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自宋代延续至今,不同地方的中元节已然不再是统一的在7月15这一天,而是在7月11到7月15。而不同的地方却有着相同的鬼节禁忌。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以诗笔寄哀思,以诗心来缅怀。 绝句辑录 中元祭 作者/冬人 浩空又见月儿圆,北望乡关拜祖先。 伫牗思亲唯旧梦,焚香遥祭在心田。 中元夜 作者/王丽娟 秋风细雨入中元,缅念椿萱夜少眠。 但愿天国馨月朗,先人岁岁梦安然。 中元节 作者/郑乐群 中元又至祭爹娘,叩拜坟前诉曲肠。 一盏心灯三鼎酒,询寒问暖泪花扬。 中元节家祭 作者/刘志广 活时不敬死成仙,投入燃炉化缕烟。 鬼节天良当祭祖,遮容孝子跪烧钱。 辛丑中元节祭思老子 作者/李振中 大道空虚何处循,青牛背上有玄真。 经书一卷谁能解,函谷颓然叹圣人。 中元节 作者/胡永平 先辈辛劳享受徒,晚年安定短时愉。 如今沧海桑田换,于此中元告慰呼。 辛丑中元节祭 作者/大石(山西) 入秋夜雨晚风凉,辛丑中元祭爹娘。 不尽相思千行泪,哭醒赤子断柔腸。 中元节 作者/张高逢 西风阵阵寄盂兰,七月中元度浅寒。 有意冥包千载祭,自然睿孝万年安。 中元节风俗 作者/静宜 水路易寻烧纸包,直通阴府送钱钞。 阎王也要多收礼,害怕穷酸人鬼嘲。 中元节祭奠父母 作者/李万春 萧瑟秋风旷野茫,中元节日祭爹娘。 亲情已断红尘路,化作哀思痛胆肠。 中元有思 作者/张万利 攻墓纸钱林木挂,谷湾晨寂鬼吟风。 清烟腾宇中元祭,地下阎魔阔绰翁。 中元节 作者/赵文年(山东) 时轮无语至盂兰,衣袂风侵微觉寒。 祭祖冢前空掠燕,纸香袅袅咽枝蝉。 农家祭祖归来 作者/赵文年(山东) 莲蓬摇韵庆中元,红脸高粱岸果悬。 祭祖归来巡谷地,金黄满眼待开镰。 中元夜 作者/宋宝玉 枕月听风眠,人闲梦未闲。 微凉何处雨?滚落到腮边。 辛丑中元节 作者/俞春林 中元祭祖魂,铭记德先恩。 遥寄相思苦,他乡不忘根。 中元节 作者/袁绍藻 香火江边点,子孙烧纸钱。 先人皆远去,今日喜团圆。 中元思父 作者/许才红 中元月色幽,人去影还留。 多少三更夜,盈盈泪不休。 中元节情祭 作者/张万利 三杯酒祭天,地动献清泉。 跪拜英雄墓,情随稻海翩。 七月十四吟雨 作者/王教平 云雨起哀思,闻声那个痴。 因谁向青冢,垂泪擦尘碑。 律诗辑录 中元感吟 作者/童心 郊原寂寂入凄迷,落叶风吹满柳堤。 梦绕灵山心似蝶,魂惊劫火命如鸡。 人间青眼唯孙子,明日黄花剩老妻。 故国神游何处是,炊烟袅袅淦河西。 中元节 作者/杜昌海 赏月中元往昔思,影回飘逝问谁知。 双亲动静无声远,独自徘徊有限期。 夜露凉生梧叶去,山坟祭事日光时。 小河溪水长流在,晚辈忘归梦幻痴。 中元节念椿萱 作者/许锦华 今秋疫重未归人,念意深深泪湿巾。 梦见椿萱犹渐老,情欢莱饭总翻新。 慈娘巧手缝衣苦,严父箴言教女辛。 托雁中元传我爱,永铭恩泽德修身。 中元节抒怀 作者/郑乐群 心灯一盏寄哀思,秋雨缠绵悲绪驰。 烧纸焚香双老拜,怀亲忆故泪巾湿。 勤劳俭朴持家旺,友善帮人教子慈。 父母恩德深似海,阴阳两界诉谁知。 中元节祭怀 作者/丁步军(江苏) 岁至中元野草茵,坟前洒泪祭仁亲。 焚张纸币祁心语,掬捧鲜花慰逝人。 往事依稀多不舍,今朝浩荡梦成真。 平生百善先为孝,感念常怀日月新。 中元夜 作者/刘卫东 清辉白地影轻挪,欲问无忧向素娥。 鼓翅金蝉鸣唱少,含香玉桂醉人多。 居安舍下衔新梦,捣药声中了宿疴。 倚岸蒹葭摇曳处,归舟容与又如何。 致远去亲人一一中元节有感 作者/蜀仁 不用丹青画作真,自家心迹在烟尘。 一身无著闲游地,满目沧江静逸民。 门外柳风春似旧,坐来松雪气侵新。 何年跨鹤归山去,长揖高名与世邻。 缅怀双亲 作者/黄孟炜 最是椿萱雨露滋,音容宛在发追思。 宵衣不避霜晨月,老眼还寻塞北枝。 独肯宣慈儿慨也,何曾托梦女悲之。 因由未许灵前祭,报与仙乡有挽诗。 辛丑中元 作者/重阳 晨风暮雨伴中元,遥想双亲思绪牵。 乌鸦返哺羊跪啂,欲孝不待赴黄泉。 心灯一盏关东照,香烛三柱京西燃。 但愿今朝天堂好,来日无诲见轩辕。 