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喜看白云村的百果园》 文/ 沈宏胜

 山东精短文学 2021-08-23
喜看白云村的百果园(原创散文)
 
          沈宏胜
 


每一次回安徽太湖老家都有一种感觉,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了。这不近日,老伴的舅舅去世,我们一行8人开自驾车回到了太湖。表弟把舅舅的丧事一切安排妥当,我们参加了葬礼。
 
参加完舅舅的葬礼后,在太湖居住的另一个表弟,江塘乡白云村的党支部书记、主任甘正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把白云村的百果园简单地介绍了一番。说百果园有两百亩地。前期大红桃、大黄桃均已上市,日前葡萄已经整体上市,猕猴桃逐渐成熟。说到这里,表弟很爽快地说,你们回铜陵,一家带一份猕猴桃。
 
走进白云村的百果园,是一片绿色净收眼底。行走在两条1200米长的葡萄架走廊下,闻到的清香,让人赏心悦目。看到猕猴桃挂在树枝上像镀了一层褐色的金子一样沉甸甸的。看到这番景象,从内心感叹到这样的美心。我问表弟甘正年书记,百果园从何开始建设的,总共投资多少,有多少员工,果园的销售如何?
 
甘正年书记说,百果园总投资528万元,分三期建设。从2018年10月份启动建设以来,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了园内道路、果架、滴灌、蓄水池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发展果园240亩,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建设任务,计划2022年完成第三期,逐步建有乡村农家乐,实现吃住一日游,力争五年后建成田园综合体。听此言,不由得让人想到了乡村美丽正在他们手中捧出。
 
学过营销的人,都知道白云村百果园,虽然种植了蓝莓、枇杷、李子、杏子、猕猴桃、无花果等36个品种的水果,都还在成长期,成熟期还需要打磨,还在发展中。百果园最明显的标志,这是村集体经济的产物,村民合股经营的果园。“村里将每年收成的75%用于合作制的股东分配、15%用于扩大再生产、5%用于果园的基础设施巩固提升、5%用于本村临时救助其他的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几乎以果园为家的甘正年看着果园一天天地日益成熟,充满着喜悦,分享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成果。百果园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创业和就业,而且帮助贫困户从种植果园中摆脱了贫困。百果园设立了10多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安排贫困户务工。在百果园务工人员,有的村民一年能有两万多块钱的收入。无需多言,百果园为乡村美丽增添了浓郁的乡情。
 
对于百果园的发展,甘正年书记如是说。各类果子的产量还没有完全上来,只是有本县包括周边的人前来采摘,外地的或者不知道,或者无从知晓百果园的“名头”。百果园的建设成本在不断加大,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百果园面临困难不少,建设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如果白云村百果园名声大噪,那么百果园可能就是另一方景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其实,发展乡村经济,种植果树,在全国可谓举不胜举。白云村的百果园,在安徽省有关方面专家指导下,如果能走出太湖,走向国内市场包括国际市场,那么白云村的百果园建设可能还有第四期、第五期建设工程。白云村的百果园与其他乡村的果园可能同样面临市场销售问题。据悉,太湖至安庆的高铁今年底将建设完工并实行通车。这样一来,白云村百果园可以借助这个“快速通道”与四面八方加强联系。白云村的百果园不仅仅是翠绿如茵,果树成行,而且是挂满树枝的“金秋硕果”。
 
有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白云村百果园尽管香满地,如果没有绿色的销售通道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济服务,那么白云村百果园致富之路就有可能被堵塞。白云村的百果园需要海内外各界人士“捧场”!白云村的百果园也为各界人士提供了旅游休闲服务的好场所。但愿,白云村的百果园名扬四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