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不到猴

 霍湘老师 2021-08-22

本来的题目是“找不着北”

说几句对罗辑思维和混沌研习社的感觉

后来感觉目前时段敏感

还是说说邮票吧

我是从初中开始集邮的

也许是基于从小就习惯捡牙膏皮卖掉换零用钱的习惯

对于“集”

有种本能的习惯

以前的通信都是函件

邮票是当时少有的彩色印刷品

在那个非黄即蓝的世界

彩色的邮票

对于孩子

比现在的诱惑力大得多

到初中时

最要好的一个同学父亲是县委书记

有一次拉我一起去县委大院

说一批信件要销毁

有很多邮票可以捡

那时的情形真叫大开眼界

我从没见过那么多信封堆在房子门口

现在回想起来

估计是机要室

因为信封的邮票多数是孙中山和解放战争图样

信封是不准带走的

只能选择邮票带走

我选择的多是印刷精美的孙中山头像

后来证明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那些针孔不齐

印刷粗糙的解放区邮票

才最珍贵

我只取了一张

回家后用洗脸盆打了一盆水泡上

等邮票从信封纸上脱开后

再粘到墙上风干

然后夹在一个本子里

算是我第一批邮品

上高中以后

恰巧一个同学也集邮

我们很快成为朋友

独自在外上学

每月有15元的生活费

当时5分钱一份菜,一角五分一碗红烧肉

每月节约点

存下几元钱买邮票是可以的

每月订邮卡

参观邮展

四牌楼邮局

是高中最常去的地方

从开始单纯集新票和盖销票

到开始集实寄极限片

没有正式发行的极限片的时候

我们就手绘制作

从集极限片

到集邮戳

再到集实寄封

我们逐渐以收集邮寄背后的故事为目标

不屑于单纯买新票

为了集一个戳

从杂志上找到地址

在信封中夹一角钱和回邮的信封

然后静候盖戳的邮品回来

收到时

相当地兴奋

少年之间的友谊

是非要拿最昂贵的东西证明的

在朋友看我的邮册

体现出对解放区票的喜爱后

我立即送给朋友

几天后

朋友把这个邮票的手绘图案及描述发表在《合肥集邮》刊物上

解放区票开始成为集邮者的话题

从认识邮票

到意识到边张的价值

到带厂名的四方联

到开始集整版票

我的集邮

在高中三年

算是入门了

进入大学

家里给的生活费大幅度提高

本该是集邮的好时机

可惜刚刚筹建好了校集邮协会

我记得是自己刚去刻好了章

就迎来热闹的89年

随后走向社会了

工作此后

不再有真正的集邮

有钱就买一点

偶尔看到那么多邮册的人

多数也只关心

现在能卖多少钱

直到今年春节

春节过后在家翻看83年~92年的年册

决定去集邮市场补一些邮票

到了青云楼才知道

偌大的合肥市

邮票市场面积已经不及一个最小的老乡鸡快餐店

稀稀拉拉的几个买主

我问到有没有盖销票时

回答都是没有

直到一个70多岁的老头

才说只有几本盖销票

玩纸头的人一般都单纯

相互间也不套路

我拿出单子

他照单子找票和划价

划完价我给钱时顺便问了一句

“现在盖销猴票咋卖的”

老头一下子来劲了

问什么品相

“一般的盖销本票,没缺损”

又问有没有倒过手

我说没有,是自己小时候集的

老头说3000~5000吧

现在猴票很紧张

假货太多

没倒过手的很容易出

我心里终于舒坦很多

邮册里总算有一张值点钱的

回到家里

第一件事不是把买的邮票夹进年册

而是赶紧打开那本夹过猴票的邮册

看看那张值钱的猴票

没有

就在生肖票那一排

空了一个位置

原本是猴

猴年刚过

就找不到猴

人生的惊悚

莫过于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