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痛飞满天

 济宁文学 2021-08-22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悲痛飞满天

作者:闫茂坦


阅读提示:这是一篇有些伤感的短文,有可能会引起一部分读者的不适,建议有选择的阅读。

我的奶奶是在去年春天离开我们的,那年她老人家九十五岁,一生历尽沧桑,千帆过尽,却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风雨。

那是3月15号傍晚时分,我和妻子和孩子们刚刚到达嘉祥,准备一起去吃晚饭,以弥补好久没有陪孩子带来的遗憾。我们刚刚找了一家饭店,准备坐下来点餐的时候,口袋里的电话突然之间毫无征兆的就响了,我一听是父亲打来的,他在电话中非常焦急,说你们赶紧回来吧,你奶奶这里有事情。我连忙问,是什么事情,父亲就说,不要问了,赶紧回家吧,等回来你们就知道了。

自此,来不及多想,虽然孩子们还没有吃饭,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但是,如果不是事情紧急的话,父亲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给我们的,从他的语气中听出,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我们立马打道回府。

当我们匆匆忙忙赶到家里的时候,父亲已经站在家中的院子里等待我们了。我们快速交流了一下情况,原来,父亲准备下地里看看庄稼,之前给奶奶喝了一次水,那个时候奶奶的一直还是清醒的,但是当他走了半个小时以后,回来的时候,再去看她的时候,奶奶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和父亲简短的梳理了一下那个情形,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奶奶的后事,所有的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开始进行。

首先,根据处理后事的工作流程,先找了几个比较近的邻居,向我们的整个大家庭的人员通知这件事情,让他们所有在家里的人员迅速到位,然后商议事情进一步的进展。

等到我们这个家族的人员,来的差不多的时候,大家伙就开始商议,在哪个屋里设置灵堂,如何准备后事等等。然后去为奶奶换上她老人家早已经准备好的寿衣,当然,如果没有提前准备的话,就要去专业的商店里去购买了。以前的时候,也有专业的人员来给去世的人换衣服,但是当时事发紧急,临时找人呢,又没有找到,所以就由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人来完成,现在想法和以前不同,以前说男女授受不亲,而现在的形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最主要的,还是由女士出面比较合适,在她们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与我们这些近亲属来协助完成。跟奶奶换衣服的过程比较顺利,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折,或许她人家在暗中保佑我们吧。

这时,家里的人来的比较多了,一部分人在给奶奶换衣服,而另一部分人呢,已经早就在我们这堂屋里面,布置好了简易的灵堂。

其次,这个时候,在我们整个大家庭协调安排这件事情的人员,已经安排好了人员,去通知我奶奶家的娘家的人过来祭奠,我们这个地方叫做去“送信”。也就是说,通知对方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人员,去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家庭中子女比较多的话,就会安排长子过去,但是另一个方面长子还要在这里守灵,所以这个去送信的任务就落在了我这个长子孙的身上。这个时候,就看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团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车的出车,我们团结一致,所有的事情都要为这件事情来让道,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件事情奔波。

当我父亲的姥姥家里的人问讯赶过来的时候,我家里的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有主事的人在这里安排我们夹道相迎,我们当然是痛哭流涕,是发自内心的人难过,而我父亲姥姥家里的人也很悲伤。举行完祭奠的仪式以后,他们来的人和我家里的人交流了一下当时的情况,说了一些客气的话,说我奶奶已经九十五岁了,也算是高龄了,发的是喜丧,劝大家不要过度的难过等等,我们这些人静静地听着,小心的听从指挥。有许多项目,都要听从父辈和街坊四邻的安排。

不知不觉之中,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家里了女士们开始张罗着做晚饭,也有邻居在劝我们要吃一点饭,不要过度的悲伤等等。陆陆续续有附近的左邻右舍前来祭奠,我们就在那里迎来送往,用我们哭声,来表达对奶奶的怀念。

根据我们鲁西南的风俗和国家的要求,人去世以后,一般的情况下,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实行火化。我们大家一致商量的结果是,就在第二天为奶奶举行火化仪式。

我们当地有习惯,子女们要为去世的亲人守灵,以便她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超脱。我们家里的情况比较特殊,最终商量的结果是,由我和三叔家的弟弟一起为奶奶守灵。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在奶奶的遗体面前,要摆放上油灯,而且一直要亮着,没有油的时候,就要一直向里面添油,还要点上具有象征尊敬意义的专用的“香”,就如同《三侠五义》中所说的“三株香的功夫”中的“香”一样。

