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美丽星空 2021-08-24

石家庄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装饰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超过材料的限制,运用到砖石建筑上,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这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站构上的“词汇”和“文法”。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而且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仍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有删改)

材料二: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它密布于屋檐和平屋回廊下面,造型别致,一层一层地向外挑出,有的还用青绿色的油彩装饰。可以说,斗拱是中国建筑最精巧、最华丽的部分,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来看,它都足以代表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和精神。

斗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论语·公冶长》中就曾提到“山节藻税”这里的“节”即指斗拱。斗拱

最初是由于木结构建筑的实际需要才诞生的,它其实是柱子与梁架之间的过渡构件,主要作用就是扩大梁架和柱头的接触面。从而加强梁架与柱头的联系,以承托中国建筑那高大厚重、出檐深远的屋顶。

尽管斗拱起源很早,但与希腊柱式相比,斗拱算是晚熟的建筑语言,一直到盛唐才基本走向成熟。由于唐代建筑房基低接、木柱粗短、屋项平缓,硕大的斗拱占据了建筑最显眼的位置,把建筑结构的“筋骨”毫无遮拦地展露出来,木材的潜能被发挥到了极致,例如建于唐朝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距今已千余年,它上覆单檐庑殿顶,檐下的牛拱、双层拱、双层昂具挑出2米多,若加檐头瓦件,出檐竟深达3米左右,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挑檐最远的。唐代的斗拱古朴、雄浑、率真。近似于希腊早期的多立克柱式的风格。

后来,我们的祖先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传统习惯,这种改变很快反映在建筑上。建筑的柱身加高了,斗拱也不再像唐代那么雄壮有力,柱间的斗拱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宋代,斗拱逐渐变得舒朗,开始像希腊中期爱奥尼柱式那样走向装饰化。或者说,这时的斗拱,其装饰意义已经超过它的功能意义了。

元代以后,斗拱直接承托屋顶的功能被挑檐檩代替,它的原始作用消失,完全演变为屋檐下的一条装饰带,密密丛丛,繁缛艳丽。原本无意于雕饰的斗拱,成了像希腊后期科林斯柱式一样的纯装饰性的“图案”。

斗拱是中国建筑的独特“语言”。在中国建筑这部华美乐章中,屋顶和丰拱堪称其中最优美的两段旋

律。

(节选自房厚泽《凝固的历史》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民族的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遵循着本民族创造并世世代代沿用的惯例,有带者民族感情倾向性的建筑“法式”。

B.中国建筑的“文法”,是古代劳动人民从建筑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并被普遍承认和遵守的规则,有一定的拘束性。

C.斗拱造型独特,是中国建筑最精巧和华丽的部分,是柱子与梁架之间的过渡构件,代表着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和精神。

D.文中《论语·公治长》“山节藻税”的内容,在于说明斗拱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特有构件和独特语言。

2.根据材料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运用中国建筑的“法”规则,可以使用极不相同的“词汇”建造不同的建筑物,满足不同的需要,表达不同的情感。

B.我国砖石建筑采用木框架结构方法,说明依据中国“文法”和“词汇”组织面成的建筑形式可以超越建筑材料的限制。

C.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檐下的斗拱,双层拱、双层昂共挑出2米多、主要是为了承托高大厚重,出檐深远的屋顶。

D.我们祖先席地而坐习惯的改变能够通过建筑反映出来,由此,依据某朝代的建筑风格就能推知当时的生活习惯。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建筑“词汇”的一项是()

A.梁、柱、门、窗、斗拱、戗兽、正房、厢房、牌楼

B.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红墙、红木吊顶、红色弧形楼梯

C.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左右均齐对称,中轴线显著

D.赵县柏林寺七层塔檐下的仿木双抄无令拱及它的飞檐

4.从材料看,斗拱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5.两则材料各使用了什么方法来阐释事理、介绍知识?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

2.D 3C

4.①实用作用:扩大梁枋和柱头的接触面,承托屋项;

②装饰作用:走向(完全)装饰化。

5.材料一: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论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的特点。

材料二:打比方,说明斗拱的特点;作比较,把斗拱的发展变化和希腊的建筑风格进行比较。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地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

周朴园   你去告诉四风,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检出来。

鲁侍萍   旧衬衣?

