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店铺老板好心救一汉子,汉子指了指门口,你要发财了

 你在我在观自在 2021-08-24

新城县里面有一家卖药的店铺,虽说老板徐枫人挺不错,厚道老实,但店里的生意却总是不尽人意,每当有人说他生意上的事,他总是笑笑说,哎呀,我家生意不好也是好事,说明乡亲们生病少啊!人们都说徐枫这个人心善呐,这天中午,徐枫正在店里看书,忽然听到外边传来扑通一声响,他急忙出门,看见一个外乡的汉子倒在地上昏厥过去了。


徐枫忙命伙计把这人抬进店里,但见他面色发白,呼吸急促,明显就是中暑了。他给汉子喂了些霍香水,又用冷毛巾给他敷在额头,过了片刻,那汉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瞬间明白了,是徐枫救下了自己,起来就要谢恩,徐枫按住了,汉子就暂时在徐枫家住了下来。徐枫每天喂汤喂药,照顾周到,那汉子名叫刘涛,是京城人,号称在一家店铺里面帮人算账,这次经过这里是为了帮人讨账,不曾想天气太热,自己又太心急,一不小心就中了暑,幸亏徐枫心善救了他,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刘涛和徐枫两个人谈的投机,就拜了把兄弟,刘涛年轻为弟,徐枫年长为兄。这一天的刘涛看着徐枫店里的生意很冷清,就对徐枫说。哥哥,你这生意可不怎么样啊,徐枫又把他的老话拿出来说了,刘涛却摇了摇头,哥哥你要是一直赔钱做生意,那你家店关门了谁还乐意给老百姓卖便宜实惠的药?只有你家生意好了才能有心有力给老百姓卖好药。

说完他就看了看店里的格局,又出去绕着店转了一圈,之后跟徐枫说,哥哥你家店门口有处泉眼,你就在这打个井吧,由于刘涛还要急着办事,说完就告辞。徐枫遵照刘涛的意思,请来打井师傅在那块空地上打起井来。三个月后,井打好了,井水甘甜,是新城县里难得的好水。徐枫的大儿子徐小青高兴坏了,对徐枫说,哎呀,赶紧请几个泥瓦匠砌道矮墙,把这口井给圈起来,哎,咱以后也甭开店,要不光卖水就发财了。


徐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这井里的水一滴都不许卖。徐小青迷惑不解地问咱咱咱叨了,咱掏了100多辆银子,就是为了请大伙喝水呀!徐枫点点头,什么话都没说。井水好喝,还不收钱,半个县城的人都到这里打水,徐枫为了乡亲们打水方便又置办了物件,排在井台边放置了两个凳子,供打水的人休息。

为此徐小青只能撇撇嘴,眼下还是徐枫当家,他说什么徐枫也不可能听啊,可看着徐枫白白的往外扔银子,他心疼啊!说来也怪,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店里的买卖竟然好了起来,不光是新城县的本地人经常来此处买药,甚至连外地人都听说这家店的药效好,也赶来此处买药。


徐小青见到有银子进账,心里那叫一个乐呀,这井水的事就暂时放到一边了。转眼就过了一年,这一天呢?徐枫忽然接到了刘涛的信,说是分别以后相当挂念,很想他,无奈事务繁忙脱不开身,只能请哥哥来京城一聚。

徐枫也很想到京城去开开眼界,于是把生药铺交给儿子打理,动身去了京城。徐枫一走,徐小青可就来劲了,他先雇来了泥瓦匠砌了一道矮墙,只留了一道一人大小的口子,之后又雇人看守井口,不允许大家免费打水,要想打水就得掏一个铜板。

这下乡亲们不乐意了,徐小青站出来说,哦,我家打这口井,花了100多两银子不收你们钱,这笔账怎么怎么算的?你们又没帮我家干活,还想喝到水,你们有良心吗?