当时的天气乍暖还寒,我和弟弟二人,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而且盖上了一床厚的棉被,按照风俗习惯,整个晚上,我们是不能够关门的。

那天晚上真的是非常漫长,度日如年,因为彼此曾经长久的相伴,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对奶奶的怀念。

第二天的太阳如期而至,而奶奶再也没醒来。我们大家都在忙碌之中,那一天我们醒时,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来到了院子中间看看情况。这个时候,已经有邻居陆陆续续过来了。和以往的规律一样,女士们张落着做饭,这个时候就是烧一点汤,然后去到早点铺里买一点吃的,以便帮忙的邻居都过来的时候,我们早早的做好准备。

我也在忙碌之中,作我们这个辈分里的大哥,许多事情我是义不容辞,而且当仁不让的,我开着电动车,去早点店里买了许多吃的,不光买来了我们吃的,而且要买来所有帮忙的邻居吃的早点。整个家庭的气氛,紧张,忙碌,无形之中减弱了悲伤。

就像一个机器一样,许多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吃过早饭后,然后准备所需的一些东西,在中间穿插的,他们料理后事的人需要要的东西,需要的钱,我们都得紧张的准备着。

早饭开始之前,已经有料理后事的人安排的报信的人员,去向重要的亲戚去告知这件事情了。一般的情况下,只告诉重要的亲戚,而一些无关紧要的亲戚,一般的情况下就不会告诉他们啦。这个时候,就要告诉他们准确的火化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注意事项等等,还有哪一天火化那一天发丧等等,这一次都会说的清清楚楚,当然有时候会下“书,”类似于书面通知,有时候只是口头上通知。

忙,一直都在忙,会被来帮忙的人围着团团转,然后处理一些事情,有时候去买一些东西,当然分工不同,有的人掌管的财务,有些人负责买东西,而是有些人负责出行,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当然有时候,我也会作为替补冲上一线上去。

到了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负责火化的车就已经开过来了。在这之前,所有已经通知到位的重要亲戚已经来到了这里,而且已经举行了祭奠的仪式,整个的工作正在有效的推进之中。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确定了有哪几个人要去火化场去安排这件事情,带多少资金,要带哪些证件,要办什么手续等等,都统一做了安排。我作为主要的角色,也去参加了这一个火化的仪式。

奶奶的遗体告别的仪式上,奶奶家的娘家人在最前面,稍微远一点的亲戚在中间,其余的在后面,统一做了一个告别,这样就算是奶奶离开了我们家,在去往天国的路上。

在火化的车子慢慢开动的时候,家里人和亲戚们哭声一片,那个哭声确实是惊天地泣鬼神,每一声哭声,都是发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我们也是肝肠欲断,悲痛欲绝。

当我们到达火化场的时候,已经和那里的人联系好啦,很快的办理了相关的手续以后,我们到达的时候,刚刚办理了别的户主的事情,我们不需要等待。这个时刻,我们在那里也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他们帮忙的人,当然开始拖拖抬抬,各负其责,而我作为最主要的家里人嫡系,要捧着奶奶那头部,这个时候能够让奶奶顺心的离开吧,应该是这个意思。

时间总是漫长,我有时候会在那里回想一下那天的情形,回想一下奶奶的音容笑貌,这样,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流失啦。等奶奶的骨灰装到骨灰盒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由我抱着。火化车开动的时候,我们已经电话通知了家里的人,让他们做好迎接的准备。

根据邻居家处理后事的经验,这个时候就是把车开过去,家里的人在那里,要夹道相迎,还有重要的亲戚也会在那里迎接,然后举行仪式,仪式结束以后,人们才会慢慢的离开,这个时候,整个家庭才会慢慢的平静下来。

当时因为奶奶去世的时候,还在疫情期间,疫情比较严重,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这个响应政府“丧事简办”的号召,我们就暂时把奶奶的骨灰寄存在了嘉祥的一个寄存点,以便在疫情稍微宽松的时候,再给奶奶举行发丧的仪式。

过了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疫情慢慢的控制住了,而对疫情的管控也稍微放松了一些,也考虑安全的因素,当时只是把发丧的范围控制在重要的亲戚,因而一些稍微远一点亲戚朋友都没有通知,到这个时候,我们全家都在为奶奶的丧事儿做了总动员。

最终,商议的结果是,奶奶的葬礼,定在了5月26号。

24号的时候,我们就在为这件事情做全力的准备。

首先,请几个家族的人过来,去定了一副上好的棺材。这几天去处理这件事情的人员,有了一个详细的沟通,价位,材质,定在一个什么样的规格等等?而且这个售后服务的问题,那天做了一个详细的沟通,最后拍板定下了一副棺材。

