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府知识100问

 黄之中 2021-08-24

基础知识

1.恭王府坐落在京城什刹海西岸的柳荫街,约建于1776年。

2.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32260平方米,花园28860平方米。

3.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

4.和孝公主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于道光三年(1823年),是乾隆帝最小的女儿,她去世时,道光帝亲往灵堂致祭。

5.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乾隆帝为和珅长子赐名“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宠爱的幼女和孝公主许配给他,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人正式完婚。

6.永璘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是乾隆帝的第十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

7.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死后,嘉庆帝就将公主府之外的和宅其余部分赐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弟庆王永璘,和宅自此成为庆王府。

8.奕訢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1月11日,卒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5月29日,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

9.咸丰帝即位后,封奕訢为恭亲王,并将永璘之孙奕劻居住的庆王府赐其居住,奕訢于咸丰二年(1852年)6月9日搬入,自此这座宅邸称为“恭王府”。

10.1962年,周恩来总理会同一批著名专家视察恭王府,提出要将恭王府保护好,将来有条件时对社会开放。

11.1982年2月23日,恭王府及花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1988年7月18日,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

13.2003年3月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成立。

14.恭王府花园和府邸腾退工作历时28年,终于在2006年全部完成。

15.2008年8月20日,恭王府的府邸及花园实现全面对外开放。

16.恭王府于2012年1月20日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

17.恭王府于2013年5月2日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18.恭王府于2010年、2013年、2016年,连续三届荣获“首都旅游紫禁杯”最佳集体奖,是北京市旅游行业的最高荣誉。

19.恭王府旅游旺季为每年3月16日至11月15日,开放时间是7:30—16:30;旅游淡季为每年11月16日至3月15日,开放时间是9:00—16:00。

清朝历史

20.1644年顺治皇帝入关定都北京后,逐步完善了封爵制度,制定了十二等级的爵位,分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21.从清代的亲王世袭制度看,可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

22.清朝入关后的十个皇帝的年号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23.清朝1644年建立,1911年灭亡。

24.清代王府入关前集中在盛京,入关后集中在北京。北京的王府基本建在内城,即今北京的西城区和东城区。

25.清代自康熙以后,每年入冬,皇帝皆亲书“福”“寿”字颁赐。书“福”颁赐作为宫中的成例,一直延续到溥仪被逐出宫。

馆史馆情

26.恭王府的四张名片是:以王府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牌、以《红楼梦》与恭王府关系为核心的文化牌、以“福”文化为核心的民俗牌和以和珅一生传奇经历为背景的旅游牌。

27.恭王府的五大职能是:文物保护、旅游开放、博物馆业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产业发展。

28.恭王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和恭仁文。

29.恭王府的四项能力是指管理、服务、业务和经营。

文物保护

30.1912年,小恭王溥伟一方面迫于生计,一方面想复辟清朝政权,只能将昔日珍藏一次性卖给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此次流失文物约2000件。

31.1913年,两场恭亲王藏品拍卖会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举行,从此恭王府珍宝流散异乡。

32.2011年恭王府成功回购恭王府旧藏流失文物郎窑红釉荸荠扁瓶,第一次使离散近100年的文物得以回家。

33.2013年7月北京海关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罚没的万余件文物艺术品正式移交国家文物局,并由国家文物局划拨恭王府。

34.张伯驹在1956年把《平复帖》捐赠给故宫。

35.我国文物管理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36.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别。

37.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38.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出土的文物,已经作为传世文物归私人所有的文物以外,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土的文物都属于国有文物。

39.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0.我国从2006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全国文化遗产日。

4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实施的时间是:2003年7月1日。

王府主人

42.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能诗善画。

43.和珅家姓钮钴禄,是满洲最古老的的姓氏之一,属正红旗。

44.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病逝,嘉庆帝十分悲伤,厚葬永璘并赐谥号“僖”,称“庆僖亲王”。

45.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奕訢病逝,停灵葆光室,慈禧与光绪帝于第二日亲临祭奠。

46.奕䜣辞世时慈禧太后亲临祭奠,并赐谥号“忠”,加恩进贤良祠,并入皇家太庙。

47.奕䜣最爱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和《海国图志》。

48.奕䜣是史无前例由先帝在立储密诏上亲封的亲王。

49.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掠焚烧圆明园,奕䜣满怀屈辱地签署了《北京条约》。

50.在恭王府的院落里,曾居住过两位清朝最高等级的公主:和孝固伦公主和荣寿固伦公主。

王府规制

51.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亲王府和郡王府的主路建筑均由五重房屋组成,即正门、正殿(又称银安殿)和两侧的翼楼、后殿、后寝以及后楼,但郡王府除正门外,其他各种房屋的间数均少于亲王府。

52.亲王府的府门有金钉共九行七列63个,郡王府共九行五列45个。

53.王府中,王爷的居所一般都采用恭王府东路这种“前堂后寝”的格局,与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形式相契合。

