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选好片 | 运用摄影语言,让作品说话

 殷都羊 2021-08-22



为增加与影友之间的互动与学习,由中国摄影活动在线和影像中国共同主办“严选好片”线上直播点评活动,在这里我们一起欣赏好照片,分析不足,全方位提升摄影能力与鉴赏水平,如果您有喜欢的摄影作品欢迎投稿,共同进步!

讲师简介


冯严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专业讲师、数码影像鉴定专家、第27届国展评委,著有《水下摄影》等多部书籍。

图片

图片

部分作品点评

图片

· 以下是本周的收片中挑选出来的部分作品与点评,欢迎欣赏与评论!

图片

张伟 摄

点评:一匹马从马厩里探出头来,摄影师通过对马的局部特写捕捉了马的神态;阳光斜射下来,打在马的脸上与旁边的木板上,形成光影之间的呼应,同时马的眼神光透露出了马的情绪;摄影语言的运用令这幅作品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图片《变迁》唐苑琳 摄

点评:一对新人在海边的礁石下拍摄婚纱照,象征着某种爱情的誓言;然而在巨大礁石的背后有着一栋破旧的砖房,在其不远处则是现代的高档居民楼,这种对比与新人间温馨的气氛十分冲突;摄影师将这些元素结合到一起,给人带来一种奇妙的观感,不禁引发观者的联想。

图片李敏华 摄

点评:摄影师通过开放式构图与近景拍摄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被摄者身上,人物正在进行核酸检测,露出不怎么舒适的表情,摄影师正好抓取了这一瞬间,记录下全民抗疫中的民生百态。

图片《街头理发师》梅昌建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社区中的理发摊位上一位老人正在为另一位老人理发的场景,阳光照射在人物身上,又投影在砖墙上;通过低角度拍摄,环境与空间交待的很清晰,周围树影婆娑;人物、环境、内容、光影等元素的结合很好的展现出了一幅完整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生动画面。

图片《直播小姐姐》魏忠友 摄

点评:在广场上一位主播正在进行直播活动,这样的场景在当下已是非常多见;摄影师通过直播灯环记录下了主播直播时的状态,旁边的陪体也全都注视着这一幕;但画面整体构成不是很理想,直播灯中间的手机架将主播挡住了一部分,远处背景的亭子也被遮挡了,摄影师在前期构图时还需多留意各方面的细节。

图片

 邹北轩 摄

点评:这幅作品拍摄于图书馆内,摄影师发现了图书馆楼梯的独特构造,螺旋式的造型为画面带来了形式感,此时人物经过楼梯正好处于视觉中心的位置,摄影师按下快门将这一幕定格,作品完整而富有观赏性。

图片邹北轩 摄

点评:摄影师运用门框作为前景,使照片获得了框架式的结构,像是一个相框一样将里面的人和事都框了起来;通过对景深的控制使背景虚化突出了三个孩子的状态,同时利用侧逆光拍摄令人物有了轮廓光的体现增加了视觉表现力;孩子前摆放的小玩具以及孩子瞬间的情绪绽放不仅记录了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童年也勾起了观者对儿时的回忆。

图片《滑板少年》王占胜 摄

点评:摄影师从低角度进行拍摄,抓取了少年从滑板上一跃而起的瞬间,不仅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姿态也带来了视觉张力,体现出了少年独有的青春活力;不足的是环境的表现中缺乏了标志性的物体无法对作品和人物作进一步解释。

图片《追梦少年》吴娟 摄

点评: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着放风筝,摄影师利用多样统一的规律记录下孩子们的这一瞬间,不仅捕捉了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同时翱翔天空的风筝也象征着孩子们放飞的理想。

图片《土楼人家》潘玉辉 摄

点评:摄影师利用明暗对比突出了中间民居独具一格的造型,圆形和方形的建筑体现了当地的建筑特色,在灯光下也显得很是科幻,同时缩小光圈使画面中的灯光有了星芒效果,更是为夜色中的建筑增添了一丝奇幻色彩。

图片《家门口的菜市场》晏家莉 摄

点评:这是一幅充满烟火气的作品,摄影师从门外正中间拍摄了家门口的菜市场,画面中内容丰富使可读的信息非常多,主体人物买完菜正从门里出来刚好处于视觉中心的位置,门内依旧是一幅热闹的景象;而对称式的构图则为这一生活气息的场景带来了些许仪式感。

图片《直播》晏家莉 摄

点评:在城市的傍晚,主播们在广场上进行直播活动,周围的居民们都驻足围观,摄影师也作为其中的一员正好记录下了这一幕,现场人物众多场景凌乱,作为环境的城市背景则很好的为现场搭建了舞台衬托了主体,避免了现场的无序。

