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石成金1:刚与柔

 一中大语文 2021-08-24

点石成金1

刚与柔: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

刚硬,像是锋利的棱角,强大的力量感让人敬畏,巨大的侵略性令人恐惧。柔软,像是温暖的掌心,柔软的触感让人迷恋,软弱的本性却易被轻视。

刚与柔的巧妙逻辑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两者虽然泾渭分明,却更像是彼此依偎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唯有交融,方可形成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

【好词荟萃】 

一、形容刚的词语

刚愎自用 血气方刚 刚正不阿 无欲则刚 

松贞玉刚 刚直不阿 刚毅木讷 刚毅不屈 

百炼成刚 至大至刚 沉潜刚克 刚肠嫉恶 

二、形容柔的词语 

柔枝嫩叶 玉软花柔 柔风甘雨 手如柔荑

柔情绰态 柔情似水 柔情蜜意 恬言柔舌

温柔敦厚 温柔体贴 柔心弱骨 优柔魇饫 

柔肠百转 柔肠粉泪 优柔寡断 柔声下气

(优柔魇饫【yǎn yù】:优柔,不慌不忙地;魇,吃饱后满足的样子;饫,饱食。比喻从容舒缓地体味其含义,并从中得到满足。

【解读】
  刚硬与柔软的词语放在一起表现出了强大的冲击力。似乎二者完全不能相容,但两者又的确不可分离。矛盾之美,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张力。大家可以用这些词语来描写刚与柔的矛盾之处,从而凸显和谐之美。
【示例】
  恰当的刚硬,是刚毅不屈,没有盛气凌人的距离感。太过强硬,不掺柔软就成了刚愎自用,往往过分在意自我意志的实现,过分恪守自我的准则,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围墙,隔绝与他人的正常交流与交往,将冷漠与隔阂一并种在人心底。
  恰当的柔软,可能变成以柔克刚的神奇力量。而过于柔软,就会退化为优柔寡断,成为在墙头左摇右摆的杂草。因为缺乏主见与思考沦落为他人的工具,失去了为自己做出选择的人生。
  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如何避免走向过于刚硬?又如何避免沦落为优柔之徒?学会刚柔并济便是最好的答案,让刚与柔的特质和谐渗透于我们的一生之中。) 

三、形容刚与柔的辩证关系的词语

刚中柔外 柔中有刚 刚柔并济 刚柔相济

外刚内柔 外柔内刚 以柔克刚 摧刚为柔 

柔能克刚 吐刚茹柔 刚克柔克 柔而不犯

【解读】
  过分刚硬的人因为高傲自大而失去他人信赖与喜爱,过于软弱的人因为失去主见而丧失别人的尊重与敬畏。学会刚柔并济,方可以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把握恰当的分寸。大家可以引用这些词来形容刚与柔的辨证关系,以此来论述刚柔并济的重要意义。
【示例】
  刚强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双眼寒光毕露,拒绝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刚强之余,人心中能留有一片可以裹藏尖锐棱角的柔软。刚柔相济的人既能让我们敬佩他们的坚守原则,也让我们真诚地喜爱他们的柔软灵魂。真正和谐的自我,应当如稼轩一样,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亦有“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的脉脉柔情。

【好句荟萃】 

一、古代名句

1、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柔弱有时也能战胜刚强。)——黄石公《三略》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用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老子》

3、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坚硬的事物容易折断,而看起来柔软的事物往往生命力顽强。)——辛弃疾《卜算子》

4、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柔能克刚,当大力士孟贲、夏育遇到小孩子时,他的勇力也无处可用。)——《格言联璧》

【解读】
  柔弱的力量,常常被我们忽视。可是古人却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窥见了柔软的无穷威力。大家可以用这些句子来论述“柔”的重要性。
【示例】
  《老子》中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有时比刚强更具力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餐风饮露,饱受欺凌,可是,所有的一切他都忍受了下来。他以“柔”的姿态与各国交好,寻求各种可能的帮助,最终成功返晋,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霸主晋文公。没有人会否认项羽是铮铮铁骨的真英雄,但是如果他能多一份柔软,渡过乌江,据守江东,那么也许就能卷土重来,成就伟业。但历史不能倒退,时光不能再来,唯有以史为鉴,方可不在历史的大潮中迷失方向。

