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弈与中庸智慧

 新用户6196QAzk 2021-08-22

零和博弈是指双方在博弈时,在残酷的竞争条件下,颇有你死我活的意味,一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必然意味着另一方遭受损失,最终双方受益加和为0。

负和博弈是指双方在博弈中由于不可调节的冲突和矛盾,有损双方的利益,导致两败俱伤的场面。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都采用中庸的原则,相互妥协,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最终出现双赢局面。

在中国的传统智慧里,崇尚中庸之道,也就是正和博弈,它是准确把握中庸之点,拿捏好做事的分寸,最后达到完美的结果。

从历史上看,我们佩服那些刚直不阿的、清廉无私的、善良守节的官员,可海瑞比起张居正来说,彭德怀比起叶帅而言,康有为比起李鸿章来说,值得人们深思......

太刚易折,过弱易靡。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是好兆头,不妨装醉;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不是你的福祉,不妨和光同尘。何也?中庸智慧也。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夫妻二人要看电视,可丈夫看体育,妻子看肥皂剧。当晚丈夫能看到体育节目,得分为1,不能得分为0;如果当晚妻子能看到肥皂剧,得分为1,不能得分为0。

若双方采用石头剪刀布决定电视权,则一方可以得到满足,另一方不能,则1+(-1)=0,可以看出此时是零和博弈。

若双方因抢夺遥控器发生争吵,拔掉电源,造成双方都不能达到满足,即-1+(-1)=-2,此时为负和博弈。

若双方都拥有中庸智慧,相互妥协、包容,双方约定轮流看电视,双方各看一个小时自己喜爱的节目,达到双赢局面,1+1=2,此时为正和博弈。

我们往往习惯于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往往置于对方死地而后快,可最后的结局往往事与愿违。比如计划生育政策,我们过去强调只生一个宝宝好,可现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鼓励三孩政策了。一个人一旦换上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可我的堂哥竟提出“以癌为友”,四十多岁患上癌症,但活了八十多岁,身体还硬朗;星云大师患上了糖尿病,他提出“以糖为友”,可他还健康地活着;张文远对新冠肺炎的“胡言乱语”,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是否也有一点中庸的智慧呢?

中国古人曰:“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恐怕也是对历史的经典总结吧。何以如此?绝对化之故吧。如果秦始皇没有消灭而是保存六国,始终保持戒骄戒躁的姿态,恐怕不是三世而终。

梁思成对毁坏北京城的眼泪,黄万里对葛洲坝建设的无奈,历史会检验他们的观点的对错。

一个聪明的政治家,心中必然有正负两种观点的碰撞,而不是轻易地做出对错的判断,而是站在一个高度看问题,采用中庸的立场,收集最大的公约数,站在最符合广大人民的福祉去决策,这也许就是顶层设计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