图片《方阵》潘玉辉 摄

点评:画面里是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像是某汽车工厂的车库,汽车全都有序的码放在一起,摄影师利用无人机角度进行拍摄使得具象的物体抽象化,形成了画面的图案,为画面带来了很强的形式感,此时有一个人物位于画面中心不仅点缀了画面空间也体现出人和环境的关系。在当下,汽车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常见的产物,我们已然来到汽车时代,因此汽车也成为了某种时代符号,为这幅作品添加了现代的工业化气息。

图片《挑灯夜战》李龙国 摄

点评:这幅作品拍的是夜里人们还在进行核酸检测的画面,点睛之笔在于画面中灯光的运用,竹林下,其不仅照亮了主体也打亮了周围陪体的轮廓,人们在现场井然有序的排着队,工作人员认真的为人们进行检测,昏黄的色彩则为现场增添了一抹戏剧化的效果,像是某抗疫纪录片里的场景。形式、内容、氛围都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摄影师运用摄影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很好的抗疫故事。

图片《与阳光赛跑》杨颖 摄

点评:这幅作品拍摄的是电力工人攀爬电力塔时的场景;摄影师利用长焦镜头压缩景深,使远方的太阳变得很大,被朝阳染红的天幕之下,人物呈现出剪影的效果;周围的电力塔造型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形式感,整幅作品的人物、造型、形式、色彩都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不失内容又具有观赏性。

图片《扬场》杨进财 摄

点评:这幅作品拍摄的是农民们劳动时的场景,人物将地上的作物扬起,摄影师则正好捕捉到了这一瞬间,扬起的作物令画面充满了现场感,这一幕记录下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体现出了劳动产生美的瞬间。

图片《苦练》刘小喜 摄

点评:摄影师利用球拍作为前景,拍摄了羽毛球场上孩子苦练羽毛球时的场景,通过虚化主体体现出其动态的效果,陪体则以静态形式展现,这种动静结合也是一种摄影语言的运用,既交待了内容又以摄影的方式呈现,令一张照片成为一幅作品。

图片

《归途》唐旭东 摄

点评:摄影师利用长焦镜头拍摄了海边赶海归来的人们,人物以剪影的方式呈现,远处是若隐若现的工业港口,不仅为画面空间作了延伸也为现场的人物作了补充解释,同时天空的处理比较细致,大面积的留白为观者留下联想空间,色彩的晕染则为画面增添了美感。

图片《丰收时节少年乐》张敏 摄

点评:摄影师利用低角度拍摄了孩子们在乡间玩耍时的瞬间,孩子们踩在车轮上不亦乐乎,远处则是乡村环境的呈现,使得杂乱的现场变得可控,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天性流露,摄影师便为他们记录下这朴实而又纯真的快乐一刻。

图片

《轮滑训练》时亚月 摄

 点评:摄影师采用追随法拍摄了轮滑训练时的瞬间,利用虚实对比衬托出主体,虚化的环境背景为画面带来动态,也使画面具有现场感;不足的是前景大面积绿色使构图有些松散,在前期或后期都可稍作调整令画面的观感更好。

图片《追风少年》康广义 摄

点评:摄影师选择用低角度进行拍摄,抓取了孩子们在轮滑运动时的动态瞬间,人物造型从高到低一字排开很有形式感,背景则交待了所处的环境地点,构图紧凑,画面完整。

图片《称心如意》田景玉 摄

点评: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集市上,一位少数民族妇女拿着秤正给人称重时的场景,人物松开手、仔细观察着称的平衡;摄影师选择低角度拍摄,人物的动作神态自然,反映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时的状态。

图片《天鹅湖景色》宋爱华 摄

点评:一群小鸭子在河里游动着激起了水面上一道道波纹,摄影师抓取了其中一个瞬间,这种波纹与水面的质感为画面增添了形式感,同时远处是自然环境的呈现;但画面的构图有些松散,可以稍作裁剪使画面更加紧凑。

图片

 干红英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两架电梯运行时正好错开的一瞬间,电梯胶囊式的造型配上简洁的环境,使整个画面都具有了形式感,同时两架电梯里还各自承载着不同状态的乘客,能够引发一定的联想,画面简约而不简单。

图片

《救援列车》李利国 摄

点评:摄影师利用无人机视角采用对角线构图,拍摄了积水的道路上一个挖土机载着物资在前开路,后面跟着一列皮筏艇载着受灾群众前往安全的地方,整个画面富有形式感,同时也记录了洪水来临时人们所做出的迅速反应。

图片

   如果您也想一起参与我们的活动与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