乡亲们一时无言以对,没带钱的乡亲友的回去取钱了,有的就去城边的河里打水了。带了钱的乡亲就按徐小青的吩咐把铜板放在一个篓子里,到了晚上啊,徐小青抱着篓子一看,竟然有半篓子钱,这可比卖药赚的多多了。他不禁兴奋的心花怒放,老爹要是早听自己的话,不知道收进多少钱来了。

但是一个月后,徐小青就发现不对劲了,不仅打水的人寥寥无几,买药的人更是没几个,如果情况再不好转,可能再过一段时间药铺就得关门了,他想不通是为什么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一天,有个孩子到生药铺里来抓药,伙计们正给他撑着呢,一个婆娘忽然跑过来劈手就给了孩子一巴掌怒骂道。我不是让你到广济堂去抓药吗?就知道你偷懒,耍心眼,亏得我跟你来了。

徐小青急忙上前拦住嫂子,你也是咱们的老主顾了,你就跟我说句实话吧,为什么不到我们铺子里抓药了呀?广济堂离咱这儿远着呢。那个婆娘说你家药不顶用。徐小青气得跳起来,我家药不顶用,我家药还是头年进的呢?嗯,头年就顶用,今年就不顶用了,那婆娘白着他一眼说。为啥不顶用了?你心里最清楚,别问我,你快让开啊,别耽误我抓药了,婆娘拉着小孩就走了,留下徐小青在那发愣。

徐小青说的也是实情啊,徐记药铺现在卖的药还是去年秋上徐枫进的呢?今年的新药还没下来也没进,怎么同样的药?去年就顶用,今年就不顶用了呢,徐小青想不透,就找到跟他爹关系很好的,去问个明白。郎中听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一个劲的说不可能,徐家开了这么多年的药铺,保管草药,那是有一套啊,绝对不会有问题。

徐小青不死心,又找了几个老主顾问。大家众口一词的说就是他家的药没以前顶用了,这才换了另外一家药铺买药。徐小青又到库房去查看那些药材,保管的很好,没有丝毫的问题,怎么就不顶用了呢?想了几天,都快想破头也没能想明白。万般无奈之下呀,他赶紧写了一封信给老爹送去了,徐枫接到信,日夜兼程赶了回来,一到家,徐枫救命伙计们拆掉围住颈的矮墙,并让伙计们便告乡亲们,这口井仍然是免费,谁爱打水谁打,分文不取,他才把徐小青叫到跟前说。这口井若是活井,就是咱家的财源,若是死井就是咱家的祸星。


徐小青愕然的睁大眼睛迷惑的问道,嗯,这为什么呀?徐枫说呀,他接到徐小青的信之后,也是万分着急,马上就向刘涛辞行,刘涛问他出了什么事,就把徐小青的信给他看了。刘涛看后微微一笑说,若是他猜的不错,定是徐小青为钱所惑,把活井变成了死井,了断了徐家的财路。

徐枫也想不明白是怎么个说法,连忙讨教刘涛,这才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亲们若是喝惯了他家井里的水,再喝别处的水就会水土不服,喝他家的水,再吃他家的水熬出的药自然是十分妥帖的,没有不适感,还利于治病,但自从他家卖水以后呢,乡亲们去别的地方打水了,再吃别处的水,熬出的药就会出现水土不服。


甭说治病了,反而会出现其他的不适感,于是呢,乡亲们就会认为他家的药不好,却不会想到是水的缘由。徐小青愣愣的说不出话来了。徐枫说呀,他听刘涛讲了这些,才明白当初刘涛为什么让他花银子,打这口井,就是为了让乡亲们喝他家的水,适应他家的药啊!

好不容易有这么多老主顾,却不曾想被徐小青赶走了。徐小青愧疚不已,真没想到做生意还有这么大学问呢?徐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做生意学问大呀,做人的学问也不小啊!儿子啊,好生学着点吧,有时候啊,该吃亏的那就得吃点。徐小青使劲的点了点头。徐家的井重新免费让乡亲们打水了,他家的生意又慢慢的红火了起来,久而久之,那口井被乡亲们称为徐家井。徐家人却说那是他家的生财井,正是想要生财有道,就需要为百姓学会吃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