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要从很久以前,嘉定还在东海海底时讲起

 昵称531237mm 2021-08-22
图片
图片

800多岁的嘉定,历经了数不尽的人世沧桑。其实,嘉定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早在数千年前,这里已经成陆。我们的先民沐风栉雨,胼手胝足,顽强地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直至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1月),这才正式建立县治。

图片
图片

图片

沧海桑田,积沙成陆

距今约一万年前,现在被称为嘉定的这片土地,静静地沉睡在暗潮汹涌的东海海底。

古老的长江,从千里之外浩浩荡荡,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向着茫茫大海奔涌。日出日落,潮汐海浪不甘寂寞,日夜不停地冲刷着,与长江在此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激情交融。大自然的两股神奇的力量,内外相互作用,在这一带冲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海洋贝壳类动物的残骸,逐渐在这一带堆积,大约七千年前,在这里顶起了一条高出海平面的沙堤,这就是冲积平原的雏形,后来形成几列平行的沙带。

图片

▲冈身图

沧海桑田,几经变迁,古海岸线长期稳定在偏西北走向东南的一线,自古以来,人们通常称之为“冈身”,也称“冈身带”。这条冈身的外缘北起娄塘,经嘉定城、南翔,越吴淞江,经今闵行区诸翟、奉贤区俞家塘、新市,南抵柘林。长一百三十公里,宽约四至十公里,海拔约四米。

据考古发掘,大致上可以确定娄塘、嘉定、南翔一线为冈身东沿,自东向西分布着东冈、青冈、外冈、沙冈、浅冈五条贝壳沙带,岁月变迁,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冈身大都已成为平地,大都仅保留了这些带“冈”字的地名。如今,嘉定仅在外冈鸡鸣塘北有一土阜叫“马鞍山”,是冈身带的遗迹,人们依稀可见冈身当年的模样。

火耕水耨,疁田连片

疁城自古就是嘉定的别称。“疁”字较为冷僻,不常见,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疁,烧种也。”

由此可以联想到:很久很久以前,嘉定先民在冈身以西进行狩猎活动的时候,通常用火驱逐野兽,常会把长满了野草杂树的猎场烧成空地,从而为农耕开辟了合适的场所。很像《诗·大雅·旱麓》所描写的那种情景:“瑟彼柞棫,民所燎矣”,人们在生荒地上进行了第一遍火耕以后,在开垦出来的熟荒地上,火耕仍然会持续下去。

由于冈身以西,原来是经过葑淤成陆的沼泽地区,变成了水田,又有利于使用水耨的方法,“火耕水耨”在古代嘉定是一种先进的农耕技术。在铁质农具普遍使用之前,长江三角洲的疁田可能比黄河流域要更先进一些。上海地方史专家吴贵芳对疁田很高的评价,他在《娄·华亭·上海》一文中说疁城是“疁田的集中区”。这样看来,嘉定的疁田与疁城不迟于春秋战国时期,或许会更早。司马迁在《史记》也有楚越之地或火耕的说法。

图片

▲疁城大鼎

因寺成市,格局初显

练祁市何时得名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南朝萧梁时期,练祁市因护国寺而成市,这个市规模很小,相当于今天的集市,只是一个商业税收的管理机构,而不是地方行政机构,因此,练祁市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它要比嘉定建城早七百年。最早明确记载练祁市的文字记录有两处:一是清光绪《嘉定县志》中有“唐末,镇海节度使周宝遗将守护练祁”的记载;二是今存嘉定孔庙碑廊的《周知柔妻杨氏墓志》,此墓志1958年出土于嘉定西门外项泾之西,墓志称,杨氏在“嘉定六年(1213)以疾卒于正寝,次午二月二十五日葬于昆山县春申乡练祁市梁家浜东” 。

图片

▲练祁河

明正德后,练祁市改称为“州桥市”,东部称“东市”,西门称“西市”。清乾隆后,州桥市又改称为“县城”“城区”。就街巷而言,明清时期奠定了今日城区的基本格局,据地方志书记载,练祁市出现了四十余个街坊,人口稠密,市场兴旺,热闹非凡,练祁、横沥两岸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

图片

▲嘉定西门外练祁河两岸旧照

建立县治,“嘉定”诞生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朝廷批准了赵彦橚、王棐的奏疏,决定划出昆山县东境的五个乡二十七个都,同意以年号“嘉定”命名为新县的名称,从此,“嘉定县”——在疁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

县衙门在古代是一个县的政治中心,为了节省土地成本经费,精于堪舆风水的高衍孙避开了人口稠密的练祁市西部,将嘉定县署选定在练祁市东部的原军马司酒坊处(在今城中福宁弄南侧),决定“作新邑于练祁之汇” (高衍孙《创县记》),这里东傍横沥河,南依练祁河,处于两河交界的中心位置。

建衙署要有经费开支,体恤民情的高衍孙特地申报平江府,要求将对嘉定八年(1215)、九年两年的畸零两税,暂时搁置不收。畸零两税是指宋代地方政府催税时故意存留的畸零欠税,如一户纳绢一丈,只催交八、九尺,畸零欠税留待他日追索,这样就能让嘉定百姓喘一口气。然后,又申请把嘉定十年的税收一万四千缗铜钱留在地方,另有朝廷拨赐五千缗,平江府助给一万缗,合起来共约三万缗钱,以此充作营建县衙门的费用,这样营建县衙门没有让嘉定民众产生额外的负担。

图片

 ▲明正德《练川图记》载嘉定县治图

县衙署的行政首长为知县事,掌总治、民政、农桑、讼狱,以及户口、赋役、钱粮、赈济、给纳之事。县衙署又设县丞、主簿、县尉各一名,县丞掌水利、贸易;主簿掌出纳官物,注领簿书;县尉掌阅兵马治安。县学开始未设专官,由县署副职兼任,直至景定三年(1262)间始设主学,掌管县学教化,后来又设学政、学录、教谕等教职。

从光绪《嘉定县志》上可以查到,县衙门占地约二十七亩,房屋一百二十间左右,全部县级办公机构都设在衙门里,七百多年中,衙门虽然不断修缮,略有增益,但总体格局直到民国没有改变过。从明代学者都穆所编纂《练川图记》中可见其大概形制,其大门在今登龙广场南、城中街北侧,东界为北大街,西界至察院弄。直至1937年“8·13”淞沪战争中,县衙被日军飞机炸成一片废墟。

相关链接

图片

疁城春秋系列:大海馈赠的城市

展览时间:即日-2021.10.10

展览地址:新源路1375号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

参观须知:观众入馆参观需预约登记、配合测温、出示“随申码”“行程码”,并全程佩戴口罩。


图片


来源: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嘉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