周朴园   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村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   要哪一件?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上特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待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愤怒)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几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   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节选自曹禺《雷雨》)

文本二:

我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我念起人类是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生活在狭小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①。在这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危机之前,蠢蠢地动着情感,劳着心,用着手。他们已彻头彻尾地熟悉这一群人的错综关系。我使他们征兆似地觉出这酝酿中的阴霾。预知这样不会引出好结果。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位,来怜悯地俯视着这一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教自己,而不知千万切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泥沼里的赢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恶”,他抓住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魂来洗涤自己。但这样不自知地犯了更可怕的罪恶,这条路引他到死亡。蘩漪是个最令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救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她到死亡。

(节选自曹禺《雷雨》序)

【注】①争执,此处的意思是挣扎、抗争。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称侍萍是“小姐”,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侍萍不动声色地予以反驳,揭露了周朴园的虚伪。

B.剧中“老爷,没有事了?”“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等台词推动了剧情发展。体现了戏剧语言的动作性。

C.“你一一侍萍?”这句话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言外之意有“你是照片上的侍萍吗?你不是死了吗?

D.节选部分写周朴园和鲁侍萍从相遇到相认的过程,写出了两个人尖锐的矛盾冲突,冲突的实质是性格冲突。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和代表作,写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是一部杰出的悲剧。

B.周萍是周朴园的长子,因不知情与同母异父的妹妹四凤恋爱,最后怀着深重的罪恶感与四凤一起触电自杀。

C.繁漪虽然追求个性解放,但又走不出旧家庭的牢笼,有着雷雨般的性格,是作者认为的最令人怜悯的女人。

D.《雷雨》剧名与剧情有关,象征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沉闷压抑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8.剧中那件绣着梅花和“萍”字的旧衬衣在剧情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作者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侍萍的哪些“争执”寄寓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答案】6.D

7.B

8.①推动剧情发展,这件衣服使得周朴园和侍萍相认,产生新的矛盾;

②丰富剧情内容,衣服的细节补白了二人当年情深意切的过往。

9.①鲁侍萍被赶出周公馆后以死抗争。

②三十年后,她与周朴园再相遇时对命运不公的指责。

③鲁侍萍对周朴园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列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后幸洛阳,次蹈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就惧成约,奈何令人悔为不者。若以为足,今不管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都?”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征说曰:“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梁,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十七年,疾甚。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檐帷,无涂车、灵。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又赐家封户九百。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媚之,毁短百为。征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征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B.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C.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D.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洗马,意思是在马前作前驱,本作“先马”,太子出行时为先导,为太子属官。

B.薨,古代对皇帝及其妃嫔、子女或封王的贵族死去的委婉说法,文中指魏征死去。

C.陪葬,皇帝把皇陵余地赐给亲属、功臣、将相用于安葬,陪葬对臣子来说是种荣耀。

D.凌烟阁,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造的高阁,阁内共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魏征经历曲折,曾经几易其主。他早年跟随隋末起义军领袖李密、窦建德,后来又追随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直到遇到李世民,才得以尽展其才。

B.魏征忠贞为国,深得皇帝信任。唐太宗经常让他进人自己的卧室商谈事情,魏征知无不言极尽忠心,前后上奏二百多条建议。由此得到提拔重用。

C.魏征正直肯谏。劝课很有成效。太宗出巡谴责地方官招待不周,他以隋亡的典故劝谏,唐太宗欲纳郑氏女为嫔,他劝谏皇帝为民着想,都被采纳。

D.魏征死时荣耀,死后遭到猜忌。魏征去世,太宗把公主赐婚魏征之子,临哭,美朝,赠官,亲写碑文;但后来太宗心生猜忌,停婚约,推倒墓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日:“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2)其妻裴辞日:“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

14.文末说,唐大宗后来对魏征心存不悦,停子女婚约,又推倒其墓碑,简析其原因。

【答案】10.C

11.B

12.B

13.(1)唐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众我的话,

不会因为今日之祸而死!

2)其妻裴氏推辞说:“魏征平日节俭,现以一品官的礼节安葬,仪仗器物太多,不合他的本意。”

14.①小人百般诋毁;②魏征推荐的杜正伦、侯君集先后获罪,小人便指责魏征曾阿附恶党;③奸人说魏征太注重私欲,无视君王,想青史留名。

(二)古代诗耿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我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昔闻”“今上”对照,扩大了时空领域,道出渴望一见而夙愿终偿的喜悦心情。

B.颔联写自身凄惨境况:亲朋没有消息,自己年老多病,孤独的晚年只有孤舟相伴。

C.诗人写景摒弃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使全诗风格雄浑高昂,成为杜诗五律中的名篇。

D.诗歌以喜登开始,以“涕泗流”做结,情感波澜起伏,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16.清人黄白山认为这首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A16.“胸襟气象,一等相称”是对本诗意境、襟怀、气度的高度评价。关山与乾坤、吴楚的广阔境界相当,而且从东南拓到北方,所以说气象相称;凭栏洒泪的诗人与“老病有孤舟”相呼应,诗人“涕泗”是因北方的戎马战乱而流,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所以说胸襟极宽。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六国论》中用对偶手法,写六国先人“              ”才拥有弹丸之地,表现开国的艰难。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              ”两句所用的意象,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两句词。

