标设计班会环节、用怎样的形式来达成等,就需要多参考成熟的班会案例。
 
再如,有的班主任分析自己经验不够,不能让家长很快信服,不足以获得充分的家校合力。那就可以重点关注家校合育方面的主题,分析家长的类型,考虑家长的需求,学习家校沟通的艺术,从而补足短板。
 
有针对性的学习,就会在实践中快速见效。
 
下面介绍三种我的自主学习法:

  • “思考—阅读”法

简单来说,就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阅读。
 
市面上有很多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籍。有的侧重班级叙事,有的侧重方法指导;有的夹叙夹议,有的理论详实。在阅读前,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解决什么问题,不然就会造成无重点的阅读。走马观花,读到故事就感动,读到理论就挠头。
 
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去阅读,我设计了一张《我的阅读指南》。

我的阅读指南
我遇到的问题
我的分析
我希望通过阅读达成什么目的
我的思考与质疑








 
举例:

我的阅读指南
我遇到的问题
我的分析
我希望通过阅读达成什么目的
我的思考与质疑
 
 
班委工作
不积极
1.缺少对班委的系统培养和指导;
2.班委的工作方式不恰当,与同学产生矛盾;
3.少数班委在班级里存在负面影响;
4.家长担心班委工作影响孩子学习。
1.学习班委培养的策略、原则;
 
2.对班委进行分岗、分项培训(参考案例或培训方案);
 
3.学习班主任如何与班委进行班级问题的沟通,加强工作方法的指导。
作者观点:
“采取学生自荐的方式产生班委团队容易造成假民主。”
 
我有质疑:
为什么会造成假民主?学生自荐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运用好《我的阅读指南》,带着分析和思考去阅读,与作者的想法和做法产生关联,发挥元认知在阅读中的作用。
 
根据阅读的目的,我推荐三种不同类别的书籍:

▪ 想要快速上手,关注实操层面,推荐阅读“热销书”,发挥“拿来主义”。
▪ 想要追本溯源,理清事情背后的原理,那就选择“教育经典”,常啃“大部头”。
▪ 想要专题突破,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或者关注最新鲜的话题,那就订阅“期刊杂志”或关注优质“公众号”。
 
“思考—阅读”法是最容易接触、随时随地学习的好方法。
 
  • “选择—讲座”法

班主任应围绕自身学习需求(目的),有选择性的听取讲座。

随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明确和推动,班主任工作迎来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讲座资源丰富。有公益性分享,也有知识付费型学习;有高校专家的理论前沿,也有一线名优班主任的经验提炼;有在线直播的,也有现场交流的。

资源过多,反而容易挑花了眼,最终变成每个主题都涉及,但没有一个主题学得透。班主任若想在培训中有所收获,提高学习力,就要对讲座进行选择。

我提供两种选择讲座的思路:

1.定人跟学,即选定某一个或某一类风格的班主任,跟着他(们)学。

不管是高校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班主任,每个人都特点鲜明,有各自的风格和倾向,有自己更为擅长的领域和秘诀。

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只有选择自己认同的、有共鸣的、精神契合的班主任,才能在讲座中更好的理解他们案例背后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四两拨千斤的妙处等,这样才便于借鉴与运用。

选定适合自己的班主任(或团队),跟着学,在他不同的讲座主题里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维度,形成班主任工作的网状系统。

2.定题研学,即选定主题(话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听讲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实践工作的问题或提升自己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艺术,这就需要进行专题突破。
选定自己的主题,从不同的维度寻找讲座内容。比如想要提升主题班会的设计能力,那可以听取专家关于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理论解读、策略指导;听取一线班主任的班会课例分享;听取班会优质课选手关于备课、磨课的过程思考。
螺旋式的突破主题难点,其他主题的讲座可以暂时不听,规划到后期的学习中去,形成班主任工作的点状模型。
 
“选择—讲座”法是让自己学得更聚焦、更连贯的好方法。
 
  • “互动—提问”法

班主任应在现场学习中积极互动,提出自己的困惑,获得有针对性的答疑。
 
不管是向身边的班主任请教,还是听讲座、阅读文章,我们都会在学习中关联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上,有共鸣强烈的地方,也会有不理解、不清楚、不明白之处。这就需要互动起来,提出自己的问题,以便得到进一步的解惑。提高胆量,学习就要主动。可以直接提问,可以参与互动,也可以通过公众号留言等方式联系到作者。
 
互动提问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加工,认真学了、思考了才会有自己的问题。这也会让分享者感受到被尊重和你的好学之心。
 
“互动—提问”法是提高现场学习力最便捷、最高效的好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分析自己的基础上,找足学习点,见贤思齐,就能较好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图片


图片
勾勒蓝图,找出目标点 

正如上课前要备课,上台前需预演,正式上岗班主任工作前需要对班级的发展规划进行畅想,勾勒出班级成长的蓝图。

勾勒蓝图其实就是初步制定班级发展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清晰的发展路径和带班策略。

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勾勒蓝图:

我理想中的班级
教室的物理环境

学生的精神面貌

班本的课程建设

班级的文化雏形

师生关系的具象

生生互动的场景

教师团队的合力

家校合作的样态

一年发展目标

两年发展目标

三年发展目标

终身成长的期待

准备实施的路径

 
通过各个方面的预设,班级发展规划逐渐清晰。

勾勒班级蓝图有三个好处: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筹划
大概率上大家都是被学校安排担任班主任(而非主动申请),所以工作初期被动接受的感觉会相对强烈。勾勒蓝图可以短时间内将美好的未来预想呈现于脑海,建立起情感链接,激发班主任“试一试”的冲动,从而降低被动感,主动筹划起班级的发展。

2.从无从下手到以终为始
建班初期千头万绪,一切待入正轨,班主任常常无从下手。想起什么做什么,今天搞班委建设,明天抓班级常规,搞得自己精疲力尽,但效果不明显。有了班级蓝图,就有了班级发展的终极目标,从目标倒推行为,就产生了具体措施。

3.从遍地撒网到要事优先
班主任的各项工作看似平行,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交集。比如制定班级公约,既是班级常规管理的依据,也是班级文化形成的重要路径。制定班级公约的过程会关联到自主管理、班委培养、班级评价、奖惩措施、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学生特点不同,班级文化不同,班级的发展阶段就不同。同样是起始年级,有的班级学生秩序感很好,规则意识就比较容易培育,班级很快走上正轨;有的班级因个别学生问题较大,影响班级整体常规,那班主任就要花大力气开展个别教育,相对进度要放慢。

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提前勾勒蓝图,做好规划,就可以做到要事优先,集中精力解决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目标感永远是激发内在动力的源泉,于师生均是如此。勾勒蓝图和实现蓝图的过程会形成班级文化。


图片
更新理念,找寻专业点 

班主任工作有其专业性。班主任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较好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综合知识,并运用在实践中。

班主任工作有系统的内容,若想把工作做得轻松,就要放眼全局。我试着用思维导图进行一些归纳,图中呈现的内容还远不够完整。

我的班主任工作图谱
图片

班主任只要坚持对上述内容进行专业的思考和学习,就一定能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带班特色。

找寻专业学习点,促成自己的专业化成长,班主任工作就能遵循规律,提升效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它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对学生和自己均会产生更为积极、紧密且深远的影响。

底气十足,才能心中不慌!五个策略助你做好岗前准备,开启班级经营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