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习国学经典才能生发孩子的学习志气?

 猫条山 2021-08-22

所以教育孩子就要养孩子的志气,而不是夺孩子的志气,

要让孩子“傲气不可长,志气不可夺。”

我们大家都知道,

毛主席在少年时代就写下了那首志存高远的七言绝句《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敬爱的周总理12岁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从这些伟人和众多做出大成就的杰出人物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

志气是成就人生的内驱力,志气是促使人自强不息的牵引力。

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他的人生即使没有大成就,但也不可能糟糕到哪里去。

因此,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孩子的志气生发出来,是我们做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生发孩子的志气呢?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志气”的含义。

“百科释义”上对“志气”的解释是指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志气”是不甘落后,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决心和勇气,是有理想、有信心的表现。

美国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的卡耐基讲过:“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我们常常会讲:那个人有志气!这个孩子有志气!

那么“志气”的外在表现是什么呢?

从大的方面讲,就是理想远大、目标明确、志存高远。

有志气的人,往往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不怕各种困难。

从小的方面讲,就是会独立思考、有上进心、有责任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我们在生活中稍微观察一下就会明白,

那些有志气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是不需要父母和老师操多少心的,他们有目标、有规划,

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做,因此做什么事都很自觉。

就像赖老师说的那样,佳佳由于从小读经典以及受父母的良好引导,志气被完全激发了出来。

上学后,她的学习从来都没有让父母和老师操心过,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这就是“志气”带给孩子的引领。

我们要想在孩子长大后做一个省心的父母,

就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去引导、培养、激发孩子的“志气”。

那么如何让孩子的“志气”得到生发呢?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黄帝内经》这段话告诉我们,要使孩子的志气得以生发,就是要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对待孩子,就是要多想办法给他们多一些正面的鼓励、激励,

少一些负面的批评。

一、要让孩子的志气在学习中生发。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讲:“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是不能增长知识,提升才干的。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志气生发也是从学习和模仿开始的。

我们大家知道,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是生而神灵的。

他们的模仿能力十分强,

他们是在学习和模仿中一步步长大,

孩子接触到的人和事物都会或多或少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

一个孩子如果他接触到的正能量多,他身上的正能量自然也会多;

相反,如果接触到的负能量多,那么身上的负能量自然也会多一些。

这点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验证,大家稍微仔细地观察一下,

您就会发现,一个很自私自负的孩子,相信他的父母心胸也不会宽广到哪里去?

一个喜欢抱怨、推诿责任的孩子,相信他的父母也是不怎么懂得“凡事反求诸己”的道理。

因此,我们要让孩子的志气生发,

从小就应该要让他们多读高能量的书、多接触正能量的事物、多结识正能量的人,

让孩子能够学有榜样、行有标杆。

前段时间我们全家利用暑假集中看了一遍电视连续剧《大舜》,这部电视连续剧拍得很好,

在带给我们很多感动的同时也带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感觉跟我们读的经典中有很多场景和意境都契合了。

比如里面对“仁德”和“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天下”等的阐释就和《易经》《大学》《中庸》以及《孝经》中的论述相同。

舜为什么能够被唐尧看中,而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许配给他,最后还把掌管天下大权的“共主”之位传给他呢?

这是因为舜的仁德和才干以及丰功伟绩感动了唐尧。

而舜之所以能成为那么优秀的人则是因为舜有一个十分伟大的母亲握登。

握登生下舜后,因部落的人听信巫祝女儿季好的谗言而把她们母子赶出部落,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

握登除了一个人克服千辛万苦把舜养大成人外,

还通过言传身教教给了舜仁德、孝心、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正是因为舜从小在母亲的身上学到了这些美德,

舜的“志气”也在母亲正能量的影响和引导下生发了出来,

从而使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毫无畏惧、自强不息地去解决,

最终成就了在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伟业和传奇。

大舜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会有“志气”,

“志气”就像农民埋在地里的一颗种子。

要使这颗种子能够破土而出,

生发出来,

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农民为它灌溉、除草、施肥。

如果任由“志气”的种子生发,它当然也能够长出来一些,但是受负面环境和贫瘠土地的阻挡、影响,它长得就可能很弱小,也可能会长歪。

孩子“志气”的种子要得到很好的生发,

需要多用正能量给予引导和激发,

这就是“生而勿杀”的道理。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志气”也是在模仿和学习中生发出来的。

我们让孩子的志气在学习中生发,那么应该怎样学习呢?

