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故都瑞金六大红色标志性建筑

 大好赣鄱 2021-08-23
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云石山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等、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中国红色旅游城市。因此瑞金留下了很多红色标志性建筑物。

瑞金中央政府大礼堂,我们更熟悉的名字是“二苏大”会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于1933年8月动工兴建,年底落成。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大礼堂遭敌人拆毁。1956年按原貌重建,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瑞金沙洲坝有一座中西式于一体的建筑,从上空看,这个建筑像一顶巨大的红军八角帽,面积为1500㎡,在中门上写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几个大字。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瑞金市叶坪,是一座13米高炮弹造型的建筑,落尘于1934年2月,后被敌人拆毁,1955年按原样修复,塔座为五角星,在纪念塔的前方,用煤渣铺写这“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大字。据说当时的建造得到了苏区人民的积极响应,很多群众拿着一角、两角、甚至一分两分来支援纪念塔的建设。

红军检阅台,建造在红军广场的最前面,建造于1931年11月,是为了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检阅红军而建造的,最初是简易搭设的竹木平台,阅兵结束后,1933年政府决定重修检阅台,1934年1月竣工,红军长征后,被敌人拆毁,1955年依原貌修复了检阅台,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红军烈士纪念亭,也称为五角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红军烈士纪念亭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筹建,钱壮飞设计,梁柏台担任工程指导,1933年8月1日开始动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整个亭子仿古建筑,典雅美观、古色古香。当时,叶坪广场中建成的几大红军纪念建筑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瞻,因此在此亭配有木板凳和石板桌、石墩、供参观者休息之用。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烈士纪念亭被-反动派拆毁,就连亭座的红条石也都搬运到别处修筑工事。1955年春,国家按原貌重修此亭。“红军烈士纪念亭”几个字是模仿“红军烈士纪念塔”的字体而制作的。1961年3月4日,红军烈士纪念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生堡,整个建筑由青砖建成,呈四方形,是为了纪念在第四次反“围剿”牺牲的赵博生,所以称为博生堡,博生堡建筑于1933年8月1日,1934年1月31日建成,亭为三个角,寓意为黄公略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的。亭中立了一块三棱锥体的石碑,上刻有黄公略传略。后被敌人拆毁,1955年依原貌重建。上面的“博生堡”三个字是由朱德总司令亲自题写的。

公略亭:是为了纪念烈士黄公略而建造的,黄公略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的,公略亭建设时间与博生堡一样,也是1933年,1934年建成,后被敌人拆毁,1955年按原貌修复。当时的公略亭三个大字是由彭德怀元帅亲自题写的,可惜后重建的公略亭三字是后期制作而成,彭德怀元帅所题的公略亭三字在纪念馆中保存着。1961年3月4日,该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为了庆祝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在叶坪红军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红军阅兵仪式,这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阅兵仪式。中央政府大礼堂、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博生堡、公略亭一起被称为苏维埃6大标志性建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