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闺蜜要结婚,我逼她一定要学会“放弃”这堂婚前心理课

 昭德心理官方 2021-08-22

我的闺蜜要结婚了,我却要告诉她“放弃的重要性”。

在筹备婚礼的日子里,我们经常在一起,不仅沉积在开心和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我多少也可以感受到她心中那种小小的不安和紧张。

即使对方再好,我们毕竟每个人都是头一次做人,头一次结婚,未来到底能不能长久地走下去,对于新的身份,新的关系,又是否可以适应?

再或者,现在看起来美好的爱情,是不是真的如传说般进入了婚姻的坟墓,就一去不复返了呢……

电影《消失的爱人》

毕竟没有“婚前冷静期”来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思考,那么我想如果能有个“婚前心理课”我可能会先教会闺蜜“懂得放弃”!

大家别慌,这绝不是一个结婚劝退文,而是希望每一个成年人都可以明白,婚姻既不是偶像剧,也不是无菌真空。

好的婚姻经营者,一定要先学会“放弃”一些,才有可能“得到”更多。

因为当我们选择与这个人一起携手共度余生的时候,一定会认为“他就是对的人”,我们认为要做“对的事”才能得到“对的婚姻”。

但这其中对于完美主义的执着,却往往会将两个本是鲜活的人困住,动机虽然“感人”,结果通常就是被生活狠狠打脸后的怨天尤人。

电影《婚姻故事》

“你毁了我的爱情!我看错了你!”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你为什么永远改不好?”

……

所以不如让我们在结婚前更加冷静的思考,对于“人”对于“关系”的认知,也许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婚姻,接纳自己,以及那个你决定共度一生的人。


放弃婚姻的完美主义


看到不完美,接纳有缺点的彼此。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能都要承认,无论是谁,我们千挑万选之后的那个结婚对象儿,都一定还是不完美的(我们自己不也是吗?)。

电影《爱在午夜降临前》

这些不完美,有可能是他们身上的那些被我们讨厌的部分,那些小脾气、坏习惯、阴暗面,甚至连那些看起来是优点部分,那些对我们的理解和包容,也许都会在婚姻的长时间无缝相处中,显露出问题。

所以也许应该在婚姻誓言中加上:我愿意爱这个人,和这个人结为夫妻,即使我们会失去理性,变的疯狂、讨厌、招人烦,也不后悔。

毕竟在漫长的婚姻中,我们都有可能看到和被看到“最糟糕的一面”,对于我们这些天生有缺陷的灵长类动物,任何对于完美的执着都是令人失望的(无论是事物还是关系)。

所以,想要步入婚姻的殿堂,放弃“我们是完美的一对”一定是我想劝你的第一件事。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


放弃被爱人“绝对理解”


无论爱情有多么真挚,也不管对方看起来有多么了解我们,我的心智中总会有很大的部分是对方,或者任何人,无法理解的。

在爱情开始降临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是从彼此的理解,越来越多的相似开始相互吸引。而当荷尔蒙渐渐褪去,相处的逐步加深,两人的相处将逐渐从理解的增多,变成分歧的增多,差异的增多。

人类的悲喜不相通。

即使是最亲密的爱人。

电影《45周年》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感受到这种“不理解”时,它并不等于是一项“爱的失职”,而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现状”而已,无论是对方还是我们自己,过分的苛责都是没有必要的。

甚至是我们自己,很多人也许都在岁月的大量时间,是无法完全认同和明白自我的。所以与其期待他人的全面共情,不如多和自己聊聊,更多地理解和爱护自己,令自身先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时,再张开怀抱去拥抱他人。


放弃做一个“正常的人”


包容自己疯狂的一面,接纳有着攻击性和负面情绪的我们。

这么说也许有点“奇怪”,我们难道不都是正常人吗?而其实从另一面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不正常的”。

电影《婚姻故事》

如果那些正常的标准是——

25岁女人不结婚就是剩女!

30岁男人还没有存款简直是失败者!

生了孩子不喂母乳就是不负责!

会对孩子、老公or老婆情绪失控,发脾气就是差劲的人!

这些的时候呢?如果做不到我们是不是=失败和不正常?

如果我们对于未来的婚姻抱有这样的期待,并以此要求彼此,结果一定是无法和我们的负面情绪和解,在压抑和积攒中,不断蔓延,最终以更为惊人的方式爆发的。

没有人会永远保持平稳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缺点、欲望和负能量,与其强迫彼此修正,不如尝试接纳,我们都可以是“疯狂的人”,但我们同样有爱,有良知,有责任,这就够了。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


放弃“ta永远会爱我”的执念


如果我们仅仅把“爱”当作一件单一的事,那么“爱人”这个词可能就会失去本身的含义。

“爱”的互动,我们应该在愿意“爱人”的时候结婚,而不应该奢求那种对“被爱”的不自然、不成熟的执着。

单方面的索取,可能仅仅是幼儿状态的“退型”,是一种不自然不成熟的执念。

对于婴幼儿而言,爱可能就是父母无条件的拥抱、奶水、清洁或娱乐,这种来自父母的爱的方式,往往不会因为小孩子展露出“糟糕的一面”,哭哭啼啼,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只是索取不知付出,而被责怪。

甚至还会觉得即使很辛苦,看到宝宝的脸依旧非常幸福和治愈。

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

这样的爱,更像是一种“单向的关系”,但显然如果我们期待成年后的爱情,或者婚姻都如此,太过执着于无条件的“被爱”,那可是很糟糕的。

成年人的关系应该是,空间、理解、包容所构成的互动,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一种稳定的婚姻,那一定是要和儿时的自己说再见的。无论是变成嗷嗷待哺的自己,还是变成父母曾经的样子,都不是正确之选。

同时,这里我还希望大家注意到成年人之间的“撂狠话”,往往是无法像一个小孩儿对爸妈说出“我最讨厌爸爸(妈妈)了!我再也不跟你好了”这样,会得到原谅。


即便父母会感到震惊,也会伤心,但是作为成年人对于孩子的包容,使得父母不会过多对孩子产生“记恨”。但当这种关系放在两个成年人身上时,我们就得为说出的话负责了。

所以无论身处怎样的情绪之中,都不要急于将这种愤怒对伴侣狂泄而出,就像《非暴力沟通》中常提到的方法,一个深呼吸,等10秒再发火,也许你会有更多机会看到自己真实的想法,也能更多地聆听对方。


放弃爱与性的过度执念


婚姻里,性和爱是一体的,同时又不是一体的。

“浪漫主义的人”的观点通常是肉与灵要完全契合,才是一段好的关系。

而现实是除了热恋期以外,在更加漫长的岁月里,性与爱的激情都是无法达成完美结合的。

这并不是我们的错。

电影《45周年》

而是因为婚姻本身就是爱情以外更多东西结合所完成的,无论是工作压力、亲子压力、原生家庭压力,甚至只是心情的低落,都足以影响我们性的和谐程度。

而接受不可避免地激情消退,或长或短的不合,都是成年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就像每个苹果不可能都一样甜。

而如果我们过于执着于此,可能就会大概率引发另一件问题,那就是“出轨”。

也就是为了追求更完美的激情,更完美的爱情,即使代价是背叛和放弃。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渴望得到“爱情三角”中的稳定感,那么首先就要学着接受它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在激情褪去,或者没有欲望的时候,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也用心去探索更多可以点燃彼此的方法。

电影《婚姻故事》

成年人不沉迷于一见钟情的完美爱情,也该学会不奢望永远激情四溢的鱼水之欢。

尊重彼此,并愿意一起寻找道路,才是关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