其次,我们村里面的人以前有丧事的时候,都是自己买菜,自己做酒席,当时考虑到天气就快要炎热了,就不再自己买菜做饭了,而是请专业包人家的宴席的过来。这样就在选择菜品方面,也有了一个详细的标准,通过中间人去做这件事情,而且订多少席,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价位,什么菜品,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给做了详细的沟通。

第三,发丧那天所需要的物质准备,需要的白布,烟,酒,附属物质,祭祀用的物品,全部提前做了安排。

第四,人员的安排,我们这里,一般都是邻居家里相互帮忙,都会提前通知到位。

到了25号的时候,整个的料理丧事的运行机器就开始运转了。

这一天,天刚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就早早的起了床,过来帮忙的近一点家族里的人陆陆续续的也来到了。

这时候,头一天拉来帆布蓬就被抬了出来,大家拿绳子的拿绳子,上房顶的上房顶,七手八脚的开始搭上蓬布,以便第二举行仪式的时候来用,搭的距离,以挡住丧屋的面积为宜。

根据我们当地的风俗,在搭好的蓬布下面,要铺一层厚厚的麦秸杆,应该是为了跪在左右两边的孝子贤孙舒服一点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前来吊唁磕头的人能够有一种仪式感,也是为了防止在跪下的过程中把衣服弄脏吧?我是这么认为的,人家都是这样,我们家也不能免俗。

整个上午的时间,过来帮忙的人员被分成了几个小组,报信的报信,去祖坟那里找穴位的找穴位,立祖先排位的立祖排位,我们家里的人已经委托了主持事的邻居来全权处理,只有在原则问题上,会和我的父辈和家里人来商量。我们这些个小子辈的,随时听从指挥,或者哪里需要人手了,我们就去做个替补。

下午的时候,就相对比较轻松啦,因为该安排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该追问的事情已经准备差不多了。在接下来做的就是在做一些没有完成的事情,而且再看一下试一下有没有第二天正式发生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如果没有完成的话,再完善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这一天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要去人,把奶奶的骨灰盒应到家里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头上,这个时候终于小组安排给了几个人,和我一起去县城里面开的专车,把奶奶的骨灰盒被迎接过来了。

25号这一天,忙碌而紧张,冲淡了许多忧伤的氛围,当然伤心还是伤心,但是随着这些工作的陆续展开,我们都一直在忙碌着。毕竟从理论上来说,亡人以入土为安,奶奶尽早的入土,也算是了却了,我们这个大家族一个大的心愿吧。

5月26号,这一天如约而至。天还没有亮,和前几天一样,我们全家人都在睡梦中被惊醒,我们全家来说,这是最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一天。

大约早上6点多左右,所有过来帮忙的人员都已经到位了。

负责主持丧事的工作人员就把全天需要用的人员分了几个小组。它们分别是:

第一组:打坟小组。就是去我们家的林地里,打一块新的穴位,来安葬奶奶,这一组人员大约需要7~8人左右的样子,全部需要人工来完成。当然这里面有年轻的人跟着,而且还有年老一点的师傅做出来一个表率。他们早早就要过去,不能吃饭,叫做破坟,这个时候要带着上供用的鸡,鱼,肉什么的,还要由我们的唢呐班子跟着,吹吹打打,营造一种凄凉,但是隆重的气氛。

第二组,负责唢呐班的沟通和照顾,一般情况下,由两个人左右来完成。

第三个小组,礼账组。这个任务就是负责来的亲戚朋友,收一下礼金,有的时候还要发一些孝布,他们也根据这家事情的大小来确定人数,那时候我们家总共用了六个人左右的样子。

第四个小组,帮厨组。一般安排几个人去到厨师那里帮忙,承包酒席的话,就安排这两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自己做菜,自己来安排酒席的话,这个时候就要用到人员相对来说多一些。

第五个小组,洗刷小组。就是从酒席上撤下来的餐具,要进行进一步的清理,以备下一次再安排酒席的时候再用,这个时候,有时候要用到4~6个人左右的样子。

第六个小组,茶水和馒头组。这个时候,要由专业的人员去烧水,去拉馒头,包括开始的弄弄炉子,加水,都会由一个人来完成,而且有一个专门的人去和馍店对接,每一顿饭要什么样的馒头,要多少馒头,要用专门的人来负责。

