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无处不凑合

 晓枫婉月 2021-08-24

人生无处不凑合

某一天傍晚,在小区跳广场舞时,听一位女士在诉说自己的儿媳多么刁难多么不孝,尽管耐心地听着点头,但我心里清楚,这只是一面之词,也许她儿媳还有更大的委屈呢?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也没有兴趣听她唠叨,但又碍于情面和信任,就随口安慰她说:“凑合吧!谁家不是在凑合呢?”  

突然间,我的脑海里闪跳出了一篇文章的题目《人生无处不凑合》,同时,一些林林总总的关于“凑合”的文字感悟画面也在脑海里千回百转,久久不能离去。

“凑合”的本意是让某些原本不“和”的人或物汇集在一起,勉强适应或迎合对方的过程。 

细细想想,好多关系,比如一些家庭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姐妹之间、兄弟之间的关系、以及邻里之间、亲家之间、亲戚之间,同事之间、两代人之间、上下级之间,相处的时候能说都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吗?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很多人之间的相处是不得不处的关系,不得不交往的人,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能量去选择别人,心理上经常像有笼子把自己圈在一定的范围和套子里,束缚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这也是人活得“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所以,现代人竭力张扬个性,渴望自由,强调自我意识,千方百计让自己活得潇洒快活起来,无拘无束起来。  

“凑合”,是在有关联的人之间产生的,它的里面含有迎合、有意识把关系处好的愿望。为了某种共同的利益,通过“凑凑合合”的渠道达到意向一致,暂时关系融洽的目的。 

人们常常说“宽容”别人,显得自己很有“禅心”、很有教养,很有气度,是一个容量很大的容器,能藏污纳垢,宽宏大量地对待别人,把自己刻意建立在一种“高姿态”的心理上。 

其实,本人通过无数事例,感悟到“宽容”的本质是“凑合”。“凑合”的骨架就是“将就”。这又可以说是一种人性中的“真相”,尽管这只是本人浅薄的观点。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想完全让别人和自己思想、观点、行为、语言、心理保持长久的一致是不可能的。  

由此,人们就渴望被人“懂”,渴望遇到知己,就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说法。 

知音就是不用“凑合”而不谋而合,观点一致的人。 

凑合,有时候是个优点。它与人的教养、忍耐性、自控力,“顾全大局”的思路有紧密的关系。用行动告诫别人,他活得比别人更注意风度,更愿意追求和谐,更容易谅解别人。 

本人认为,“凑合”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本事。 

人无完人,我们在挑剔别人这样那样“毛病”的时候,是否别人也正在忍受着我们这样那样的缺点。 

因为不凑合,有人理直气壮地把婚离了。而时过境迁回过头想,自己勇敢抛弃的婚姻可能并没有破裂。 

因为不凑合,有人把老板“炒”了,果断地把工辞了。冷静下来后,在寻求下家的艰难道路上却在念念不忘过去老板的好处。 

因为不凑合,做不到换位思考,许多家庭中婆媳关系紧张,找不到退让的理由,女人整天难为着女人,在痛哭流涕中爱恨情仇,反目为敌。  

因为不凑合,冲动中说了伤感情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交往了不该交往的朋友。  

“凑合”看似一种无奈、一种妥协、一种软弱,但实际上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促使状况能够达到平衡,走向“和谐”。 

小不忍者乱大谋。  

这是一个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方面不断进取和发展的时代,也是追求高物质、高精神、高颜值的时代。举头观望,低头思量,有多少婚姻没有参杂“凑合”的成分?有多少人之间没有挣扎在“凑合”的边缘? 

在一个个改变不了的现实面前,人最终会低下头。最好的做法就是:该凑合的时候要凑合,该较真的时候要较真。  

人生何处没有“凑合”的人,生活在矛盾中,过于精致苛刻的日子是一种理想,终究归于美丽的遐想,对事物过分认真,精挑细选,会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而难以自拔。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宽容了别人,别人自然放松了对你的警觉,你对別人冷酷刻薄,别人也不可能向你张开笑容。人生没有那么多知音,因凑合,故孤独。

作者简介

   

安平静好君:本名仲爱萍,六零后。广东珠海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擅长创作爱情婚姻等贴近生活方面的作品。近年来,陆续在网络和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赏析、影评等原创作品2000多篇。 

座右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