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护窥见的现实

 6830云云 2021-08-24

这段时间,宋小妮的老母亲跌倒了,导致两节腰稚骨损伤,这下惨了,痛得老人家嗷嗷大叫,到医院治疗期间,几个子女轮流陪护。平时很少到医院的宋小妮一下子在母亲的病房里陪住了好几天,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医院里就是窥见社会现实的一个大窗口。
这是一个新建的镇级医院,除了硬件是新的,软件仍是“旧”的……病人太多,家属也多,唉……
母亲的邻床是一位老头子,不知得了什么病,反正也起不了床、大小便都在床上,陪护他的子女很辛苦,这还不算,更烦的是老头子喜欢骂人,而且声音大得不像是一个病人,而且不论昼夜,想骂就骂,而且三句不离咒。我们实在是忍受不了了,更换了一个病房,新邻床也是腰稚骨损伤,但她却是骑摩托车被人撞倒在地跌伤的,陪护的是其丈夫。另一床上的病友晚上不在病房住,这样好多了。但没想到晚上邻床陪护的丈夫打起呼噜来声大如雷,还有他的老婆,包括母亲和宋小妮的大姐全都有声,只有她不打呼噜。由于母亲患有痴呆症,现又全身动弹不得,晚上没有两人陪护是不行的。宋小妮只好在一片声和时刻“提防”母亲中熬夜……由此,她想到香港和西方国家的医院是不需要陪护的,只要病人入住医院,一切皆由医院负责倒底。家属也由此得到“解放”,那像我们这样,一人病倒,全家遭殃。并且,看着那些小护士爱理不理的模样,真是无奈,还得陪笑……
因为没有专门的骨科,住的是外科。那几天,因车祸入住的有好几宗,听说有一人伤势严重,一抬进来就没了……浑身是血,看见的人说得很神秘又恐怖。
宋小妮有四兄弟姐妹,她是老三,以上三兄弟姐妹和父母全都得了高血压,父母和大哥还有其他慢性病,老爸说,只有小妮子“百毒不侵”。再看看医院住满了各种病人、家属来回穿梭,这真让小妮子想不通,咱们老百姓怎就这么多病啊?!还有对老人的陪护,真的是累倒全家!由此想到,我们为病人付出的家庭与社会成本太高昂了,包括心身和精神的付出,简直是苦不堪言!陪护之人累出病的也时有所闻,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如果经济又不好的,那种苦和累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为什么要这么多人“陪着病”,医院是干什么的?
另外,小镇是熟人社会,一人住院,四亲六戚获知了,便会到医院看望、慰问,以示关心关注。这对病人和家属来说,倒是一种人情的温暖。但常常也让整个病室如“墟市”,因为大家一般说话都大声,家长里短、小道消息、社会新闻、往事回忆、人情世事,说啥的都有,往往不着边际,说到那扯到那,吵是吵点,但也会起到抚慰病者寂寞,或暂时忘了病痛的作用,或刷一下自已的存在感。因而,这种吵闹,对基层的小民来说,也不能全部否定了。但在大城市,可能就不允许了。起码吵着别人,可能会被投诉的。

小民另有一个好处,就是随遇而安。因为长期活在比较“随便”的环境中,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陪护们既不觉得吵闹,也可倒头便睡,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也不会嫌公厕脏。医院的空间都不大,只有公共通道宽敞一些,他们可以在过道的一角,席地面坐,三四人围着一壶茶,一袋花生米,就可以喝得不亦乐乎。这种境界,你有吗?(哈)。

宋小妮的姑表弟每晚都来病房坐坐,他看了医院里老人得病的各种惨状之后,对宋小妮说,姐,咱们老了要是也病了那可该怎么办啊?宋小妮应道,那你现在要加强锻炼啊,不可熬夜,作息时间要尽量合理安排,也不可暴饮暴吃,更重要的是要调节心态,保持好心情,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就是太缺乏健康的理念和养生的观念,乱吃乱喝,不讲究规律,也没有人来灌输、普及有关健康生活的知识和常识,都是粗养、散养,甚至乱养,再加上食物的卫生、安全问题,真是杂病丛生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