第七个小组,出丧组。这个小组的人员比较重要。一般的情况下,要选青状年来完成。以前的时候,不大用机器,全部用人力来完成的话,抬的抬,推的推,要用到十几个人左右,而现在,随着现代化都普及和车辆的运用,用的人就比较少了,有六到八个人就可以完成。

第八小组,大字宾组。由男女各一人来完成,主要负责整个祭祀过程中的安排和注意的事项,我们一般的情况下,要请专业的人员来完成,我们普通的人很难达到这种高度。

第八个小组,财物小组。负责整个丧事的支出,全部有关钱的问题,都由这个小组来完成。他们其中有人记账,有人做出纳,一般的情况下,有两个人来组成就可以了。

第九个小组,接待小组。他们一般的有几个人来组成,有人接,有人负责送。亲戚朋友来的接待,然后还有出丧以后打扫家里的卫生等等,都由他们来完成。

第十个小组,祭奠仪式小组。在祭祀的桌子两边,一边一个人,他们共同配合,共同来完成这项工作。

第十一个小组,交通小组,他们一般身兼数职。该干活的时候记就干活,在负责出发的时候来开车,或者是拉人,或者是拉东西。

第十二个小组,托盘小组,他们把做好的饭菜要全部端到客人的桌子上面去,还要撤回去用完的餐具,要十几个人吧。

第13个小组,后勤打扫小组。他们在第一批客人吃完,要快速清理,然后等着下一批的客人,直至最后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大部分有年老体弱,不能干别的体力活。

第14小组,机动小组。有一部分人员,作为机动人员,看看哪一个小组或者哪一个部门需要人员的时候,要立马过去增援。

第十五个小组,总理小组。这个小组,由四到五个人左右组成,全部是由我们家族里面德高望重的人来组成,他们全权处理各个小组的安排,以及人员的调配等等,都有他们来做主,然后把各项工作层层分包下去,各负其责,共同来完成任务。

各个小组之间,是一个团体,各个小组之间紧密配合,然后有人在中间进行协调,共同把这项事情向前推进。

这样的分工,更像一个小小的公司,也像一个部队里小的单位,大家都是紧密配合,相互之间高效协助的。

根据以往的规律,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的人员,是不需要做帮工的,考虑到我们这个大家族里的人比较多,我的奶奶德高望重,是我们周边最长寿的一个,大家都来做孝子,就会有一百多人,所以考虑到别的小组人员,相对来说不足,所以我们都身兼数职,既做这样工作,也做那样工作,我们大家团结高效,共同来完成这件事情。

各项工作稳步进行,大家团结一致,各个小组的在各自领班的安排之下,各项工作有序地推进着,我们在那里迎来送往。当然痛苦是痛苦,不过像这种场面,也是比较隆重的,邻居家看热的那也比较多,看到奶奶她老人家这样的体面的离开,我们在伤心之余,也是感到由衷的宽慰。

等到上午8点多左右的时候,整个纪念仪式就开始啦。那天过来的亲戚的比较多,尽管我们压缩了,又压缩,精简了,又精简,但是还是有许多没有通知到的亲戚,邻居,闻讯赶来,来向奶奶告别。我们这里有个规矩,既然来了就是客人,所以他们来了以后,我们都是举手相迎的。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整个一上午的过程,就是感觉到累,比较疲乏,人困马乏的感觉。

到了中午11点左右的时候,来的客人就差不多了,这个时候,由总理组的人通过扩音喇叭通知厨师,然后通知客人,准备开席。这个时候,是厨师的重头戏,他们在一上午的时间,把准备食材的酒席已经做成宴席了,就等总理小组的人,一声令下,托盘小组的工作人员就会把一盘一盘的美味佳肴端到酒桌上去,以供客人们享用。

一般的情况下,第一批开席的人吃饭也很快,不会用太长的时间,如果来的客人多的话,就会有第二批个人坐在酒席上面开始吃饭,然后重复第一批客人的过程。

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饭的时候,终于告一段落,就会安排出丧,那一个小组的队员准备出丧。那个时候无论是亲戚也好,或者是邻居也好,或者我们这些孝子贤孙也好,大家会都会列队站在两边,进行隆重的街祭仪式。看到棺材从我家堂屋里面被众人推出来的时候,就有我们被家族帮忙的老少爷们在最前面举行祭奠仪式,然后紧接着是我奶奶娘家的人,然后别的亲戚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逐一的举行仪式,所有的人都会三拜九叩,以后我们就会把棺材装到车上,然后所有的人员都会上车,准备向我们的林地开进。