3)六朝古都南京常常引发诗人的兴亡之感。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看到眼前景象,抚今追昔,就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

【答案】

①暴霜露

②斩荆棘

③孤光自照

④肝肺皆冰雪

⑤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一经问世便获举世瞩目,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自不待言。

通过对三星堆的考古,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浪漫想象,感受到“三星伴月堆,至西十五里”的历史判断,感受到“东有扶桑,西有若木”的大胆猜想。(        )有人说,考古工作者的双手正一步步复原、唤醒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传奇。其实,不只是他们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还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进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亿万国人都能通过这次考古提升文化自信,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更坚定地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B.通过这次考古,亿万国人都能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提升文化自信,更坚定地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C.亿万国人都能通过这次考古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提升文化自信,更坚定地也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D.通过这次考古,亿万国人都能提升文化自信。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更坚整定地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19.对上文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排比    比喻    比拟

B.排比    夸张    对偶

C.借代    比喻    比拟

D.反复    夸张    比喻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B

19.A

20.修改:他们不只是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还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过接种新冠疫苗,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降低个体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同时接种疫苗的人群越多,拥有免疫力的人就越多,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       ,接种新冠疫苗都是必要的。

我国现有五款新冠疫苗,       包括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这三类疫苗采用的技术路线不同,但研发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结合抗原本身的特性、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

当然,新冠疫苗也有其明确的适应人群以及适应症,       。有些对疫苗成分有过敏史者,还有些身体情况比较特殊的人群不在接种范围内。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根据提示语和相关要求,把各段的主要意思补充完整。

段一:接种新冠疫苗,       (使用比喻修辞,句式整齐,不超过8个字。)

段二:疫苗不同,       (填写四字成语)

段三:新冠疫苗对疫苗过敏人群说:       

【答案】21.①从个体免疫和群体防护看(从个体与群体来看)

②依技术路线分成三类

③并非所有人群适合接种(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22.①共筑免疫屏障   ②殊途同归   ③你不是我的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使用一句流行语,不超过8个字。)

小满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阴历四月中,夏熟作物逐渐饱满,故称“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俗语说“小满动三车”此时节,男人踩水车灌溉农田,女人缫丝、摇纺车,收拾打菜籽油的油车。二十四节气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可是却没有“大满”来与小满对应。“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小满”之后紧跟的节气是芒种,意指有芒的麦子赶紧收割,有芒的稻子赶紧耕种,故也称“忙种”。

十六岁的你。正值人生“小满”,即将步入成年,知识逐渐丰富,思想日渐成熟……

校团委准备举行以“正值人生小满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写篇演讲词,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答案】参考范文:

人生小满时,青年需努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题目是“人生小满时,青年需努力”。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七月火红火红的太阳,十月迷人绚丽的红叶;青春,是东升的旭日,竞发的百舸,搏击长空的雄鹰。人生的青春时节,就如四季中的“小满”,生机勃勃,正是孕育丰收的时节。在这人生中生机勃勃的时节,我们应虚怀若谷,戒骄戒躁,燃起青春拼搏的热情,以迎接累累的秋收硕果。

二十四节气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可是却没有“大满”来与小满对应,我想这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吧,他们把对人生的理解,融入对节气的命名,大概先人也不想代代中华儿女骄傲自满吧,因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唐太宗能虚心听取属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时惨遭失败。吾辈之青年,应以此为戒,领会先人嘱托,努力过好自己的青春,不在知识逐渐丰富,思想日渐成熟之时骄傲自满,以谦虚之态,虚怀若谷,迎接人生未来的每一个时节。

青春需要拼搏,拼搏是强者的凯歌。正如“小满”后更需要辛勤劳作一样。鲤鱼不甘于水底的平凡,奋力一搏,越过龙门,冲到生命的最高点;雄鹰不甘于大地的平坦,在山头振翅一搏,终于翱翔于众山之颠。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历史留下了无数敢于拼搏者的足迹。同学们,“'小满’之后紧跟的节气是芒种”,没有“忙种”的耕耘和付出,哪有秋天的累累硕果?今天我们正向象牙塔的顶端攀爬,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力量去和将要到来的一个又一个挫折搏击。一个绝境就是一次挑战、一个机遇。如果你不是被吓倒,而是奋力一搏,也许你会因此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不在青春时期努力拼搏,会让自己的青春无色。让我们在拼

搏中乘风破浪,展翅翱翔,让拼搏的激情流淌成河,澎湃成潮,鼓涌成浪,让奋斗精神盛开为花,醇化为酒,冶炼成诗,让进取的人生壮观成为一处独有的风景,让我们从“小满”出发,努力耕耘,奋力拼搏,完善自己,让我们未来的人生丰硕成一片喜人的收获。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