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也需要被管教

 晶晶k4ofoe7pkb 2021-08-22

五分钟前,风和日丽,祥云普照,霞光满天,天气瞬息万变呀,立马就是乌云密布,响雷滚滚,电闪雷鸣,天塌地陷……
 
写的是昨晚的一幕,写的是氛围也是心境。
 
“都是被你惯的”,“你还是太惯着孩子了”……最近我被扣上了“惯着”孩子的高帽子,忽然就开始自我怀疑起来,我真的如此……失败??
 
在姐姐哭喊甚或情绪崩溃的时候,我尽量自我调节,尽力让自己平静冷静,我对自己说:“如果我和孩子一起发火生气,我就太失败了。”然鹅,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我还能平静理性地看待这一切的时候,这……就是“惯着”孩子了……在人们的印象里,父母就应该发火生气甚至于应该把孩子揍一顿的。
 
生二胎你真的想好了吗?你生完之后,最该关注的老大,最该关心的是老大。于是你开始关注的同时,也就难免迁就,如果不迁就,抱着正在哭闹的老二花时间引导老大吗?……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惯着”了。
 
我自己也是老大,有时候我也在想:“是啊,我是老大,老大应该懂事谦让,老大应该让着弟弟妹妹。”从小父母不都是这样教导的吗,但长大后,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当初我也是个孩子呀,凭什么我就要比和自己一般大的弟弟妹妹懂事啊?为什么父母不能多关爱我呢?
 
所以,在有了老二之后,“你是姐姐,你是老大,要怎样怎样……”这样的屁话,我一次也没说过,也拒绝去说去做。我不想多年之后,老大在回忆过往的时候,想到的是我对她的无理要求,更不想老大对我有任何的怨怼。
 
我所期待的亲子关系是,我们可以互相影响,共同前行,多年后我们母女二人仍然可以平等地聊聊亲子关系中的得与失,对与错,一如当下,一如往常……
 
也许在教养这件事情上,我要的有点多了,于是每一次面对姐姐,面对有人“监督”的沟通交流,就变得异常紧张。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自己是一个内心并不强大的人,是一个内心需要很多营养的人,是一个容易紧张和焦虑的人,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
 
其实,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我才恍然发现,自己管教和崩溃的点正是自己内心营养缺失的点,急需的并不是去“管教”谁,急需的是我去给内心做个补给。
 
 
 
好吧,现在来心平气和地来讨论下“管教”这件事情。我们之所以对孩子进行管教,并不是要否定什么,而是孩子需要学习什么道理和掌握什么能力了。
 
如果管教发生在家庭中,那么家庭氛围是轻松融洽的,家庭成员之间是沟通合作互相支持的,每个人心中能感受到安全安定和彼此的善意,那么孩子就会同样表现出合作的意愿。同时,因为孩子心中充盈着安稳的感受,那么孩子面对困难时就更能表现出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品质。
 
面对孩子的每一次情绪崩溃,如果我们回应给孩子“生气”和“发火”或者“暴跳如雷”,那么孩子在以后的情绪崩溃中即将学到的是压抑不良的情绪,一直压抑,直到这种不良情绪转化为不良行为,或者如管教者般暴跳如雷!
 
如果我们可以恰当疏导孩子的情绪,或者在一时无法疏导时使用“积极地暂停”,在“暂停期”试着让孩子冷静下来,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在面对坏情绪的时候,就会学到用疏导的办法去对待,或者试着让自己冷静处理。
 
一个不愿去接受挑战的孩子,也许在告诉你:我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力量,所以无法勇往直前。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训斥和责罚,需要的是你能给予他安全感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一个不愿意合作的孩子,请认真了解不合作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一个大喊大叫的孩子,真正想告诉你的是他感觉不安全,感觉很恐惧,所以她的真正的需求是安慰,而非指责和惩罚。
 
在被别人怀疑“惯”孩子的时候,我情绪也临近崩溃的边缘,我感受到了否定和质疑,我开始试着去争辩,得到理解和支持,甚至有些恼怒……其实我真正的需求是尊重!
 
在有需求的时候,管教就是满足需求,引导被管教者正确表达需求,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特别迫切地想大声喊:我也需要被管教……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