54.根据规定,王府正殿中心位置应摆放屏风和宝座,这与皇帝召见大臣的宫殿内陈设相似。

55.和珅建宅依据的是朝廷一品大员宅第和公主府的双重规格。

56.亲王家放置于王府正殿中的“册宝”分别指皇帝册封的文书、印。

57.按照清朝规制,固伦公主为公主的最高等级,府邸形制相当于郡王府。

府邸部分

58.多福轩殿内正中屏门上悬挂四字匾额同德延釐,此匾为恭亲王五十寿辰时慈禧太后御赐的。

59.多福轩是一处典型的王府穿堂客厅,主要用于日常接待访客亲友或前来回禀公事的下属,并书房。

60.恭王府正殿内的专题展览名称为清代王府文化展。

61.葆光室内专题展览的名称为恭王府历史沿革展。

62.神殿是满族萨满教祭神祭祖的地方。

63.神殿配殿的屋脊上有“雀衔花”的饰脊。

64.葆光室正厅两旁各有耳房三间,东西配房各五间,所有房屋均以廊庑连接。

65.“葆光”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论》。意为隐蔽其光不使知之,比喻才智藏而不漏。

66.恭王府唯一一处七开间的大殿是锡晋斋。

67.锡晋斋正房便是和珅二十大罪状之第十三条“僭侈逾制”的楠木书房。

68.锡晋斋殿内外地面为花斑岩。

69.恭王府的神殿在辅仁大学时期被用作女院的礼堂。

70.鉴于多福轩在王府建筑中的典型性及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它的修复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关注和资助。

71.恭王府后罩楼是一座贯通东、中、西三路,长约160米的二层建筑,其二层共有什锦砖雕窗44扇。

72.恭王府内最新奇的建筑设计当属被称为水法楼的室内庭园,位于后罩楼的最西端。

73.后罩楼的东半部名瞻霁楼,西半部名宝约楼。

74.多福轩屋顶的彩画有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三种花卉,所以叫“玉堂富贵”。

75.咸丰二年(1852年),咸丰帝陪奕䜣的生母康慈皇贵太妃前来探看恭亲王新府时,为自己的六弟题写了葆光室与多福轩两块匾额。

76.神殿东配殿石碑上刻有道光御笔的东篱逸趣和清芬晓露丛两幅画。

77.在乐道堂内可以看到乾隆时期的凤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等级最高的彩画类型,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等重要建筑上。

78.2004年对东路建筑修缮时在乐道堂吊顶内发现了清中期包袱锦地彩画和凤和玺彩画。

79.迄今发现的关于乐道堂内部情况最早的记载,来自1937年梁思成主持中国营造学社对恭王府建筑进行实地测绘的纪录,以及1940年出版的辅仁大学刊物《华裔学志》中登载的英文文章《北京的恭王府及其花园》。

80.恭王府内唯一有命名的院落为天香庭院,位于府邸西路第四进院。

81.锡晋斋的东配房存放古董,名“乐古斋”;西配房存放字画碑帖,名“尔尔斋”。

花园部分

82.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园内环山衔水,景致变幻无穷。

83.西洋门是洛可可风格的石拱券门。受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的影响。门上石匾题静含太古和秀挹恒春。

84.流杯亭内陆面上的篆刻,东西看为水字,南北看为寿字,因此该亭又称为水寿亭。

85.“独乐峰”借北宋司马光《独乐园记》的意境,取儒家“独善其身”的意思。

86.大戏楼在恭亲王奕䜣时期称为“暖楼”,是一座典型的三卷长方形船坞式建筑。

87.秘云洞中,藏有福字碑,碑上刻有康熙皇帝御书福字,钤印康熙御笔之宝。此福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

88.蝠厅外廊的彩画称“海墁斑竹”。

89.在蝠厅的正厅内,悬挂着溥心畬手书的“寒玉堂”匾额。

90.花园东路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上刻“曲径通幽”四字,出自当代书法家启骧之手。

91.大戏楼内戏台正上方悬篆书匾“赏心乐事”。

92.在榆关城墙东南角的山坡上,立有一座小巧的门楼式微型小庙,叫做山神庙,是供奉“四仙儿”的,即狐狸、刺猬、黄鼠狼和蛇。

王府历史文化

93.恭王府及其花园的建制、布局酷似《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94.恭王府古建筑上的彩画,囊括了清代官式彩画的全部四种形式。清代官式彩画的四种形式是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海墁彩画。

95.清朝十二帝,曾亲临恭王府的皇帝分别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96.如今的恭王府正殿反映出了同治光绪年间,恭王府鼎盛时期的盛况。

97.著名学者单士元在1938年撰写了第一篇考证恭王府历史沿革的文章《恭王府沿革考略》。

98.萨满祭祀以祭祖和祭天最为重要。祭天必立神杆,又称“嗦啦竿”。

99.《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书写在纸张上的名家法贴,距今已有1700余年,共9行86字。它的作者为陆机。

100.南张北溥是指张大千、溥心畬。

(图文版权所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