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毒氟磷[毒氟磷]

 飓风1cjt9jv6q9 2021-08-22
物质介绍
毒氟磷产品包装
毒氟磷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新化合物,专利权归属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毒氟磷相关项目经国家科技成果鉴定,毒氟磷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与其相关制剂产品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亦于2012年荣获国家四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农药登记证亦于2013年7月在水稻黑条矮缩病、番茄病毒病领域扩作成功。
性质
理化性质
毒氟磷的化学名为N-[2-(4-甲基苯并噻唑基)]-2-氨基-2-氟代苯基-O,O-二乙基膦酸酯,
毒氟磷的分子结构
分子量408.43 结构式为:
毒氟磷纯品为无色晶体,其熔点为143-145℃。易溶于丙酮、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22℃在水、丙酮、环己烷、环己酮和二甲苯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04g/L,147.8g/L,17.28g/L,329.00g/L,73.30g/L。毒氟磷对光、热和潮湿均较稳定。遇酸和碱时逐渐分解。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为30%,硅藻土60%,木质素磺酸钠5%,LS洗净剂5%,水分含量≤0.5%,pH值为:7.62。
作用机理
毒氟磷抗烟草病毒病的作用靶点尚不完全清楚,但毒氟磷可通过激活烟草水杨酸信号传导通路,提高信号分子水杨酸的含量,从而促进下游病程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诱导烟草PAL、POD、SOD防御酶活性而获得抗病毒能力;通过聚集TMV粒子减少病毒对寄主的入侵。
毒性环境影响
毒氟磷原药(≥98%)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提示为微毒农药;家兔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表明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试验提示为弱致敏物;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皆为阴性。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未见雌雄性Wistar大鼠的各脏器存在明显病理改变。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提示为低毒农药。
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对蜂、鸟、鱼、蚕等环境生物的毒性为低毒,对蜜蜂、家蚕实际风险性低。毒氟磷原粉光解、水解和土壤吸附等环境行为试验表明:毒氟磷光解半衰期为l980min,大于24h;毒氟磷在pH三级缓冲液中水解率均小于10,其性质较稳定。毒氟磷在黑土中的吸附常数为45.8.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对农药土壤吸附性等级划分标病毒性在黑土中为'III级(中等吸附)”。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按推荐有效成分剂量300-500g/公顷,设置两个有效成分施药浓度500g/公顷和l000g/公顷施药,在烟草上的残留试验表明在烟叶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4.1-5.4d;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0.0-10.8d,收获期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在土壤中最终残留小于0.23 mg/kg,在烟叶中残留量小于0.46 mg/kg。
产品特点
五大特点
主动防御。毒氟磷通过激活水杨酸信号分子,进而激活下游PAL、POD、SOD等植物防御因子,提高作物总体系统抗病性,最终使病毒无法增殖。
内吸治疗。毒氟磷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通过作物叶片的吸收可迅速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破坏病毒外壳,使病毒固定而无法继续增殖,有效阻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促进生长。毒氟磷可通过调节植物内源生长因子,促进根部生长,恢复叶部功能,降低产量损失。
无交互抗性。毒氟磷为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的新化合物,作用机理独特,属国家专利产品,系统防护无抗性。
安全环保。毒氟磷是以绵羊瘤胃中的氨基磷酸酯类化合物为先导仿生合成的化合物,对作物高度安全,对蜜蜂、家蚕、鱼、鸟等非靶标生物高度安全。
成分对比
药剂
机理
内吸作用
备注
毒氟磷
内外兼治、诱导抗性、内源调节、预防兼治疗
极强
最新研发的抗病毒专利产品,持效期长,约10-15天
盐酸吗啉胍
体外钝化、有一定治疗作用
较弱
曾在医药上广泛使用(ABOB),但已逐渐淘汰转为农用
三氮唑核苷
同上
较弱
同上(医用名称:病毒唑)已取消农用登记
香菇多糖、壳寡糖类药物
诱导抗性、仅作为前期预防使用
易分解,持效期约7天左右
宁南霉素
体外钝化、前期预防
抗病毒专利产品,局部地区已出现抗药性,持效期4-5天
展开全部
推广应用
黑条矮缩病
湖南江华县农业局钟石春等于2011-2012年研究发现,秧田期用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600g/667平方米撒施,分蘖期采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60g/667平方米+80%烯啶虫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g/667平方米均匀喷雾,分蘖盛期根据病虫情况再施用的集成防控技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显著。
江苏姜堰市植保植检站李爱国等人于2011年在姜堰市兴泰镇研究发现,采用以毒氟磷为技术核心的“抗病毒制剂+杀虫剂”超低容量喷雾技术能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烟草花叶病
黔东南州植保植检站李威等人于2012年研究发现,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采用1125g/公顷,3次用药后最高防效可达71.93%,防治效果优于2%宁南霉素AS,并建议在烟草生产上推广使用。
番茄花叶病
广西农药检定管理所于2011年11月28日、12月6日各采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每公顷使用制剂400g、500g,第二次药后10天后防效分别为81.30%、83.20%。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12年5月18日、5月28日各喷施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400.5克/公顷、499.5克/公顷,第二次施药后15天防效分别为66.8%、72.92%。
【以上信息引自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登记资料,资料来源: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王彦芬等人于2012年在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田研究芋病毒病时发现,采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1000倍液防治芋病毒病第一次药后10d防效分别为30.9%和24.9%;第二次药后15d,500倍液和1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72.8%和59.4%。同时发现,毒氟磷对芋头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资料上传人:高亚楠。
免责声明
意见反馈
©2021 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