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香犹在,萨拉蒙教授千古

 heshingshih 2021-08-24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荣誉教授萨拉蒙教授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荣誉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莱斯特·M.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2021年8月20日在美国马里兰州阿诺德的家中去世,享年 78 岁,追思会将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24日举行。萨拉蒙教授是非营利组织研究先驱、美国非营利部门实证研究的倡导者,也是一位关注公民社会和慈善领域的作家。

 “萨拉蒙博士的逝世让我们中的许多人措手不及,他一直在积极工作,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奉献精神、活力和热情是无与伦比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官员在今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

声明继续说:“萨拉蒙博士率先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开展非营利部门的实证研究。他的逝世,是我们的集体损失,这一点将在美国和全世界的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研究领域引起共鸣。”

基于全球环境、健康、能源、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对人们创新性地寻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994年萨拉蒙教授预见性地提出“全球结社运动”。作为在慈善领域深耕多年的国际知名专家,他敏锐地观察到世界各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发生一场全新的变革,私人投资进入慈善领域已然成势,多元化主体和多样化工具不断涌现,慈善新前沿的边界持续延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萨拉蒙教授于2014年编著《慈善新前沿》,重温“慈善”这个古老词汇的历史意义,摒弃它聚焦于赠款或资助的有限性,重点强调它的真正内涵,即通过多种工具和方法将私有资源转化为公共福祉。该书从全球慈善领域创新模式的角度,详细而深入地介绍了全球慈善新前沿的新主体和新工具,这对全球和中国欣欣向荣的社会价值投资和新商业文明建设而言,价值极高。

2018年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引进和译介这本书,过程中,与萨拉蒙教授有了长期深度的接触。对于这本近75万字(中文)的书能够被译为中文,令萨拉蒙十分激动。2019年3月该书中文版正式面世,萨拉蒙教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与学院全体师生及业内合作伙伴共同回顾了撰写《慈善新前沿》的初衷。

“正是因为感受到传统慈善的局限,所以必须要找到新的方式来利用有限的慈善资源以产生更大的效用。”萨拉蒙教授提出新的慈善理念,并把慈善定义为:“动用私人资源服务社会和环境目的”。与传统慈善相比,新慈善拥有更广泛的资金来源、更强大的杠杆力量,同时更关注成果。

2019年3月13日CGPI思享会

“慈善新前沿:全球慈善与社会投资的变革”

萨拉蒙教授演讲

《慈善新前沿》一出,即被定位为重塑全球慈善与社会投资的新主体和新工具的指南,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对日益增多的慈善家和社会创新家,可以有所助益,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深记得,那是个早春,风中还带着几分寒意,已过古稀之年的萨拉蒙教授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与慈善界的伙伴们畅谈“慈善的新前沿”。如今著作墨香犹在,菊花已瓣落,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