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行业业绩大爆发,多家公司满负荷生产,扩产步伐不停歇

 火圭 2021-08-23

今年上半年整个光伏市场持续增长,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持续景气,产业链公司业绩也水涨船高,迎来大增长。多家公司已是满负荷生产或满产满销,扩产步伐也未停歇。

 

大全能源业绩喜人,预计全年多晶硅产量超8万吨

8月19日,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大全能源,证券代码:688303.SH)披露公司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5.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28亿元,增长111.99%;取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0亿元,增长597.96%。

资料显示,大全能源2021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目前公司设计产能已达到7万吨/年。

公司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大幅增加且超过预期,主要系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旺盛、多晶硅料市场紧俏所致。

具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完成多晶硅产量4.13万吨,实现销量4.25万吨。同时,产品质量维持在高水平,单晶硅片用料占比为99%以上,并已经实现N型高纯硅料的批量销售。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多晶硅单位销售价格(不含税)分别为77.15元/公斤和134.46元/公斤,上半年整体来看,多晶硅单位销售价格在105.53元/公斤,而去年上半年多晶硅的单位销售价格为55.64元/公斤,同比上涨89.67%。

根据硅业分会数据,2021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22.7万吨,大全能源对应期间的多晶硅产量为4.13万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8.19%,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大全能源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分别与中环股份(002129.SZ)、上机数控(603185.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知名硅片企业签订了销售长单合同,约定未来3-4年的供货以及一定金额的长单预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大全能源还在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由于终端装机需求旺盛,下游单晶硅片企业扩产提速,高品质多晶硅供应紧张,公司将保持满负荷生产,全年预计产量为8.3-8.5万吨。据披露,大全能源三期B阶段年产35000吨多晶硅扩产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建成投产,2022年3月底之前达产,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同时,大全能源还计划在未来三年保持年均50%左右的产能增速,拟在2024年底前实现高纯硅料总产能27万吨/年。

行业景气,多公司业绩大涨,扩产步伐不停歇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悉,光伏产业上游包括多晶硅的冶炼、铸锭/拉棒、切片等环节,中游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下游包括光伏应用系统的安装及服务等。

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制造端均保持较大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23.8万吨、105GW、92.4GW、80.2GW,同比增长分别为16.1%、40.0%、56.6%、50.5%。

而受多晶硅市场景气的影响,A股多家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且扩产步伐不断。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通威股份,证券代码:600438.SH)以农业及新能源为主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62 亿元,同比增长41.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66亿元,同比增长193.50%。

通威股份披露,今年上半年,受产业链供需不平衡影响,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公司高纯晶硅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126.50%,实现产量5.06万吨,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乐山一期及包头一 期项目平均生产成本3.37万元/吨),产品平均毛利率为69.39%。

据悉,通威股份已形成8万吨高纯晶硅产能、35GW太阳能电池产能,2020年公司高纯晶硅产量全球第一(CPIA统计)。根据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业务发展规划,预计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将于2021年底投产,包头二期5万吨将于2022年内投产。同时,公司还计划在乐山新增投资2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其中10万吨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规模将达33万吨。

7月12日晚间,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特变电工,证券代码:600089.SH)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6亿元-32.2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08亿元相比,增长幅度为230%-250%。

对于业绩的预增,特变电工称,上半年,公司多晶硅产品报告期销量较2020年同期增加及多晶硅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同时公司风电、光伏自营电站规模及发电量增加,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新特能源,证券代码:01799.HK)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公告显示,2021年4月28日,新特能源与晶澳科技全资子公司东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海晶澳)签署《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东海晶澳及其所属集团公司下其他公司将于2022年4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及其所属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181000吨。据特变电工披露,如按照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测算,协议总金额预计约人民币219.44亿元(不含税,本测算不构成价格承诺),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49.77%,协议有效期内年均执行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9.95%。

而特变电工的多晶硅产能扩建步伐也一直在加码中。4月13日,特变电工披露,为紧抓市场机遇,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子公司新特能源对3万吨多晶硅生产线、新疆新特晶体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对3.6万吨多晶硅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该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2.65亿元。此外,为了紧抓市场机遇,不断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等,特变电工还在今年4月30日披露,新特能源拟发行不超过1.77亿股内资股股份,募集资金用于1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及补充风电、光伏资源开发的营运资金。

此外,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双良节能,证券代码:600481.SH)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4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38亿元,增长6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97万元相比,涨幅为470.35%。双良节能目前主要业务涉及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以及光伏新能源产业。其中,光伏新能源业务包括多晶硅还原炉及其模块,以及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2021年上半年,双良节能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主要是光伏多晶硅还原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2.55亿元,同比增长197.15%。

报告期内,光伏硅料扩产带动多晶硅还原炉的订单大幅增长并开始陆续交付。双良节能半年报显示,随着光伏行业平价上网进程加速,下游装机需求回暖,公司的多晶硅还原炉系统因占据市场份额首位,首先受益已提前完成全年度订单目标,并将持续受益。2021年下半年将迎来更多数量更为集中的设备交付。

此外,双良节能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在包头投资设立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作为GW级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项目的投资运营主体,在包头地区开展大规模光伏单晶硅棒及硅片项目投资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