首先,我们应该要让孩子多读高能量的经典。

阅读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孩子从幼儿园特别是小学开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跟我们家长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但是阅读有深阅读和浅阅读之分,书籍也有能量高低之分。

我们给孩子的阅读还是应该要多选择高能量的书籍,多选择经典的著作,这样对孩子思维能力以及格局的形成和提高会有更大的帮助,对孩子志气的生发也将带来更多的营养。

一本书能够成为经典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检验的,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从小接触经典,阅读经典,

那么经典带给他的熏陶和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犹太人之所以优秀,与他们从小重视《圣经》的诵读是分不开的,

而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做出大贡献,拥有大作为的杰出人物,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也是从小都十分重视阅读经典的。

英国的文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让孩子多读经典,

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古圣先贤的智慧,

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所思所想和行为举止,

不知不觉之中这些古圣先贤的智慧和杰出人物的作为就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痕迹,

潜移默化之中就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和标杆,

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受到正能量的影响,

身上的“志气”也就更容易生发出来。

其次,我们应该要让孩子多结识正能量的人。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身边环境的影响,受到身边能量场的影响,

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我们年轻时上学的时候,我们的父母绝大部分应该都是这样告诫和叮嘱我们的:“在学校要多跟学习好、表现好、有上进心的同学交朋友,少跟不上进、调皮捣蛋的同学交朋友。”

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叮嘱我们呢?

就是因为希望我们能多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和引领。

前段时间回老家,发现村里的几个孩子初中没有毕业就开始在社会上混了,抽烟喝酒无所不会,整天晃荡无所事事。

后来听家里人讲起,那几个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从小就由爷爷奶奶带大,

小学时学习成绩还不错,

但是到了初中后要住校,爷爷奶奶就很难管到了。

在学校时,又结识了一些不求上进的、喜欢玩游戏和在外面玩的同学,

混在一起后,成绩很快一落千丈,

后来发展到都不愿意去上学了,爷爷奶奶和父母再打再骂也不管用。

看到他们的那种状态,心里感觉到十分痛惜。

通过那几个孩子的事例我们也能认识到负能量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严重。

孩子就相当于正能量和负能量抢占的一块阵地,

正能量抢占不了,负能量肯定就会趁势而上。

要让孩子的这块阵地不被负能量所抢占,一定要让孩子自身的“志气”生发出来。

一个孩子如果一旦“志气”生发出来了,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志气”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二、要让孩子的志气在承担中生发。

孩子有志气的表现,其中一个就是懂得自强不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自立能力和上进心都比较强。

孩子没有志气或者说志气不足的表现,其中一个就是依赖心强。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以后有一些比较严重的就成为了啃老一族。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没有志气,

不希望自己事无巨细一辈子都替孩子操心操劳,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老的时候还成为啃老一族。

可是现实中,我们发现,由于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多等原因,我们很多做父母的,生怕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

这也舍不得给孩子做,

那也舍不得让孩子尝试。

在他们的眼中,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生活中的事恨不得都替孩子干了。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真的很难想象他能有多大的志气?

能有多大的作为?

在电视剧《大舜》里面,讲到舜的弟弟象由于从小受到母亲的溺爱,养成了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的习性。

后来舜要教化他,就给了他一块荒凉的封地有庳。

等象到有庳后,发现那里一切只能靠自己,否则就会饿死时,

他的志气也生发出来了,

内驱力也发动起来了,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处境,还带动了当地土著的发展,

而且还发明了让人们到现在都十分受益的益智游戏象棋。

舜教化象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让孩子的志气生发,

除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多接触正能量的经典和人之外,

还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懂得承担,

他就能在承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收获失败的经验,从而一步步提高自信,生发志气。

这就像我们平台里面大家经常讲的“付出就是收获,承担就是成长”的道理一样,

孩子的志气也会因为承担而更容易生发。

前两周,我们全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育心的家人们参加了山东烟台和潍坊两地的大地游学。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跨省的大地游学,但是这次大地游学给我带来的收获和感触却是非常多的。

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发现平时在各地亲子读书会和YY语音亲子共读栏目上,

承担比较多的孩子、经常锻炼的孩子,

他们表现得更加自信,也更加淡定。

在游学的行程中,负责组织的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在大巴上安排孩子们领读经典或者才艺表演,