唢呐声声,既寄托着我们的无限哀思,也象征着我们美好的愿望,希望奶奶能够一路走好,在那个世界里能够像在我们家里一样,幸福如意。

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我们的林地进发,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亲戚和女家属都是坐着车的,包括棺材都是用车拉着的,只有我们这几个嫡系的叔辈和父亲他们要走着去,根据我们当地的风俗,无论家离林地有多远,都要走着走,以表示是对先人的尊敬。

我们家的林地,离我们家比较远,大约走了有四十多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看到早上排出打坟的人,都早早地在那儿等着了,大家相互之间密切配合,把棺材拉到林地的时候,就要把拖的汽车来卸掉,最后的工作,就要用人工来完成。

下葬的时候,是比较神圣而庄重的。一般的情况下,有负责祭祀的领头人来指挥,我奶奶的娘家人来看一看林地的方向和挖掘的方位,是不是正确,最后才能决定是不是下葬。大多数情况之下,我们打坟之前,都是经过专业的人士来指点的,而绝不会贸然的动土,所以在这个时候,娘家的人来看一看,基本上作为一个形式,如果懂事的人家一般的不会做多的讲究,因为老少爷们儿一定会尽心尽力来完成的。

我的老姥爷和老姥姥家的人就比较通情达理,看到我们这些人,把这些工作安排的非常妥当,所以让他们去看林地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点点头,摆摆手的事情,就同意了我们下葬的请求。

到了下葬棺材的时候,我们这里一般是不会用工具的,大部分都是用人工来完成,这时候就显示出来人多力量的道理,一般要动用一百多人左右共同来完成,由四个绳子头来拉着,共同用力,无论你是亲戚也好,邻居也好,每个到场的人都要上前参与,共同来完成。有人喊的号子,有人指挥着,一点一点的把奶奶的棺材放到挖好的坟地里面,确定大的方位以后,再做一些小小的休整,然后就可以大功告成啦!

在做最重要的工作的时候,后勤保障组就会拿好事先准备好的香烟让大伙吸,后面会分给大家矿泉水来喝,收拾收拾,短暂休息一下,然后再让我奶奶娘家的人,过来看一下林地的方位是否正确,就可以填土了。当然,这个时候第一把土,要由我的父辈来做,他们完成以后,我们整个家族的男士们和家属,每个人抓一把土,象征性的,把奶奶家棺材埋上,轮到放了一圈的土以后,我们就会撤到一边,然后由帮忙的人过来,拿着铁锹把奶奶的棺材给填上土,直到堆起坟头。

然后我们坐车的坐车,开车的开车,陆陆续续往家里赶的时候,路上要鞭炮齐鸣,称之为“道喜”,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过去今天,就归于平静了,就是出了“丧事”的意思吧?我不大确定。

等到我们快到家的时候,在主要的路口,都要放鞭炮,应该是辟邪祈福的意思,没有人告诉我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就从字面上理解的。乡村里的人朴实无华,道理也不会很深刻。

到了我们家附近的时候,由负责祭祀喊号的人宣布“游灵开始”,可能是再送亡人一程的意思,我非专业的学者,故不做过多的叙述。我们这些孝子贤孙跪在路两旁,亲戚朋友过来磕头,行鞠躬大礼。

后面紧接着进行的项目是“安主”,就是把祖宗的牌位给请到家里,供奉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逢年过节,都要参拜。这时的礼节,就是只作揖,不磕头了,我们还是位列两旁,亲戚们来做仪式。

这个时候,如果我的家族里面,有谁要在一年之内准备结婚的话,还要由唢呐吹吹打打,去挂红色的布,以示吉利,俗称“挂红子”,谁结婚谁就肩披红布,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把红布挂在院子的大门之上。

我们一大家子人,在这一天里,基本上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把所有的事情,都委托给乡里乡亲去做了。

最后的时候,所有没有吃饭的人员,包括亲情朋友和所有过去帮忙的人,无一例外,大家一起坐下来吃饭,吃吃喝喝,说一下奇闻异事,就算是为葬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然,当大部分的人散去以后,我们的近亲们,还会打扫一下卫生,收拾一下东西,兄弟姐妹们多的,还要对花费的账目有一个划分,没有给人家钱的地方,全部给人家结账。

傍晚时分,随着众人的离去,奶奶发丧这件事情,也徐徐的拉上了帷幕。曲终人散,我们也会回想起来奶奶的音容笑貌,她没有走远,因为,她老人家,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

今天,当我再一次的回首往事,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然而,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反而愈来愈清晰,以至于,我不得不拿起笔来,重温昨日的旧梦。闭上眼睛,昨天,再一次的来袭……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