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缘清水塘

 高世荣图书馆 2021-08-22

                                        梁有劳

    一片因烧窑取土而形成的低洼地,逐渐变成芦苇丛生,藕荷连片,碧波荡漾,鱼戏清水,蛙鸣晨昏,众鸟飞翔的清水塘。有一位文化人,他与这片清水塘有着不解之缘:那里有过他的成长,有过他的向往,有过他的梦想……

     那是豫北平原一个叫获嘉的地方,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之事:武王伐纣,周代商祚。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崭新的八百年,成就了华夏大地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开篇过渡,促成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建立和封建社会文化的成型。从此,春秋有孔门高足卜商子夏,汉有少府卫飒,魏有帝师议郎张范,元有中书左丞张思明、侍讲学士徒单公履,明有工部营缮司郎中贺盛瑞等,形成了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化。

    这种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曾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过拐点,对国学文化有过滋养。在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史上留下了隆重的一笔。

    正是由于这隆重的一笔,让人们记住了同盟山,记住了牧野之战,记住了获嘉!而在近几十年,在文化领域由于一个人的出现,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有一位呕心沥血为文化新发展不懈奋斗的创造和奠基者,更让人们记住了获嘉。

    在获嘉,离同盟山不远的亢村镇王官营村的清水塘旁的一处居所里,一个幼小的生命见证了清水塘的存在和消亡,也孕育了一颗文学家滋生和生发的萌芽,培育了一位在现代文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就是杨晓敏!

    幸福有时候真的需要天资与环境浸染的。譬如杨晓敏。他诞生在文化氛围浓厚的获嘉,他成长在华夏成形的中原,他养育在那个有仙气有灵气有波澜的清水塘旁。占天高之空灵,享地阔之厚重,成就了他精灵内秀、睿智豁达、才华横溢、执着顽强的气质和性格。这些,都可以从他的《清水塘祭》(系列)小小说里读得出来。

    笔者认为:爱是文章的灵,情是文章的魂!爱之深之文之魅,情之厚之文之精。杨晓敏的《清水塘祭》(系列),注入了他对家乡,对亲人,对童年,对生活的浓浓情爱,再加上优美的文字表述,篇篇都勘称范文之作。

    本系列首篇《弯弯的绿界》,作者就深情地回忆:“故乡可爱,故土可亲,真正令我梦牵魂绕的,该是那一环像青萝带一样,镶在故乡裙边的一湾清水塘了。”开明宗义,引人入胜。紧接着,他说:(在清水塘)“我度过了4岁至14岁的少年时代。混沌初开,尽管周遭世界曾经几度沧桑,饱经忧患,我仍能够在宽厚得能包容一切的故乡里,在父老乡亲的庇护下,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把欢乐和幸福、思索和憧憬,播植在人生启蒙的旅途上”。“每当我回忆起童年的欢乐时光,梦里都要陶醉几回”。故乡,故土,老家!一个人从发肤来到这个世界,那是对世界认知开始的地方,也是人生之梦起步的地方。认识父母,认识家人,认识亲朋邻里,认识房屋树木草芥庄稼水土,进而认识这个世界。这就是人之初。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依恋故乡,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缘由。每每回想起来,就令人感动,思乡之情由然而生。作者把这篇《弯弯的绿界》作为《清水塘祭》(系列)的开篇,也是匠心独运的。

    艺术,是需要些天赋的。而这些天赋不是强加也不是给予,而是心灵的体验与共鸣!《夏日的诱惑》,有一段描写,把这个体验与共鸣描写得活灵活现:“把书包枕在头下,仰卧在草坡上,一只腿曲蜷在另一只腿上,口里咀嚼一枚小草棒,让白云托起一环环天真的彩色梦幻,荡得远些再远些。回家路上,拧一管柳笛,哇哇地吹奏唢呐般的曲调;切一片芦叶,模仿啾啾的鸟音;顶一张荷叶,挖两个眼洞蒙在头上。谁说我不是天下最惬意的少年呢!”如果没有一定的天赋,小草棒,白云,柳笛,芦叶,荷叶,这些互不相联的东西怎么会与一个少年的惬意感受融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天然优美的图画?!再如河塘踩莲图:炎炎娇阳,田田荷塘,一帮光着屁股的孩子,在那荷池里踩藕嬉戏!荷塘里的欢闹,河岸的欢笑,真是美景美画,令人留连。尤如梦中的画,画中的梦!