另外还专门安排参加了烟台南山读书会周日的读书活动。

无论是平时的行车途中,

还是参加烟台南山读书会时,

我们那些平时承担比较多的孩子抢麦就更加积极、表现就更加自信和淡定。

这些孩子自信和淡定的表现让大家感觉到他们的志气相对来说就生发得多一些,

而这些志气的生发应该就是得益于他们平时在读书会或者网络平台上的承担和锻炼。

这些孩子的表现让我也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参加羊台山大地游学时大禹的表现。

那天,我们爬羊台山时,我和大禹走在一起。

在下山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些累了,在歇息的时候,我们有些领队就把大地游学的旗帜比较随意地放在地上或者靠在山道的栏杆边,

但是好几次我都看到,拿在大禹手上的大地游学旗帜却是直直的。

虽然山风有些大,但是他却用他的小手使劲地握着旗杆,让旗帜随风飘扬。

才六岁多的大禹当时的表现让我很感动,

这或许就是张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大禹也对经典的传承油然而生,

有了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意识吧!

我们知道了承担在孩子志气生发中的重要性,

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呢?

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放手。

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孩子的路是要靠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人生的路上既有美的风景,也会有艰难险阻,

这些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需要孩子自己去体验,

让孩子在自己的承担中去积累经验,激发志气。

即使孩子在承担中做错了,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由于他年纪还小,还可以有时间、有机会好好调整。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不及时放手,一直紧紧呵护着孩子,生怕他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舍得让孩子去尝试,去承担,

那么孩子长大了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是禁不住风雨的。

而我们的生活中有时是风和日丽,

有时也是狂风暴雨,

到那个时候,我们想叫自己的孩子去适应,他一时能适应得了吗?

就像上次课程我举的那个神童魏永康的例子一样,

到那个时候,我们家长后悔是来不及的。

因此,要让孩子的志气生发,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明白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的道理。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

我们都要引导和培养孩子独立承担的能力,

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易经》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们的孩子如果志气生发出来了,

懂得了自强不息,

懂得了厚德载物,

那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得住他前进的步伐呢?

其次,我们做父母的要教给孩子学会承担。

孩子参与承担对他们志气的生发是十分重要的,

而引导孩子如何去承担更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我们成年人在担任一项新的工作时,

都会有一个任前培训或者岗位培训,

那我们的孩子在承担之前也是需要我们的家长进行培训的。

在我们的平台上,

通过家人们日记的分享,

我发现我们很多稍微大点的经典宝贝自立自理能力都比较强。

他们能帮助爸爸妈妈干很多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而这些承担技能的掌握是源于他们有一个智慧的爸爸或者妈妈。

父母懂得放手,也有技巧地教给孩子承担的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承担失败带来的挫折感,

放大孩子承担成功后的成就感,

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

让孩子学会承担、参与承担、享受承担,

最后使孩子的志气在承担中大大生发出来。

三、要让孩子的志气在氛围中生发。

进入育心平台学习的家人们都十分清楚平台的重要性,

都十分珍惜这里的学习氛围。

有些家人以前的基础虽然不怎么样,

但是到育心这所没有围墙的智慧父母大学浸泡一段时间,

用心学习和承担后,有不少家长却成为了国学讲师、育儿专家。

她们的变化有时连她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就是我们上面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在育心这个平台上,由于张老师的有力引领形成了大家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下,来到这里的家人们怎么会不追求上进呢?

大家找到了目标,志气被激发出来后,

自然会努力学习、努力承担,

才干和能力就在每天的学习和承担中不知不觉增长了。

有时和一些家长聊天时,经常听到她们说:“我的孩子怎么那么胆小呢?怎么显得有些不合群呢?学习上怎么没有积极性呢?”

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做家长的就需要给孩子找一些平台,

创造一些机会,

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慢慢融入进去,

让孩子的志气在平台和家庭氛围的熏陶下生发出来。

首先,要给孩子找到能引领成长的平台。

人的成长是需要机会和平台的,

本事再大的人如果没有平台让他施展也只能是怀才不遇、郁郁寡欢,

何况孩子还小,正是需要锻炼成长的时候。

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的学习上,应该都有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名校、上排名靠前的学校的想法。

在城市里,很多家长为了名校的学位房,简直是把自己搞得压力山大。

如果我们身边朋友的孩子能上他所在地的名校,他受到别人羡慕的眼光肯定会比其他人多得多。

为什么大家对名校趋之若鹜呢?

能成为名校定然有它的道理,名校的师资力量、治学精神、学习氛围相比较而言应该都是过硬的。在那样的学校里学习,孩子自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看到周围的同学学习那么刻苦,他应该也不好意思不好好去学,学习成绩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就是名校的效应,

也是好的平台的效应。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志气需要生发,我们做父母的也要给他找到一个能够引领他生发志气的平台。能引领孩子志气生发的平台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呢?