5、强自取柱,柔自取束。(太坚硬的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荀况《劝学》

6、太刚则折,太柔则废。(人的性格太刚烈,宁折不弯,到了一定的极限就要崩溃。反之,如果太柔弱,就会唯命是从,任人宰割。)——班固《汉书》

7、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尽管事物的变化没有止境,但是他们最终都各有自己的归属;或者是属阴或者属阳,或者柔弱或者是刚强,或者是开张或者是闭合,或者是松弛或者是紧张。)——《鬼谷子》

8、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好的将帅应该具备的性格是刚强、刚烈,但不固执己见,温和、柔和但不软弱无力,刚柔相济,所以能以柔弱战胜刚强。)——《将苑》

9、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

【解读】
  古人始终没有放弃思考刚与柔的辨证关系。刚与柔,时而相克,时而相生,但惟有智慧的灵魂,可以使二者的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刚柔并济。大家可以用这些句子来表达刚柔的辩证关系。
【示例】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况在《劝学》中道出的哲理仍然振聋发聩。过于坚硬,让我们时刻紧绷着神经,走向崩裂;而过于柔软,让我们永远卑躬屈膝,失去了自我的灵魂。人心是刚与柔的统一体,坚硬与柔软的并存使人既得以留有珍贵的棱角,保存鲜明的个性,坚持内心的准则;又得以体味世间的温情,维持人性的温度,感知世事的温暖。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深情地吟诵诗句:“为什么我眼里总是噙满了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既以坚毅之心挑起国家发展富强的重任,又对国家、对人民充满无限的柔情。只有刚柔相济,均衡统一的健全人格才得以成就和谐的自我。

二、近现代名句

1、唯柔弱是爱愿的识别,正如放弃是喧嚣的解剂。——史铁生

2、我的灵魂里是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礼,但是它是有一个核心的,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就像是绵羊一样。——王小波

3、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毕淑敏

4、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林清玄

5、温柔是:包容并静默,不问不怨,不哀伤。——黄碧云

【解读】
  柔软可以是一种姿态,也可以是一种心态,柔软的力量不容小觑。大家可以用这些句子来论述柔软的状态和柔软的重要性。
【示例】
  万物皆有柔与刚,刚能带来坚强之力,柔也能给呈现温和之势,生成一股不一样的力量。就如雪松,它能够将枝桠弯下,让雪滑落,具有柔性。不禁想起毕淑敏的话:“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天意的安排是如此具有深意,小草的柔弱,何尝不是它抵抗狂风暴雨的刚硬盾牌呢?

6、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笛福

7、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8、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屠格涅夫

9、在需要心的地方,请放上一块石头。——顾城

10、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毕淑敏

【解读】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我们有时不得不刚硬坚强,这能让我们获取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被软弱的侵蚀所奴役。大家可以引用这些句子,论述坚强刚硬的重要性。
【示例】
  歌德曾说,“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会面对人世的悲欢离合,也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搏击。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好以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精神迎难而上,无所畏惧地迎接挑战、战胜苦难,以展现我们生命的魅力和魄力。

11、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西格夫里·萨松

12、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13、欲演怒涛之势,必存风柔之心。——《风姿花传》

14、尘世里,总有些什么,让我们不自觉地微笑,使我们的坚硬,在一瞬间变得柔软。婴儿的梦呓,幼童的稚语,夕阳下相互搀扶的老人。——丁立梅《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15、所有人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16、你柔如江南的水声,你坚如千年的寒玉。我举目,你是浩浩明月;我垂首,你是莽莽大地。——洛夫

【解读】
  刚硬与柔软,有时像是不可分离的双胞胎,有时又像势不两立的两极。对于两者关系的思考从未停歇。唯有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被刚硬的冲动所左右,不被软弱的侵蚀所奴役,方可收获真我。大家可以引用这些句子,说明我们面对刚与柔的正确态度。
【示例】
  萨松在诗里写:“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有时,刚与柔是相互成就,相互促进的奇妙关系。李清照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也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柔情,一代巾帼英才的形象令人赞叹;康熙既有执法严明的刚毅,也有爱民如子、为民着想的柔情,一代明君的光辉典范已然树立;鲁迅既有对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坚毅不屈,也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温情。刚硬与柔软,就在互促互生中引领着生命的前进方向,照亮道阻且长的远方。

【运用之妙】

看了上面的好词好句,大家对“刚与柔”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你更倾向于“刚”还是“柔”?

【高考佳作】

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