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地为啥少胖子?

 木兰良朝 2021-08-23




     

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是中学地理老师,后来又在地理学院工作,两个专业是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最向往行走,可以用脚步丈量地图上的名字,用心对照书本上的知识。

从地理专业角度讲,因地域广大,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文化地域特征与北方皆不同。所谓行万里路,在今天可能意义也大不同。而这行万里路,跟团旅游似乎还不够。

旅行和旅游,前者有自由行程,可深入当地市井民间。旅游跟团,走马观花。前者观景看人,可以发现,后者买东西,拍照留念,到此一游。

某年春节全家九口人自行组团自在行走,深入闽地,果然眼界大开。

第一次到南方,惊异于闽南本地绝无人高马大肥硕之人。大块头的,不用问,北方人无疑。在鼓浪屿,见一长相极帅气肚腩却大得呼之欲出的男士,不待他张口放出乡音,我们就知道他是东北人。连我这北方中等身材之人,在南方绝然蠢胖子一枚。当然北方并不是没有苗条之人,但那极少见的苗条,全赖神秘的遗传。同学聚会各各前来,人至中年,均胖若两人,当年貌美倾城的校花竟然带了两个下巴前来。唯一例外的是笑笑同学,下巴尖到能锄地,纤腰不盈一握。夸她苗条,她说全家没胖人,是遗传。原来胖还是命运中注定的一环。保重吧,不增不减,你就在那里……说到遗传也是气死人。

厦门、漳州、泉州、福州,遍寻闽地,竟无一胖人。无论长幼,均身材紧致,行走轻盈。尤其在南靖云水谣土楼群,空气清新,流水淙淙,只见上了点年纪的土楼人也不闲着,大叔挑担子颤颤悠悠像首山歌,做活计的大妈眼神清亮,身手敏捷。

闽地为亚热带,冬季亦温暖如北方春夏,可多多户外运动,早起即打开门户行走,运动量足够。而北地人由于冬季严寒,不便户外运动,终日坐在户内,瘫在沙发上追剧看视频,出门必乘车,脂肪难免大量堆积。为了御寒,生理上还要储存脂肪,简直雪上加霜,呈现中央三套、游泳圈和啤酒肚各种臃肿形态。

闽食清淡,真材实料。泉州西街上的花生汤,系花生剥皮用冰糖水煮软,点缀一两枚枸杞成汤,香糯不油腻,不像北方下酒小菜是一盘油炸花生米,油上加油。北食重盐重油重肉,学校周边小吃都是品质不明的油,不仅产生多余热量,并带来健康隐患。闽地清香宜人的土笋冻、沙茶面和肠粉,在北方的反义词就是重口味的肉皮冻、麻辣烫和炒粉。

闽地产茶,处处可见齐整茶田,有久远的茶文化。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土楼红美人、花草茶....所有茶家都请客人免费品尝,不论卖什么的店,进了店都奉茶一杯,真让我们见识到了种类繁多的茶。闽人每晨起,必饮铁观音。有客来,必请吃茶,半发酵的铁观音,尤有助阻止脂肪的生成。 而北地不产茶,饮则习惯很不好。刚刚进食了大鱼大肉,马上来一瓶生冷矿泉水,更有火锅店,餐毕赠一盘冰淇淋或一盘雪糕,让油脂遇冷凝于胃腹,不得消化。在街上走得口渴,根本找不到一杯热茶。而你知道,茶楼并不是喝茶的地方。珍珠奶茶里没有珍珠,没有奶,更没有茶,全部香精兑成,喝了只有更胖。唯朝鲜族店里大麦茶好,却不多见。南行归来,定居厦门的朱家大小姐给我们三家带了三大盒精致的铁观音。现在每天清晨,就是听着音乐,手捧一杯清茶,以期不要死胖下去,并幻想开家茶食摊,专供热茶......           

闽人多饮黄酒、米酒。大年夜我们在厦门黄厝海滨饮花雕,后来在南靖土楼喝糯米酒,真米酿造,绵软里藏劲道。我们北方的好多白酒厂里烟囱早就不冒烟了,白酒不再是纯粮酿造,都是勾兑而成,加重肝脏负担,排解不畅,会造成另一种肥胖。

闽地盛产水果,街边随处有鲜榨饮品,甘蔗汁、香草蜜、芒果汁。在厦大,椰子割开,插上吸管,十块钱一个。在鼓浪屿,眼看着芒果被削好,瞬间就有一杯令人口舌生津的芒果汁出来。泉州开元寺门口,多的是清凉可口的现榨甘蔗汁。更有遍地都是的百香果,也是插上吸管就吸。至于北方,多汁水果少,果汁无非各种添加剂生成,喝了不仅不解渴,所含糖分只有让你更胖。

闽地吃食为何所出真材实料?盖家家户户有佛堂,人人在佛教中学习向善,商旅往来中皆有原则。北人少敬畏,最多临时抱佛脚。第一次在哈尔滨利民开发区一家牛肉面吃套餐,菜中地沟油的气味难掩,是为欺诈。

东北老话说:脚上泡都是自己走的。有了这些缘由,唉,咱不胖谁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