我觉得这样的平台至少应该要具备这两个特点:

首先,这个平台能够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这个平台能够让孩子坚持下去,慢慢形成好的习惯。

对照这两个特点,对孩子的志气生发而言,我觉得我们的户外读书会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平台。

在户外读书会上,孩子们上台领读经典和才艺表演就是一个体会成功的环节,孩子们之间的游戏以及美食分享就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增加兴趣的环节,能够吸引孩子更好坚持的环节。

坚持带孩子参加读书会的家长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家长和孩子坚持得越好,

参加得时间越长,

孩子的志气生发得就越好,

表现得就越自信,越淡定。

一个有自信的孩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孩子、生发出了志气的孩子,

做父母的还需要为他以后的人生操那么多心吗?

其次,要给孩子营造能生发志气的家庭。

上面讲了平台的重要性,平台是外求的,

内求方面我们还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容易生发志气的家庭氛围。

怎么样的家庭氛围是更易于孩子志气生发的呢?

就像前面讲的那样,孩子是春天,

对他们志气的生发要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在家里,我们要营造一个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的氛围。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

我们不要怕孩子犯错,不要怕孩子摔跟头,

孩子今天犯错了,家长引导好,

他吸取了教训,积累了经验,

以后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做父母最怕的其实是一个孩子从来不犯错,

等到他长大成人后突然犯一个大的错误,

那时再想引导、再想纠正就没有机会了。

因此,做父母的眼睛里有时也要揉得进一点沙子,对孩子的缺点要低调处理,引导好;

对孩子的优点要高调一点,激励好。

慢慢地,孩子的志气自然就生发出来了。

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就发出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呼吁。

我们的孩子就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我们的孩子们自强不息,则我们的国家将更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将更加兴旺!

期待我们的孩子个个都是“今日读经郎、明朝国栋梁。”

家庭教育相比于学校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家里学习国学,

只要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套正确的教育理论就能够让孩子接受最高级的经典教育,而且还可以事半功倍。

育心经典用自己十多年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育心经典提倡“系统读经”,

按照地基、结构、装修三个层面划分读的内容,避免盲目和随意。

比如《三字经》等是地基类,教做人的;

《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等是结构类,好比造房子用的钢筋,这是孩子成为大格局人才的必备材料;

其他如唐诗、宋词等都属于“装修”,也是多数家长所热衷的。

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

育心经典首创“读根教育”,

追本溯源,

从中国文化的源头上紧紧抓住群经之首《易经》的学习,

这样在学习次第上就找到了根本和方向。

而且,育心经典提出的“累积式教育法”,

每天读三样经典,

每次半小时亲子学经典,无为而为,轻松坚持,

让经典教育走向必然成功成为普通家庭可以实践的现实。

更为关键的是,

育心经典配套的国学经典教材是一个女孩和自己的父亲十多年实践国学经典教育的硕果,

父亲编教材、注音;

女儿从六岁半开始为教材配音,录音录到十五岁,

总配音时间达到数百小时,

漫长的过程也是用累积法实现的。

在不断坚持、不断实践的过程中,

育心经典创立了“大易网络经学院”,

搭建了网络和实体的各种亲子成长平台,

育心户外和室内的学经班如雨后春笋,

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榜样生生不息,

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受益其中。

这个父亲,就是育心经典创始人、大家长赖国全;

这个女儿,就是所有育心宝贝追赶的榜样——赖思佳。

国全有赖,家中有佳。

全全君子爱,佳佳厚德藏。

全佳幸福,孩子成才,育心经典是您不二的选择!

好,今天的育心新闻到这里结束了,文化空间,传承经典,育心家人,使命在肩。

感恩大家的陪伴。

仔细学习,写的非常好,步步深入,把育心经典的系统展现在眼前。

寒假开始了,

我们已经进入育心的家人可以按照计划,继续学习,

还没有进入育心的家人,可以好好参考,规划一下。

有些事情可以等,

唯有孩子的教育成长不能等。

学习国学经典,智慧的家长选择教材,不是看教材本身,而是看教材后面的灵魂,要看是什么人编写的,要看是什么团队服务的,要看他们有什么精神、什么追求……仅有教材,是不够的。

好的教材和简便易行的方法,以及教材配套的完善售后指导服务能够让学习经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