中元命笔 作者/胡旭光 是岁中元景物殊,盂兰盛会念名区。 静观道士孤魂祭,急盼雄兵恶鬼驱。 塘里水灯风作桨,村边火树露为珠。 扶贫治乱康庄道,引领江山入画图。 中元节 作者/伍德明(安徽枞阳) 时回序转又中元,暮色苍茫月色昏。 放点河灯明冥府,烧些纸烛告孤魂。 一祈邪祟随烟散,再祝吉星如日存。 谷稔不忘天地德,无虞切盼旺家门。 中元节前夜逢雨 作者/苏贵全 秋雨缠绵慢入萝,滴答吟律影婆娑。 催眠似是千般曲,思念如同万首歌。 吾欲天明寻故友,君求雨霁赏青荷。 几樽老酒绯红面,夜半敲窗小梦浊。 中元悲祭 作者/正路慎德 中元时节碧云天,祭拜焚香荡纸烟。 露绕青衣心结挂,风吹白发泪珠悬。 床前赧赧常追悔,月下慵慵不入眠。 把酒栖楼思父母,依窗恸涕绪丝旋。 中元节 作者/张瑞莲 静宵明玉处中元,重解青兰地储魂。 纸作易燃贤品续,水灯行荡古风囤。 楚彰后代足先祖,思化游灵忠孝坤。 百姓书摊悠远远,辈文礼俗阅文真。 中元祭 作者/叶华卿 山城出伏雨携凉,楚尾孤坟伴月光。 纸化惊雷天涕动,儿呼越岭菊花黄。 中元祭祀云飞舞,半夜哀思语锁仓。 忆昔严椿斟贡酒,今宵拜怙泪流长。 辛丑中元节 作者/叶华卿(安徽宿松) 今朝午未雨延期,不见秋阳挂柳枝。 扇转孑身生旧梦,窗开两眼眺青池。 盂兰节里香烟杳,处暑声中涕泪澌。 小圃追凉还得热,归来静坐读唐诗。 中元节感赋 作者/周祥云(江苏) 中元祭祀行,先祖缅怀声。 德毒狂侵虐,白衣医治明。 辛勤多奉献,安泰健丰盈。 但愿除瘟疫,秋来享太平。 七月十五即事 作者/项冰(安徽宿松) 初成佳果熟,盛洁奉时鲜。 诚祭精神在,相思血脉连。 千秋风可变,一贯道犹传。 天地今宵满,炎黄颂月圆。 中元节感怀 作者/薛有毅(山西榆次) 哀乘秋祀起,往事悔尤迟。 每忆弯腰背,常寻皱面眉。 孝于生活日,羞见死亡仪。 祭奠先贤辈,传承告后为。 中元节 作者/张金铎 今日又中元,心情有点烦。 承传之鬼节,见处拜神魂。 相继平安去,同游照影痕。 思亲流浊泪,感旧谢来恩。 中元祭祖 作者/江苏宿迁杜永脉(少陵堂) 清风搅泪泉,冷月傍灵莲。 福禄亲娘手,欣愉老父肩。 坟头呈搵币,腑内怨苍天。 泣血遥空拜,仁忠孝释诠。 辛丑中元节遣怀 作者/陈显滨 之一 似在诗中梦,行间景色无。 思亲欲落泪,难怪乱蓬须。 夜里心犹闷,天边雨未枯。 曲悲逢祭祀,痛也赋之乎。 之二 斜雨天头落,诗情似已无。 泪潸着墨痛,风遣冷颜须。 几许悲秋怨,余音亦未枯。 酒樽斟满后,跪拜老之乎。 词曲辑录 ![]() 一七令·中元节祭慈亲 作者/王曰敏 天 下雨,中元。 思故里,至坟前。 焚香跪拜,烧纸升旋。 念先慈庇佑,祈后代平安。 归路影孤泪苦,遗情叶只风寒。 养育恩情怀永世,传承高品祭椿萱。 醉太平·中元怀亲 作者/寂林曲径 清平乐·中元节 作者/童心 交替凉热。天补冰轮缺。一霎青丝成白雪。谁解寸心百结? 故去难觅天涯。大江东去淘沙。千古人间代谢,一杯老酒新茶。 【正宫·白鹤子】辛丑中元夜 作者/俞春林 【越调·天净沙】中元节 作者/张宜武 中元宅外黄昏,冥钱冥物堆焚。古制清源正本。天堂遥付,人间孝意风循。 渔歌子·中元祭祖 作者/郑乐群 桂殿秋·中元夜 作者/陈江 捣练子·中元节抒情 作者/金夜(兰州) 深情溢,爱无边,哺育成人历苦艰。寸草春晖难以报,永铭孝道刻心间。 诉衷情·中元 作者/刘斌 山花子·中元随吟 作者/徐荣峰 鹧鸪天·中元节祭先父母 作者/周祥云 满庭芳·中元感赋 作者/郭秀生 ![]() 诗摘词选投稿须知 ![]() 投稿作品要求:来稿内容要求格调积极、健康向上,可读性强,自检格律。必须声明是“原创首发”,且之前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剽窃别人的作品以及一稿多投引起的纠纷,由作者负责。 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并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和生活照至少一张。可以在“查看历史消息”中阅读往期文章,进行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