    机遇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不是我说的。但我读到过这句话,觉着有道理。读《苦乐年华》,这个感觉不请自到。有人总是报怨生活,报怨人生,报怨机遇的不公!如果你整天仰着个脸儿,四仰八叉地晒太阳,等着天上掉陷饼,那机遇永远不属于你。机遇属于有心人,属于早有准备的人!杨晓敏就是一个有心人!一个挖藕,是有水田的地方冬天常见的事,一般人并不在意。可杨晓敏跟在五大伯后头,看五大伯找藕窝,看五大伯下锹,看五大伯掏藕,“象个师徒一般”。看的多了,就默熟于心。以至后来自个找窝下锹掏藕大所斩获,令人叫好刮目相看,那可不是一日之功!虽然这是一篇小小说,主人公可以塑造,不一定是作者本人,但却有作者年少时奋斗的影子!本文寓意深刻:没有苦,哪来乐,那就更谈不上“年华”了!

    《鱼趣和名著》,既是一篇对儿时趣事的回忆,更是一篇成长励志的篇章。作者描述了一位把钓鱼的时光作为读书增智的最好时光;把读书作为对文化和文学的追求。为了多读书,读好书,对于家有书可读的发小,为以情诱之,以鱼换之,以陪住辅之,读到了当时未被“四旧”破掉的名著,这简直是破天荒的机遇!虽然当时他并不以为这是个机遇,但对知识,对文学渴望,热爱,甚至于沉缅,造就了他今天的辉煌和成就!做梦也罢,追梦也罢,造梦也罢,这的确是作者文学之梦启程之处。我想,这就是杨晓敏对少年时代那么留恋和看重的缘由!

    生活,是最现实最生动最有趣最值得回忆和留恋的故事。《垂钓的遗憾》,就是一篇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且浓缩了生活的精彩篇章!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或经历,象这样具体生动地来描述表现垂钓黑鱼,以及食鱼后的感受,那是不可能的。你听:“我在那个明媚的早上,完成了我的梦,却将另一个梦无情地粉碎了。曾经无数次地设想,假如再有此境遇,我还有勇气重复做一次吗?回答总是否定的。多年来,我时常对自己说,忘掉它吧,它毕竟只是一条鱼。可事与愿违,在梦里,记忆愈加清晰,那一双喷火的目光,依然在闪烁。”

    《远逝的白天鹅》承载了多少美好的记忆和和难忘的故事!一个懵懂少年,由于任性和好玩儿所造成的过错,被父辈们的宽大为怀所感动,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而后的天鹅的保护上完成了失误的救赎,这也成了一个少年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见证!两个不同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同一篇文章中被巧妙地运用,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比较记忆!

    《塘边儿寻梦》是本系列小小说的最后一章,也是作者寻梦的结局。作者以黑鱼的命运,暗示了人类生存的命运:一切自然状态,一切原始的生存,一切曾经的美好和欢愉,都将在现代文明的进展中失去。正如作者的感叹:“这场浩劫,使南窑塘的水族大曝光,也使闪烁在一方水域的光环黯然失色,永世不复”。其实,这应该是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这就是文学家们的社会性和责任感,就象鲁迅先生曾经的“呐喊”一样,不知你是否听到,我是听到了,并且被震撼,被觉醒,被思考。我觉得,这才应该是杨晓敏著作《清水塘祭》(系列)小小说真正缘由!

    清水塘,那是一生之梦开始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